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12|回复: 1

脐疗法治疗白血病化疗患者胃肠道反应

[复制链接]

150

主题

149

回帖

82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29
发表于 2016-7-2 16: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白血病缓解及生存期的延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化疗药物的发展和规范化应用,但化疗药物在杀灭白血病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大部分患者产生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胃肠道反应。目前临床上为预防化疗相关的胃肠道反应常规采用盐酸托烷司琼针等止吐剂,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增加止吐剂的用量和频次,导致患者出现腹胀、便秘等药物副作用。便秘是血液病脑出血、肛周感染、肛裂等并发症的重要诱因,易影响患者治疗进程。

      入组条件:符合白血病诊断标准并行化疗患者;预计生存期>3个月;心、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化疗前无胃肠道症状;急性髓系白血病使用D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HA(高三尖+阿糖胞苷)AA(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等化疗方案诱导、强化巩固治疗,急性淋系白血病使用VDP(长春新碱+柔红霉素+泼尼松)、大剂量甲氨蝶吟等化疗方案诱导、强化巩固治疗;观察1疗程(3-6 d);知情同意。年龄1860岁,平均32;急性髓系白血病32例,急性淋系白血病8例。

      预防化疗胃肠道反应方法

      采用预防性用药。化疗开始前0.5h静脉注射盐酸托烷司琼针5mg,持续至化疗结束。

      在以上预防性用药基础上辅以中药脐疗。

      中药制备   中药组方为半夏粉5g、丁香粉5g、柿蒂粉5g,研磨成粉,放置阴凉处备用。将生姜用榨汁机榨取生姜汁,现用现榨。用时将中药粉15g加生姜汁5ml拌成糊状约20 g.

      实施方法   化疗前0.5h用拌成糊状的中药糊剂约20 g敷在患者神阙穴,上覆6 cm X7 cm敷贴固定,每次保留6-8 h,持续至化疗结束。

      止吐剂用于白血病患者化疗相关性胃肠道反应的不足   白血病化疗引起的胃肠道反应,多为药物刺激胃肠释放5-羟色胺,刺激中枢或迷走神经的受体引起。临床常用托宛司琼、昂单司琼类等止吐药物通过拮抗外周和中枢神经元5-羟色胺受体,阻断化疗因素引起的呕吐反射。但此类药物又可抑制胃肠道蠕动,减少消化液的分泌,导致便秘,且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患者排便意识减弱,同时化疗期间患者食欲下降,卧床时间增加,又加重了便秘的发生。本文观察组止吐药用量与对照组相同,但中药脐疗有促进排便作用,因此化疗后便秘发生率12. 5%,较对照组发生率32.5%明显降低。



150

主题

149

回帖

829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829
 楼主| 发表于 2016-7-2 16: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脐疗防止化疗胃肠道反应的作用机理

      用于脐疗的中药中,生姜温中散寒止呕,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二药配伍作用于胃肠道,能促进胃泌素的释放,使血清中胃泌素水平升高,导致食管下端及贲门括约肌关闭,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同时幽门括约肌舒张,胃蠕动增加,促进胃内容物排空,从而使呕吐反应减轻或消失曰,增加排气、排便;丁香性味辛温,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呢作用,内含挥发油能使胃黏膜充血,促进胃液分泌,又能刺激胃肠蠕动,有芳香健胃排降肠道气体作用;柿蒂性味苦涩平,长于降逆止呃,不但可以解除局部疼痛,并有防止细菌感染之效。脐中穴(神阙穴)乃胃肠盘曲会聚之处,与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紧密联系,药物经脐透人经脉,随气血运行于全身上下、表里,产生治疗效果,尤胃肠道疾病效果佳。结果观察组预防恶心、呕吐有效率97. 5%,说明中药脐疗可有效预防白血病化疗期间发生的胃肠道反应。

      中药脐疗注意点   告知患者中药贴穴后如局部出现瘙痒、红肿、疼痛或感觉麻木,及时报告医护人员;一般贴药时间每天以6-8 h为宜,换药时观察脐部皮肤情况,局部皮肤已有破溃者则禁止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7 05:26 , Processed in 0.36346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