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11|回复: 1

松筋针治疗经筋痹痛症

[复制链接]

99

主题

98

回帖

55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50
发表于 2016-5-30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嫣然 于 2016-5-30 16:33 编辑

       经筋理论是中医学术中,研究经筋的分布及其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防治,康复的理论,是中医学经络学说的组成部分。软组织疼痛是一种人们熟知但难以治疗的世界性疾病。我国民间有句俗话“五口之家、必有腰痛”。在软组织疼痛的研究中,人们对这类疾病的本质缺乏整体认识,至今还未掌握可靠的检查手段和诊断技术。临床上颈肩腰腿痛为常见病、多发病,医学界历来将该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归纳“骨伤科”范畴。我们临床治疗观察应属于“软组织损伤”范畴。经筋理论即软组织损伤与肌筋膜解剖、胶性筋膜劳损是运动系统主要劳损之一,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肌筋膜劳损病理机制,对软组织急、慢性劳损病理提供了现代解剖学依据,同时印证祖国医学“经筋理论”有现代解剖学的基础,是沿用千年有效而不衰的中医软组织损伤的经典。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发生筋肉损伤,通过简单地处理,依靠其自愈能力,可使部分轻型损伤得以缓解。但是,绝大部分筋肉损伤,尤其是与生活,劳动相关的慢性劳损性疾病(职业),常常不能完全恢复并留有后遗症。以手按压祛痛己难于解决那些深在或己形成顽固病灶的筋性疾病.经筋损伤是人类生活、生产活动中难于避免的疾病,早在两千年前的《内经》时代古医家就认识了从手、肘、膝、趾,几乎遍及四肢关节的各种经筋疾病.对筋性损伤的认识己十分深刻。随着医疗工具的发明改进,更使诊治经筋疾病的广度与深度讯速展开。总结出外伤,外感,劳损等诸多因素。在病理方面提出“风寒湿邪杂至”和“横络盛加于大络之上”的两种病机。指出了因此而产生“津液涩渗”迫切而为沫“的致痛基础,和“排分肉,肉裂而痛”的病理.在治疗针具上,提出用圆针以治分肉之疾,长针治疗骨解间筋性损伤性疾病。在治疗原则方面提出“针至病所”的原则。在操作方面提出了“关刺、恢刺、短刺、输刺、燔针劫刺”等“解结”之法。

         但是在《内经》时代以后,对经筋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是不够的。尤其是与经脉理论的研究相比较,就更显欠缺。经脉理论应用在针灸学的形成与发展中占居了主导地位,后世医家把注意力高度集中于经脉研究而致,由于医治经络之病,可采用纤细的毫针,容易被人接受.而治疗经筋疾病,则需要针身粗挺,针未锋利的长针,因其创伤较大,反应重,不易被人接受所致。《内经》时代,针具正处在改革更新时期,由贬石转而代之以金属针具,这是医学上的一大飞越。就“长针”而言,它比砭石精细,故容易被广大病人接受。应用长针治疗经筋疾病的实践得到发展。经筋理论也得到迅速的完善和提高.长针的特点之一是“锋利身薄”。对其针柄及针身稍做改造,就可以应用于外科手术。中医外科适应症中,痈疽疮疡是一类重要的疾病.当脓已形成后即应切开引流.当时所用的工具就是带刃之针。外科操作器械是用“针”进行的.长针末端的锋刃是由针末磨薄而形成的。其横断面很小,虽能深入内部,但也因其锋刃太短而对切割扩创尚有困难.随着外科治疗范围的扩大和治疗需要,必须使针形刀刃展宽,以致“割皮解肌,破背膜,抽割聚积。”出现末端展宽刃如刀形的“大小针刀”等使古九针中带刃针具走向外科领域。

        中医骨伤科引用经筋理论并得到关键应用。经筋损伤作为骨科的伴随疾病受到了重视和研究。唐·孙思邀著《千金药方》,不仅记述了大量筋性头、颈、肩、背、腰、骶,四肢关节的疾病。而且特别强调了按摩方法,用以舒展筋结,弹剥粘连。他归纳出擦、捻、抱、推、振、打、捺等手法,在治骨的同时,对经筋损伤进行力所能及的治疗。宋·李仲南著《永类铃方》,元·危亦林著《世医得效方》,进一步明确指出:早期宜活血化淤,中期宜养血舒筋,后期当培元固肾,并配合辛窜芳香,温经活络,行血定痛的洗药,熨药,外敷药等,确立了筋性损伤的内服与外敷的药治原则。

       明·薛乙著《正体类要》,提出:“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这不仅强调了肢体局部损伤与整体的辨证关系,在更深层意义上,提出经筋损伤会导致着藏其中的经脉阻滞的病理。经脉运行气血、营养内脏、气血不畅、必然引起相应的内脏疾病,这正是“筋性内脏病”产生的机制。

         清·吴谦著《医学金鉴》不仅详尽注释经筋的起止结聚,而且总结了前人对经筋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经验。强调用“摸”法对经筋痹痛进行诊断,用推、拿、按、摩等手法治疗各种经筋疾病。强调从解剖学的角度去认识经筋的分布并指导经筋痹痛的治疗。

         掌握人体的解剖知识,能帮助医生清楚的了解骨体筋肉内脏的形态和分布,这对诊断、治疗是十分必要的。在经筋痹痛的诊断、治疗中,尤其显得重要。尽管中医骨伤科治疗大量的经筋疾病,但是在高等中医院校的中医骨伤学教材中却不提经筋理论,在解释分析经筋疾病的病机,治则时,也越过经筋理论而只谈经络气血。教材中全面介绍十二经脉,用经脉气血理论分析筋伤疾病.使人产生隔靴搔痒之感。中医筋伤学讲义是专论筋性损伤的学科,讲义亦只谈经脉不论经筋。由此可见,经筋理论被人们搁置,甚至到遗弃的程度.

