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769|回复: 1

阴阳一调百病消

[复制链接]

439

主题

190

回帖

1808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808
发表于 2014-9-16 11: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罗博士认为,气在人体内会形成一个圆,如果体内这个圆不运转了,人就会生病,因此,养生的最高境界就是养气,使气在人体内进行正常的圆运动。而养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调阴阳。罗博士教大家调阴阳最简单最有用的方法:

  最不上火的补气法——生脉饮;
  补心血最简单的方法——龙眼肉;
  补脾血最好的药——归脾丸;
  化淤血最神奇的方法——蚯蚓;
  我家最重要的秘方——蚯蚓治痔疮;
  最能消积化淤的食物——鸡内金。
   第一章 万病只有一个原因:阴阳不调
    生命是一种内稳定状态,这种稳定取决于阴阳的平衡,阴阳就像天平上那两个砝码,一左一右,只有它们重量相当,天平才稳定。一旦阴阳失调,天平向一方倾斜,平衡被打破了,人就会生病。所以,人要获得长期的健康,就必须时刻保持阴阳的平衡。养生养的是什么?养的就是阴阳,只有阴阳调和,我们才能过上不生病的生活。
  第一节
  要想寿命长,全靠调阴阳
  这些年,我曾经受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卫视等媒体邀请去主讲中医节目,期间很多人都问我:养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的回答就四个字:阴阳平衡。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两类:一为阴,一为阳。阴阳是两种相互对立的能量,它们一正一负,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前一后,相互制约,彼此依存。正因为阴阳彼此对立,相互依存,所以才有了天地、日月和男女。
  人体虽然复杂,但说到底,也只存在两种能量:一是阴,一是阳。这两种能量不断变化,便有了人的生、老、病、死。
  《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一部《黄帝内经》,洋洋十几万言,其实说的就是阴阳。
  人的一生离不开生、老、病、死。生是什么?生就是阴与阳这两种能量在身体内聚合,获得了暂时的统一。老是什么?老是阴阳在体内不断变化、衰减。病是什么?病是阴阳这两种能量在身体内出现了失调。死是什么?死是阴阳这个统一体的瓦解。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阴阳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能量所构成的一个平衡体,在这个平衡体中,正极为阳,负极为阴,阴阳平衡才有了人,《黄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人生天地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在中间追求的则是阴阳平衡。所以,生命是一种不上不下、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果这种平衡状态被彻底打破了,生命也就结束了。生命结束之后是个什么状态呢?就是阴阳分离了。在八宝山火葬场人们就能看到阴阳分离这种现象,阳的能量化成几缕青烟飘向天空,阴的能量化为骨灰被埋在了地下,一个头顶蓝天脚踩黄土的人就这样从天地间消失了。
