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府海棠 于 2016-6-16 17:08 编辑
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42岁,最大73岁,其中55岁以上22例;病程最短15天,最长3年,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26例:脑血栓形成30例,脑溢血l2例:弛缓型〔软瘫)28例,痉挛型(硬瘫)14例:中经络34例,中脏腑8例,其中闭证6例。脱证2例;伴有糖尿病者4例,冠心病者6例。 治疗方法:采用彭静山氏眼针8区13穴作为针刺部位。针前用0-50kg的不锈钢握力计测试病人两手握力,然后让患者端坐,倚靠背椅,局部常规消毒,医者站于患者一侧施术,用5分长30号不锈钢毫针,在双眼区的上焦区和下焦区沿皮平刺2 -3分,一般不用手法或用轻徽的捻转手法,再配以肝区、脾区、肾区,留针30min,同时在治疗5min、15min、30min时用握力计各侧患者患侧握力1次。 疗效评定标准及结果:基本痊愈:针刺20天后,患肢握力在原有基础上增加3kg,并达到l0kg以上,能生活自理者8例:显效:针刺20天后,患肢握力在原有墓础上增加1. 5kg,并达到5kg以上者8例;好转:针刺2。天后,患肢握力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增加20例;无效:针刺20天后,患肢握力在原有基础上无变化者6例,总有效率为84%。 典型病例:陈某,男,54岁,1989年12月12日就诊。患者于1989年10月5日晚8点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言语欠清,遂入当地医院急诊,以“脑血管意外”、“脑血栓形成”对症观察治疗。1个月后,后遗右侧肢体瘫痪,前来我处就诊。查:神清,语言欠流利,右侧半身不遂,上肢肌力II度,握力3kg,手指颇抖不能握物,下肢肌力田度。伴有失眠,梦多,纳呆,神疲,腰酸,夜尿频,舌质偏红,苔黄,脉弦滑,血压141kpa/ 12Kpa,生理反射存在,病射反射未引出。中医辨证为脾肾两虚,心神失养。用眼针上、下焦区,配脾区、肾区、心区,方法如前述,治疗3次后。握力增至6kg,继续治疗10次,握力增至13kg,手指颇抖消失,功能基本正常。 中风后遗症瘫痪肢体的恢复,一般以手腕及手指尤其是拇指功能恢复最慢或长期不能恢复。 通过眼针治疗中风后遗症患者的实践。笔者认为眼针可以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手指的握力。且发现年龄越小,病程越短,病情越轻者,疗效越好;从病种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疗效略优于脑滋血患者:从瘫痪类型来看,弛缓型(软瘫)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痉挛型(硬瘫)患者。另外,患者是否积极锻炼。以及病变部位、病灶面积的大小、是脑梗塞还是很合性中风(既有梗塞灶又有出血灶),都对瘫痪肢体握力恢复的快慢有很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