         虽然中医学界研讨经筋理论十分不足,但是经筋疾病却普遍存在.中医骨伤学,中医筋伤学,针灸学中的颈、肩、腰、腿、膝、踝、肘、腕等部位的“痹”痛,十有八九都是经筋疾病。因此,今天提出对经筋理论进行整理、研究是完全必要的。

   

99

主题

98

回帖

550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50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16: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嫣然 于 2016-5-30 16:32 编辑

       针具创新
       经筋痹痛是多发病、常见病。经筋痹痛有它特殊的发病机制和发生、发展、传变规律。

       由于经筋疾病过程中的反复损伤,其最终会产生粘连和斑痕,有形成顽固性病灶的特点,在这一病理阶段就需要“解结”的思路、方法和针具。近几十年,不断研制出某些针具和新的疗法,如:长圆针、小针刀、针灸刀、银质针、松针、刃针、锋钩针、药刀针、新九针、水针刀、松解针、巨钩针、小宽针、挑针、金针拔障、浮针、拔针、齿钩针、松筋针、小眉刀等等。都是自觉不自觉地针对临床经筋疾病的针具研究。只是,许多医家循西医固有诊治原则出发,或从临床经验积累出发,都没有用经筋理论来整理、规范和统一,因此,也就难以形成具有中医学辨证论治体系的专门学科.



       西医临床专家也根据临床的需求,开始对软组织损伤及其原理和治疗进行了探索。“软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医学的经筋解剖学内容相同,只是中西医各自从自身的理论认识出发,对人体的相同组织给予不同的归类、分析和研究而己.也正因为研究方法不同,所得出的规律也有所差异.就中西医认识经筋痹痛而言,西医重视具体损伤的组织,且精细到某块肌肉、某条韧带,要求对具体组织进行处理和治疗,强调局部诊治:中医经筋理论则更重视沿某经筋循行线上的全面诊查,沿人体某一条或数条相关经筋找到其全部损伤点。这就要求临床医生不仅要找出显形的结筋病灶,而且还要发现并处理那些相关的隐性结筋病灶,从整体上进行诊断和处理,休现了中医学整体辨证论治的特点。



       西医对软组织的研究和发现,开始动摇或纠正了许多传统的观念,引出了新学术的兴起,也出现了“软组织切痕术气“软组织切痕松解术”、“软组织松解术”、“微型手术”等新理论指导下的治疗方法。他们高超的技艺不仅丰富了经筋疾病的治疗方法,而且,从理论、发病机制、疼痛原理、治疗原则等方面也做了阐发和论述.其中不少的观点和规律在《内经》等著作中就可以找到雏型和精辟论述。



       中西医结合
       就经筋疾病即软组织损伤而言,中医有皮痹、肉痹、筋痹、骨痹之分,清楚地认识到皮,肉,筋,骨,是痹症的疼痛基础。经筋痹痛是临床常见病,从“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的角度去认识并处理痹症,取得了显著疗效,对经筋劳损性疾患,尤其是由于反复损伤而形成结筋病灶的治疗尚没有很好的挖掘和发挥,这正是我们急待探讨的问题。由于当时对这类疾病本质认识不足,对其发病,传变,扩延的规律和解剖基础掌握不够,尤其是缺乏整体认识,加之也没有可靠的检查与诊断技术为依据。随着X光技术的发现和运用,使人们能够清楚的看到骨性的变化,由骨性变化而致的“骨质增生”、“退形性变”、“神经根骨性压迫”等理论应运而生。于是“骨性压迫致痛说”成为现代医学认识关节痹痛的主导学说。由于这种学术思想的引导,人们就将精力集中到分析X光片、CT、核磁共振、造影等提供的骨性压迫的诊断方面,并据此确立了手术切除赘生骨等治疗方法。根据这一理论,人们更注重x光诊断,并提出“腰椎滑脱”、“腰骶椎隐性裂”、“腰5横突肥大”、“横突髂嵴假关节形成”、“椎体间骨桥形成”、“肥大性脊柱炎”、“退形性脊柱炎”、“致密性骶髂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椎间盘膨出”、“椎管狭窄”等x光诊断结论,而不是根据临床检查就将各种关节痹痛,颈腰腿痛等病的原因简单的归咎于这种“骨性改变”,由此产生了只有用手术方法切除压迫神经的骨性组织才能治愈痹痛的思维定式。这一理论指导下而实行的切除赘生骨组织,椎间盘,或开放椎管以减压的手术,并不能解除疼痛问题,达不到理论上的治疗效果,这就不能不使人们面对这些临床问题进行思考。



     20世纪60年代,以宜蛰人教授为首的骨科专家们开始对这一临床现象进行研究,发现了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观点。他认为:“由骨性改变引起的机械压迫刺激神经根或周围神经而产生疼痛,这在神经生理学和病理学上属阴差阳错。”通过临床实践,他提出软组织炎症致痛说,并倡导软组织外科学。软组织炎症致痛说,软组织外科学尚处于形成和发展阶段,它也未取得传统主流学派的认同,但从临床观察和总结,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临床资料和基础理论进行探讨,已取得显著成绩。对软组织(经筋)松解减压的机制探讨以及中医专家对骨伤科推拿手法机理等研究,也取得了可喜成果.近年来,在全国各地成立相关学术专业团体,专业学会,在广泛的学术交流与研讨的过程中,激发和促进了经筋理论的发掘,整理与提高,同时也推动了经筋医疗的改进与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1 18:40 , Processed in 0.33430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