    人身上的疾病有成千上万种,有的有名称,有的没有名称;有的是常见病,还有的是疑难杂症。不管疾病有多少种,有多么难治,它们的病理只有一个,那就是阴阳失调。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盛,阳气就会受损;如果阳盛,阴液就会受损,所以,《黄帝内经》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阴阳蕴藏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肾有肾阴肾阳,肝有肝阴肝阳,心有心阴心阳,脾有脾阴脾阳,胃有胃阴胃阳,肺有肺阴肺阳……身体每一个部分的阴阳都必须保持平衡,一旦某一个部位的阴阳失调了,那个部位就会出现疾病。
  肝上的阴阳必须平衡,如果肝阴不足,肝之阳气就会急剧上升,这时人就会面红耳赤、头涨头痛、急躁易怒,中医称之为肝阳上亢,西医用血压计一量,很可能发现血压变高了。
  肺、胃、肾的阴阳也必须平衡,如果肺、胃、肾的阳气偏盛,阴液不足,那么,人就会多饮、多食、多尿,患上消渴。消渴又名三消。三消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看一看。阳气是人体内的火,阴液是人体内的水。阳气偏盛,身体内的火大了,水就容易被烧干。肺上的火大了,唾液、汗液、泪液和血液就容易被蒸发,这时人就会口干口渴,要不断地喝水,中医称之为上消;胃上的火大了,胃的功能始终处于亢奋的状态,吃进去的食物很快就会被消化掉,这时人就会吃得多、饿得快,中医称之为中消;肾上的火大了,肾燥精亏,肾就控制不住水,肾不摄水人的尿液就多,总想小便,中医称之为下消。中医的三消,在西医化验检查的结果往往就是糖尿病。同样,体内阳气不足,阴液就会过剩,这时,整个人体就像是一个火力微弱的炉子,没有办法将锅里的水蒸腾起来,由于水汽不能上升,所以这个人会感到口干口渴,总是不停地喝水;同理,火力不足,水汽无法蒸腾,喝进去的水就会直驱而下,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会觉得喝进去的水,怎么没多久就出来了,这在中医来看是阳虚型的消渴,若经西医检查,往往也是糖尿病。
  心脏的阴阳必须平衡,如果心脏的心阳不足,人体就如同失去阳光的普照一样,陷入一片阴霾的笼罩中,变得浑身发冷、精神不振。这时,水汽便会泛滥,出现水肿,结果,心脏的功能必然会受影响,甚至出现心源性水肿,西医一检查,发现这已经是心脏病甚至是心衰了。同样,如果心阴不足,那就如同一个液压机里,赖以传动压力的润滑油不足了,润滑油不足,机器就会出现空转的情况,就会动力不足;同样的道理,心阴不足,人体就会出现心悸气短、神疲力乏、失眠健忘等问题,西医一检查,结果往往是心律不齐,心脏病又来了。
   总之,大到心脏病、高血压,小到感冒发热,一切疾病皆源于阴阳失衡。阳高寿短,阴重则病,阴阳失调,百病始生。为什么一些人三天两头会感觉不舒服,不是头痛,就是胸闷气短,就是因为身体内的阴阳失调了,这就像一个地区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了一样,不是干旱,就是洪涝。如何才能避免这些灾害呢?国家的办法是封山育林,让生态重新恢复平衡。生态一旦平衡,大地就会风调雨顺。那么,我们的身体如何才能风调雨顺呢?办法也只有一个,就是让身体的阴阳达到平衡。一个阴阳平衡的人,他精力充沛、面色红润、无病无灾,即使偶有病毒来袭,他体内的正气也能很快将病毒赶走。所以,只有阴阳平衡的人,才能健康长寿。
  第二节
  女性阴阳不调,脸上就会长斑
  中医有很多养生方法,有中药、推拿、针灸、食疗等,不管采用什么手段,其目的都在于调理身体内的阴阳,只要阴阳平衡了,疾病自然就消失了。所以,很多中医师给人看病时,不说看病,只说调理,这是很有道理的。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中医的调理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其实,调理是从根本上解决身体的问题,《黄帝内经》说“治病必求于本”,本是什么?本就是阴阳。我就拿女性朋友常患的黄褐斑为例来说一下吧。
  北京电视台的同事介绍了一位女性朋友,说要找我调理脸部疾患。这是位非常美丽的女性,但美中不足的是,她的眼睛外侧有两大片颜色很深的黄褐斑。她说自己生活无忧无虑,一切都很好,工作轻松,也非常富裕,但就是这个黄褐斑让她觉得很烦恼,她曾经去美容院处理过,花费数万,当时似乎效果不错,过后却依然不见好转。
