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均来源于门诊,根据病史、症状、查体等确诊,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法知情同意。临床表现1)发病前都有颈或腰部扭伤史或劳损史;(2)反复腰痛与颈痛;(3)全脊柱旁规律性高度和中度敏感压痛点;(4)常伴肢体痛麻酸胀和头痛、失眠等不定征象;(5)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或利多卡因痛点注射试验后疼痛暂时缓解。全部病例均经X线拍片或CT检查,排除:椎管内软组织损害、脊椎先天性畸形、骨折、肿瘤及其它器质性病变。患者年龄23一70岁,男128例,女81例,病程5一97月,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52例,腰肌劳损41例,颈椎病36例,单纯后颈部筋肌膜综合40例,颈椎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18例,合并腰肌劳损与后颈部筋肌膜综合征16例,其它6例。
治疗方法:术前准备 以患者自觉舒适体位又能充分暴露损伤疼痛部位为原则,尽量取患者卧位以减少晕针现象。术者用手指在病变部位寻找最明显条索样包块或筋结等压痛点处,以龙胆紫标记定位。常规皮肤消毒,铺洞巾,带手套。在龙胆紫标记处作皮丘,针尖经皮丘分3一5处注人2%利多卡因(lidocaine)注射液2 ml+维生素B12(Vitamin B 12)注射液2 ml+维生素B6(VitaminB6)注射液0.25 g混合治疗液。注射结束即可行铍针治疗。若同一患者需进行颈及腰两部位治疗,不同部位以间隔3d为宜。
铍针疗法 铍针的规格:0.75 mm(直径)/8cm(全长)/lcm(针头长)/ 0.75 mm(刀口线)铁针。治疗时要使刀口线和手柄的平面标记在同一平面上,以辨别刀口线在体内的方向。以压痛点为进针点。操作者左手拇指按压在进针点的旁边,右手用腕力将铍针直接垂直刺入压痛点,进针深度以深筋膜为度,进针深度要视患者的胖瘦及进针部位,因人因病而异,灵活应用。并在深筋膜处进行松解疏通。即松解压痛点及肌紧张明显处的软组织。如果病变处筋结明显,可在此处多点多刺,以达到充分减压的目的。以痛点结节或条索样包块消失为止,通常4一12针即可。待针下无沉紧涩滞感时即可出针。无菌棉球或纱布按压进针点,迅速出针。按压针孔2一3 min止血,无菌敷料覆盖进针点,结束治疗。术后患者口服云南白药胶囊2天,术后24 h方能清洗治疗部位。每周治疗1次,一般患者3次即可达到满意疗效。如1次铁针治疗后疼痛消失,即结束治疗。
疼痛评分方法 按VAS指数标记法。在无任何暗示和启发下,患者面对标尺将游标置于最能代表当时疼痛程度的位置,医师则按标尺另一侧有刻度的一面记录疼痛的程度。0为无痛,10为无法忍受的痛,以0一10表示疼痛强度变化,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和治疗后6个月的疼痛强度数字评分值。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日本骨科协会颈腰痛评分法。腰椎JOA总分29分,颈椎JOA总分17分,改善指数=治疗后评分一治疗前评分,改善率改善指数/损失分)x 100%。改善率为100%时为治愈,改善率大于60%为显效,25一60%为有效,小于25%为无效。治疗结束6个月进行疗效评价。
经治疗,治愈112 ( 53.6% ),显效64例(30.6%),有效23例(11.0%),无效10例(4.8%),总有效率199例(95.2%)。
颈腰痛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手术疗法大多创伤大、恢复慢,而传统保守疗法则需时长、见效不明显。铰针疗法将针刺、手术和局部封闭有机地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有效地解决了颈腰痛的治疗难题。
现代学者认为颈腰痛多由于经络痹阻不通、气滞血愈所致。还会造成传导痛及多系统功能紊乱。利多卡因注人主要改善局部微循环,使肌肉松弛,另可产生麻醉效果,减少疼痛及炎性物质;维生素B6, B12可改善神经营养和恢复功能状态,促进神经组织水肿恢复,增强对致病因子的抵抗力,维持神经细胞正常生理功能。铍针是根据皮神经卡压造成的软组织高张力状态的特点设计研制,具有松解粘连、减压减张的双重效果.另有学者认为局部肌肉平衡回复后能减轻对窦椎神经的刺激。该联合疗法治疗颈腰痛具有创口小、痛苦及费用少、定位准确、松解较为充分的优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