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病例均来自门诊。50例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84岁,平均45 . 6岁;病程最短3h,最长7d,其中1一3d者30例,4一7d者 20例。所有病例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并以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片或CT检查排除腰部其他器质性病变。 治疗方法:传统穴位选取及治疗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或侧卧位。①腰部疼痛位于中间者,于人中或平衡针腰痛穴中任选1穴。其中人中穴在鼻唇沟上1/4与下3/4交界处,用0. 3 mm x 40 mm针灸针向上45°斜刺25一28 mm,以双侧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平衡针腰痛穴位于前额正中约印堂与神庭中间,从上向印堂方向沿皮刺入25-28 mm,以前额感明显酸胀为度。②腰部疼痛位于一侧者,在健侧后溪或平衡针腰痛穴中任选1穴。其中后溪穴向合谷穴方向透刺20一30 mm,以整个手掌感酸胀为度;平衡针腰痛穴向健侧耳尖方向平刺20一30 mm,以刺侧额部明显酸胀为度。③腰部疼痛位于双侧者,在双侧后溪或双侧手背腰痛穴中任选1组。后溪穴刺法及针感同上;手背腰痛穴于2,3掌骨及3 ,4掌骨间指总伸肌腱两侧取穴,分别向中指掌骨近端两侧方向45。斜刺20一30 mm以整个手掌感酸胀为度。上述穴位均每5一10 min行针1次,留针15一20 min;入针后即行针刺运动疗法,先双下肢做小幅度屈伸活动,活动至较大幅度时做向两侧小幅度侧身运动,至能翻身俯卧时即可在扶持下起身下床做腰部活动,再根据腰部活动后疼痛情况行下法治疗。 粗针腰部皮下扫散法患者取俯卧位,腹部垫一软枕。扫散进针点定位:“以痛为腧”为原则,上法活动后若腰部疼痛点位于督脉及其旁者,取督脉痛点或腰夹脊穴,若痛点位于膀胱经两侧线左右者则取膀胱经痛点,有些患者髂嵴及臀部亦有痛点,一并取之。针刺方法:一般左手为押手,右手为刺手。术区消毒后,取0.4 mm x 50 mm粗针灸针,避开毛孔及浅静脉垂直皮肤进针,针深约至肌肉浅层后稍退针至皮下,然后向足端横卧针身,与皮肤约成10°一15°向头端平刺,要求针体在皮下浅筋膜表面,右手边进针边向左右及前方蛇行状扫散右手进针应感无明显阻力,若感阻力明显,则将针稍退后调整角度重新进行边进针边逐步加大左右扫散面积及角度,此时左手可在术区皮上做轻按、轻推、轻提等动作以助右手扫散一直进针至皮下30一45 mm,扫散区两侧边际成角约90°一100°时,退针到进针点。扫散过程中术者常感针下有肌纤维抽动或跳动,此时要在原位置多扫散2一3次至无肌肉活动为度。如上法再分别向患者足端及左右两侧依次进行扫散(其中向足端皮下进针长度同头端,左右两侧皮下进针长度为20一30 mm),操作完毕不留针。术毕后针眼处用直径5 cm火罐拔罐5一10 min,针眼消毒后贴创可贴进针扫散时患者仅感术区稍有酸胀感或无反应,如感疼痛则可能是针体与皮肤角度过大可稍退针后减小角度再做上述操作;有时患者感术区肌肉抽动或跳动,有时酸胀感可放射至臀部或大腿,均属正常扫散反应,患者不必惊慌,术者术前或术中要做好解释工作。施术结束后嘱患者起床做各种腰部活动及下蹲动作,术区疼痛应基本消失;如术区以外仍有明显疼痛点,则继续行痛点扫散,直至疼痛明显消失。术后注意事项:术后按压术区5一10 min以防皮下出血,24 h内术区禁止洗澡、热敷或理疗。上述治疗隔2d治疗1次,2次后观察疗效。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评定。治愈:腰部疼痛消失,脊柱活动正常;好转:腰部疼痛减轻,脊柱活动基本正常;未愈:症状无改善。 治愈42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为100%。其中1次治愈30例,2次治愈12例;1一3d发病者全部治愈。42例治愈病例一年内复发者仅3例,且仍用本法治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