  我给她打了个比方,说局部治疗就好比是树叶黄了,我们不去找树根的问题,却往树叶上涂抹绿色,这样的做法不可能有好的效果。黄褐斑其实是她身体内阴阳失调的表现,因为女性的身体就像月亮一样,月亮一个月经历一次圆缺,女性的气血一个月出现一次盈亏。气为阳,血为阴,女性的气血随身体阴阳的消长而盈亏。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比如情绪抑郁等),女性的气血紊乱了,不能跟随阴阳消长的节奏,那么就会出现气滞血淤,淤血一旦停留在身体的某些部位,这些部位便会出现疾病,如果停留在脸上,则会形成各种斑类物质,这就是黄褐斑出现的原因。
  西医治疗黄褐斑是从表面入手,一般采用剥脱、激素和激光等方法治疗,这种方法见效很快,但停用后问题又会反复,不能除根,而且还有很大的副作用。那么,我们中医怎么办呢?中医是要从根本上入手,调理她身体内的阴阳,只要阴阳平衡了,黄褐斑自然就会消失了。
  遇到这种情况时,我通常把女性的一个月分成三个阶段或者四个阶段来治疗,这次,我把她的一个月分成了三个阶段:月经过后是一个阶段,我开了个养阴的药膳方子;月经前是一个阶段,我在前面方子的基础上,加上了些养阳的药物;然后是月经期,我开了活血化淤的方子。
   这样,整整一个月过去了,再见面时,我看见她的脸非常白净,就有点埋怨她了,心想你来找我看脸上的斑,为什么要化妆将斑遮盖住呢?这样我怎么知道病情的变化呢?于是,我告诉她,下次来的时候,一定要把妆卸掉,否则我无法看到黄褐斑的变化。
  她吃惊地说:“我一点妆都没有化啊!”
  我也很吃惊,因为她脸上几乎看不出黄褐斑的痕迹了。原来,她的身体基本恢复了,气色也好了很多,面色由原来的晦暗变得泛着红晕,当我送她走的时候,她戴上了墨镜,风姿绰约,又是一副青春飞扬的模样了。
  她对我说了几句话很有趣,她说:“如果不是电视台里的人介绍,我绝对不会服用你的药膳,因为太便宜了,我去药店抓药,那么多天才花几十元,以前我为此花费的都是以千计数的,而且,这次的药膳汤还那么鲜美好喝。”
  那么,我为什么要把女性的一个月分成三段呢?这与阴阳有关吗?
  原来,女性身体内阴阳能量的变化与月亮的盈亏有关。月亮一月一次盈亏,女性一月一次月经。根据月亮的圆缺,月相被分成了新月、蛾眉月、弦月、凸月和满月。同样,随着女性生理周期的变化,她们身体内的阴阳能量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况,于是,有人就根据月亮的圆缺,将女性的一个生理周期分成很多段。现在有分成三段的,有分成五段的,也有分成七段的。我认为分段太多就不利于调理了,你不能四天见一次患者,所以,我是倾向于三段分法或四段分法的。
  首先,在月经结束的时候,阴血已大量流出,这时人一般是阴虚的,我们调理的原则就是要滋阴养血,想要养生的女性,可以做一些滋阴养血的食疗药膳,比如,在煲汤的时候,放入一点熟地、阿胶、当归(正常的用量应该是熟地九克、阿胶六克、当归三克),在中医看来,猪肉是滋阴的,清朝
温病学家王孟英说猪肉最能滋阴,所以可以在汤里放入一点猪骨或者是猪皮,这样可以滋补阴血。
  然后,在排卵期过后,阳气开始生发,此时,女性的身体处于一个由阴转阳的状态。大家注意,阴阳是互根的,阴生阳,阳生阴,当阴发展到了盛极的时候,阳就开始生发了,但阳是在阴的基础上生发的,所以,此时我们要在滋阴方子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补阳的药物,促进阳气的生发,我一般是用菟丝子、巴戟天等。此时,女性的基础体温开始升高,这也体现了阳长的状态。
  接下来,就到了月经期,阴血排出,如果女性体内平时就有淤血,就可以借这个机会将淤血排出去,因为此时女性身体内的溶血机制增强。所以,这个时期的调理重点就是活血化淤,帮助女性的身体排出淤血。前面,我们说过黄褐斑是淤血的一种外在体现,如果我们将女性身体内的淤血排出去了,她们的气血畅通了,黄褐斑自然而然就会消失了。
    那么,有的朋友问,为什么不是一个月里面,全部都用活血化淤的药物呢?那样不是更好吗?

