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40|回复: 1

皮肤瘙痒——拍打肘窝、喝艾叶水、揉“止痒穴”

[复制链接]

488

主题

67

回帖

153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31
发表于 2014-9-13 19:0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喝艾叶水:在皮肤瘙痒时,把新鲜的艾叶(整根的艾草)煮开当水喝,坚持喝一段时间的艾草水,瘙痒自退;
2、肘窝拍痧
莫名的全身皮肤奇痒,可以试着拍打肘窝排解湿毒,就能止痒。这种拍打肘窝的方法,次日早上,肘窝会出现黄豆大小的痧点或者是一片淤黑。不少人每天试着拍半个小时,到了晚上睡觉时,会发现身体不痒了!
这是因为,心肺之邪留于两肘。肘窝部位,刚好是心经、心包经、肺经三条阴经通过的地方,如果这三条经的气血一旦运行受阻,无形中就会伤害到心脏与肺,引发这两个脏器的疾病,所谓肺主皮毛,所以皮肤发痒,身上脸上长痘,这实际上,就是肺经不通,肺受到伤害。
而肘窝上有两个重要的穴位,一个是肺经的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尺指前臂部。泽,浅水低凹处);一个是心包经的曲泽穴(位于肘横纹正中,居肘弯凹陷处)。尺泽穴清宣肺气、泻火降逆,曲泽穴降逆、镇惊、泄热、宁心,所以拍打肘窝使淤邪散开,正气自复,肺经心经一通,自然就没有皮痒,长痘之类的毛病了。
3、揉“止痒穴”
人体自带有四大止痒穴:血海穴、三阴交、行间穴和太溪穴。坚持按摩这四个穴位就能够改善皮肤瘙痒的症状。
1)脾经——血海穴:血海穴是足少阴脾经上的穴位,有“血之海”的意思,位于大腿内侧,髌骨内上缘上两寸。具有调节血液循环、祛风的作用。
2)脾经——三阴交:三阴交是足少阴脾经上的穴位,它就像一个聚会点,肾、肝、脾都必须经过这里才能行走。位于内踝尖上约四指宽的位置,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
3)肝经——行间穴
行间穴是肝经上的穴位,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具有平肝祛风、止痒的作用。
4)肾经——太溪穴:太溪穴是肾经上的穴位,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具有补水的作用,水多了,自然克风木。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发表于 2014-9-13 19: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4、老年皮肤瘙痒症
该病的发病机理主要与老年人皮脂腺功能的减退、皮肤缺乏皮脂滋润及老年人植物神经功能的退化有关。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肾阴,增强雄激素分泌、兴奋性腺轴、减慢皮脂腺萎缩、缓解皮肤干燥等作用。患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次服8克,每日服2次,五日为一疗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18 14:23 , Processed in 0.432290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