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3-12-12 14:56 编辑
邵经明,1911年生于河南西华县。16岁跟随名医清末举人郭玉璜学医。学习期间,他发愤忘食,勤学苦练,日间随师应诊,夜间苦读圣贤,对四大经典及历代医家著作无不悉数掌握。师满之后,郭玉璜荐其续拜师于承淡安先生。至此,邵经明正式走上研习中医针灸的道路。他得先生经验之真谛,学术之真传,加之苦学冥思,理法方药日臻精湛。上世纪30年代即在西华、周口
等地开设“鹤龄堂”,悬壶应诊,针药并用,救治乡邻,名声渐起。
研创“三穴五针法”
邵经明精于针术,工于汤药,临床讲究方精穴简、理明证清、效专力宏,重视中西合璧,四诊同参,针药并用,内外兼治。加之他勤耕不辍,谦虚好学,博古采今,使得他在诊治疾病中师古而不泥,治法自出机杼,独树一帜。他在行医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诊治资料,闲暇之余反复研究,总结出许多行之有效的临证经验,尤其研创的“三穴五针法”治疗哮喘更是独具匠心
,疗效非凡,堪称“针界奇迹”。
邵经明从上世纪30年代起采用针灸治疗哮喘,经过五十余年的艰苦探索,反复筛选穴位,不断改进方法,总结出了一整套防治规律,研创出一种收效迅速的治疗方法,该法以肺俞、大椎、风门作为治疗哮喘的主穴,被人们称为“三穴五针一火罐”。多年的临床实践,证实三主穴在哮喘发作期可使肺内气道阻力降低,哮喘即刻得到缓解;缓解期可调整肺功能,增强抗病能
力,防止哮喘发作,使其远期疗效逐渐得到巩固。通过实验研究,他初步证实了哮喘患者存在三大病理环节,即肺通气障碍(肺失宣降)、血液循环障碍(血瘀)及免疫功能缺陷(正虚),而运用该法治疗后能宣通肺气、活血化瘀,显著改善患者体质,因此临床屡获良效。
邵经明临证或用针、或用灸、或用药、或针药并用,广开治路,不拘一法。他不仅针灸取穴精当,效专力宏,而且处方用药精简,疗效著胜,在治疗哮喘、肠粘连、急慢性前列腺炎、癫痫、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等疑难杂症时,将针、灸、药结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很多顽疾都能手到病除。
“一根银针一腔热情,一心一意育桃李;一支艾炷一团火焰,一生一世济黎民。”百度春秋,邵经明经历了新中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中医教育事业崛起的历史,他为针灸事业的发扬光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这位让人肃然起敬的医学奇才是那样和蔼可亲,豁达大度,他独领针界一代之风骚,尽显医学大家之风采。
邵老治疗神志病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1 大椎、风池配神门、内关、丰隆穴治癫狂症 张某,女,39岁,农民。1986年7月10日诊,平素烦躁,失眠,呆滞。因家事不和,突发狂呼乱喊,打人骂人,不避亲疏;兼见口渴,便秘,尿黄,舌质红绛,苔黄腻,脉弦大滑。邵老辨为气火痰浊上扰神明之癫狂。治以清心泻热,醒脑定志。取大椎、风池、神门、内关、丰隆穴,针用捻转提插泻法。
邵老强刺大椎穴(取28号2寸长毫针,先刺入012寸,针柄下按呈60°角,针尖稍向上斜刺,进针115寸),当针尖触及髓腔时,患者出现全身震颤,面色苍白,进入昏睡。查其脉搏,听其心音,视其呼吸均属正常。让其家属看护,睡至2h,醒后喊叫即止,乃辅以中药镇心涤痰、清泄肝火之剂内服,又针、药并治6d后,神清气爽,行动如常。末以大椎(针尖稍向上斜刺,进针115寸,以针下得气为度)、风池(取28号115寸毫针,针尖微下,向鼻尖斜刺,进针1.2寸左右)、内关、神门、三阴交(均用28号1寸毫针直刺,进针015~018寸),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调治月余,恢复劳动。按:癫证多沉默呆静,属阴;狂证多躁狂动不安,属阳。正如《难经?二十难》所说:“重阴者癫,重阳者狂。”
癫多痰气郁结,治宜豁痰开窍,理气解郁;狂多痰火上扰,治宜清心泻热,醒脑定志。邵老认为本例属情志所伤,肝失条达,气机郁滞,久则化火,挟痰上扰神明,遂成癫狂。治取大椎,此穴属督脉与诸阳经之会穴,临床多用于外感热病、痉症及疟疾的治疗。邵老认为大椎穴为主治疗神志病症有平衡阴阳、调理气血作用,既可除阳经邪热,又能醒脑安神;风池穴为足少阳经,阳维脉之会穴,既有祛风清热之功,又可疏调胆腑气机;神门属手少阴心经之“输”、“原”穴,可定志安神;内关为八脉交会穴,又是手厥阴经之“络”穴,别走手少阳以清泄心火,疏泄三焦,理气宽胸,宁心安神;丰隆属足阳明经之“络”穴,有和胃降逆之效,又是治痰的要穴。诸穴合用,可使邪去神安,癫狂自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