  事实上,调理要看身体的状态,对于身体壮盛的人,当然可以这样,但现在很多人都气血不足,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认为:一定要等患者正气充足时才能攻邪,正气不足要补足才行,否则,“邪去而正气伤,小病必重,重病必死”。所以,我们要借助女性身体在一个月里阴阳变化的特点,先对她的身体进行滋补,然后等到月经期这个特殊的时期,再来活血化淤,这样不但身体不会受到损伤,反而还更加的健康了。所以,许多女性调理以后,气色会有很大的改观。
  第三节
  女性调阴阳的秘方:阴阳双补汤
  人只要阴阳平衡了,疾病自然就会消失,所以,中医是以调理为主。很多时候,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本来女性朋友是请我来调理黄褐斑的,结果,调理之后,不仅黄褐斑好了,而且身体的其他疾病也开始好转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就在于中医师综合调理、整体治疗。在这里,我给女性朋友开几个食疗的方子,这是把一个月分成四个阶段的方法,大家可以在不同的阶段服用,以便养生,适用人群是气血不调、精力疲乏、面色不佳的妇女,孕妇不可使用。
  第一阶段,即月经结束后的第一周。
  在月经刚刚结束的时候,阴血损失较大,需要以滋阴养血为主,促进体内“阴”的力量的聚集,阴血充足了,就可以为下一次月经做好准备。这个阶段食疗的方子是:熟地九克、制首乌九克、当归三克、炒白芍三克、阿胶六克、龙眼肉三颗、猪脊骨一节,煲汤喝,至于煲汤的火候,一般等猪脊骨熟透就可以了。这个方子里面,熟地是滋补肾阴的;制首乌滋补肝阴;同时用当归活血养血;阿胶和白芍滋阴养血;猪骨为血肉有情之品,中医认为猪为水畜,所以也是滋阴的。在制作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一点调料,但是不要太多,稍稍放入一点盐,这个汤的味道还算不错,一周可以喝两三天,帮助我们的阴血滋生。
  第二阶段,即月经结束后的第二周。
  此时阳气开始生发,女性的身体进入为排卵做准备的阶段,这个时候的滋养以促进阴阳平和为主。具体的食疗方子为:熟地九克、当归六克、赤芍六克、女贞子六克、菟丝子六克、猪脊骨一节、羊肉一两。服用的方法依然是煲汤喝。方子里除了滋补阴血的药物外,还增加了女贞子滋补肾阴,菟丝子滋补肾阳;羊肉为温阳之物,也是血肉有情之品,对于促进阳气的生发很有好处,此时猪肉和羊肉共用,有促进阴阳平衡的意思。女性朋友一周之内可以喝两三天这个汤。
    第三个阶段,即月经结束后的第三周,也就是下一次月经来临的前一周。
  此时阳气更加充足,即将为下一个阶段的月经做准备了,食疗的原则是,尽量补足阳气,方子为:熟地九克、当归六克、赤芍三克、菟丝子三克、巴戟天三克、羊肉一两、山药一段(两寸长,切片),方法依然是煲汤。其中,山药可以去菜市场买鲜的,用来滋补脾肾;巴戟天是温补肾阳的;去掉猪肉只用羊肉,这是为了使身体的阳气更好地生发,这个方子可以服用到月经的来临。
  这时,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有的女性月经前脾气会特别大,这是肝气不舒的缘故。有这种情况的女性可以在前面方子里加入柴胡三克、枳实三克,用来疏理肝气。这个食疗方,一周也可以喝两三天。对于经前脾气大的女性,还有一个十分浪漫的方法:用干玫瑰花泡水喝。玫瑰花不仅是爱情的象征,更是肝郁女性的福音。中医有“芳香化郁”之说,玫瑰的芳香气味不仅沁人心脾,还能疏理肝气。肝郁脾气大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
  第四个阶段,就是月经期。在月经期间,女性身体需要排出血液,月经排出的顺利与否,直接关系日后身体的恢复,现代医学工作者发现,此时女性身体开始启动一种溶血机制,平时因各种原因出现的淤血,都可以通过这个阶段排出,所以,这个时期需要体内的阴阳一起努力,把淤血排出体外。
  食疗的方子是:熟地六克、当归六克、赤芍六克、桃仁六克、红花三克、益母草九克、生姜三片、羊肉二两。这个方子,用法也是煲汤,在月经期的第一二天,可以每天服用,以后几天适当服用两次即可。方子中的桃仁、红花、益母草都是活血化淤的。
  我介绍的这种煲药膳汤的方法,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灵活掌握,方子是一天的量,大家煲好了汤以后,可以一天喝两顿,不要留到第二天喝,因为夏天汤容易腐化变质,冬天如果熬多了,可以多喝一次。既然是药膳,就和食物一样,随意吃就可以了,不必拘泥每日一次,一般一周里面喝两三天即可。
  根据我的经验,一般的妇女,在经过两个月这样的分期调理以后,体内的阴和阳就能达到平衡;阴阳一平衡,气血就会通畅;气血一通畅,面色自然就会好转,同时,精力也会随之旺盛。
  这套食疗方子,如果请当地医生根据个人的体质,适当加减,应该会有更好的效果。当喝一两个月,感觉自己的身体恢复以后,就可以减少喝汤的次数了,一周喝一次即可,再往后就可以不喝了。再次提醒,孕妇是不能用这些食疗方子的,因为胎儿为气血所聚,此时一般不能服用活血之药,食疗也包括在内。有怀孕计划的女性也不宜服用,因为如果在服用药膳的同时,晚上同房,导致意外怀孕,就会对胎儿有所影响。
 
