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46.5岁。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3年,平均病程8.3个月。符合以下诊断标准①颈椎眩晕,可有碎倒发作史;②颈椎旋转试验阳性;③颈椎X线片显示颈椎不稳或有钩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神经症状,如呕心、呕吐、视力障碍等;⑤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眩晕,如耳源性眩晕等。 治疗方法:使用一次性中号浮针,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用笔在上位胸椎(1-3)俩侧距离中线1-2 cm处各定一点作标记。确定好进针角度,平行于中线向上进针,先将进针点周围处用碘伏消毒,然后开始进针,待针进人到皮下浅筋膜后,以水平方向沿脊柱两侧平行向颈部推进,注意推进速度一定要缓慢。若患者有疼痛感应立即向后退针,调整方向再推人,直至针身全部推人,仅留针尾在皮外,然后以进针点为支点做皮下扇形扫散约30 s,在扫散的同时用拇指点按同侧风池穴,然后将针芯抽出留置套管,并做好固定,以防套管脱出。嘱患者在留置套管期间不要进行剧烈运动,留针处也不要沾水,以免感染,治疗1次/d。最短治疗1次,最长治疗10次,平均治疗5次。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眩晕等症状消失,颈椎活动自如,能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显效:眩晕等症状基本消失,但过劳或天气变化时仍有轻度头晕不适,一般活动、学习、生活受影响轻微;有效:眩晕等症状改善,但仍需进一步治疗,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受一定影响;无效:眩晕等症状完全没有缓解或加重,日常活动受影响没有改善。总有效率= (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x 100%。 5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中痊愈31例,显效20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为100%。所有病例均治疗一次起效,症状缓解非常迅速。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分型,主要症状表现为体位性眩晕、阵发性偏头痛、呕心、呕吐、心慌、胸闷,严重者天旋地转、难以起床、不能进食,甚者伴有视力减退或模糊、睡眠障碍等精神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危害健康。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本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并有年轻化的趋势。此病传统治疗以静脉输液扩血管或针灸推拿理疗为主,见效缓慢。 脑部血液主要来自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两个系统,血液供应的减少直接导致了眩晕的发生。颈内动脉从颈总动脉发出后,沿喉壁外侧向上,经动脉孔进人颅腔。椎动脉有左右两支,从锁骨下动脉发出到C6横突处为第一段,C6-C2穿出为第二段,从C2-C1穿出为第三段,最后由C1横突孔穿出在寰椎侧块处拐向后方,于枕骨大孔外缘进入颅腔,在延髓交界处向上联合构成基底动脉为第四段。颈椎两侧的钩椎关节正好位于椎动脉前内方。如果改关节骨赘形成,可形成可挤压椎动脉或使其血管发生扭曲、偏移,引起管腔狭窄;此外,第五颈椎的横突孔距离椎体较近,因此,在该处发生钩椎关节增生时,更易压迫椎动脉;椎动脉神经丛伴随椎动脉达颅内,发布于基底动脉,若此神经受损可引起椎一基底动脉缺血。第三段椎动脉分支有肌支和后脑的脑膜支,此段椎动脉在寰椎上关节突的外侧和后侧,迂曲较大,当头颅转动时,该段椎动脉受到牵拉而狭窄,影响血流的通过而出现一过性缺血;第四段的分支有内听动脉(迷路动脉),它是左右椎动脉吻合后分出的细长而迂回的分支,有时出于小脑后下动脉,供血于内耳,临床上常可影响内耳的血供,甚至出现耳鸣、听力减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