  第四节
  阴阳只要一调,疾病立刻就消
  我特别喜欢那英的一首歌,歌名叫《雾里看花》,其中有这样两句歌词:“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我时常会想,一个人怎样才能拥有一双慧眼呢?我们究竟该如何去看待生活中的万事万物呢?琢磨的时间一长,自己也就有了一点体会,其实,要将事物看得清清楚楚,首先,必须得看事物的两面:一阴一阳。弄清了事物的阴与阳,纷扰的世界就变得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了。《易经》说:“一阴一阳谓之道。”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万事万物,不管它呈现出什么状态,不管它有多复杂,归根结底,都不过是阴阳的变化,抓住了事物的阴阳,也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
  天有阴阳,于是就有了白天和黑夜之分;
  人有阴阳,于是就有了男人和女人之分;
  山有阴阳,于是就有了阴山与阳山之分。
  阳的能量,它具有这样的特征:温热、明亮、干燥、兴奋、亢进,一般来说,上面的、外面的、左边的、南方的、天空的、白昼的、春夏的、运动的等等,都具有阳的特性。
  阴的能量,它具有这样的特征:寒凉、晦暗、湿润、抑制、衰退,一般来说,下面的、内部的、右边的、北方的、大地的、黑夜的、秋冬的、静止的等,都具有阴的特性。
  也许,有人会问:“罗博士,你说了那么多,养生究竟与阴阳有什么关联呢?”在这里,我就讲一个我亲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养生如果不分阴阳,就会铸成大错。
  前一阵子,我回了一趟老家,碰到这样一个病例,患者是我的亲戚,六十多岁,男性,他的病说起来很有些来历。我在北京的时候,这个患者就来过电话,他当时叙述的情况是心脏不好,胸闷,喘不上气来。有一天他从楼下走回家,突然嘴唇变白,胸中无比难受,呼吸困难,于是就叫了120急救车,在医院里住了若干天,问题还是没得到解决,他只好回到了家里。他给我打了几次长途电话,我都觉得不了解病情,无法下手。
  这次回去,我只有登门看看,到底是什么病,这么严重。
  一看之下,我也是大吃一惊,已是六月的天气了,只见他竟穿了两条裤子,一件长袖衣服,双手抱肩,显然是很冷。我给他诊了脉,脉象缓,重按无力;伸舌,舌质淡白。到这个时候,我就基本可以认定这是个寒证了。为什么呢?因为健康的人都是阴阳平衡的,而生病的人都是阴阳失去了平衡,前面我们说过,阳的能量具有温热、明亮、干燥、亢进等特征,阴的能量具有寒凉、晦暗、湿润、抑制、衰退等特征。大家看,大热天,可这位病人如此怕冷,这就表明他的身体已完全被阴的能量所控制,阳的能量已虚弱不堪了。《黄帝内经》说:“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最明显的是他的手,手指都发青了,我一摸,手冰冷,中医说“手青至节”是很严重的情形。我问了一下他的治疗过程,原来,他患病后先去的是我们那里一个西医院,入院后检查说是严重的心肌供血不足,就开始打点滴,用上了治疗心脏病的药物(我也不知道用的是什么药),结果也没什么改善。于是他出院,去了一家中医院住院,这家中医院无比现代化,医生一看是心脏不好,马上就开始活血化淤,给他开了很多点滴——现在很多中医院都是这样的思路,将活血化淤的中药,用点滴注射进人体。这也许就是中西医结合吧!结果若干天后,不但症状没有消除,还加重了,病人出现了不能睡觉,每天晚上烦躁胸闷,同时没有胃口,每餐只能吃几口饭的情况。
  记得当时亲戚给我打电话,我就推荐了该院我认为不错的一个医生。结果患者去了,该医生拒绝开药,说开不出汤药了,去找西医开点治疗心脏的药吧。亲戚听完这番话,心就凉了大半截,他觉得自己的人生之路快要走到尽头了。
  于是他又去了西医院。西医告诉他要做冠状动脉造影,还要他做好做支架的准备。患者听完,就一言不发,默默地回家了。
  恰在这个时候,我回来了,看到刚才那一幕——他穿了双层的衣服,在屋子里仍感觉冷。而且他已经连续三天基本没睡觉,也没有吃什么东西,精神衰乏。他说自己有两次在凌晨三点的时候觉得熬不过去了,就打了120急救电话。
  听完亲戚的叙述,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这在中医里面,是一个很容易诊断的阳虚之证,所有的指征都有了。西医我们就不说了,人家本来就没有阴阳寒热这个理论,所有的人来了都是那些药,我们管不了人家,可是我们的中医院为什么视而不见呢?病人如此怕冷,这是明显的阴盛阳虚,阴盛之后,人就会变得抑郁烦躁,想死。因为阴的能量具有抑制的特点,它能让人的情绪低落,求生欲望降低。
 

453

主题

950

回帖

235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53
发表于 2014-9-16 11:54: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当时看到患者的手指都青了,很后怕,心想如果我不来,这些人继续给打点滴,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我急忙告诉患者家属,赶快用一段葱白,再放入两调羹的白酒,加一杯水熬,开锅后五分钟就喝。这个要马上喝。同时,我还开了吴茱萸汤,这是《伤寒论》中的一个方子,就只有吴茱萸和党参两味药,再加上生姜和大枣,用来治疗阴寒过剩之证。吴茱萸是什么呢?唐代诗人王维有一首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诗中说的茱萸,就是我这里用的茱萸。大家可以从中看出,我们中医调理阴阳的思路非常简单,你不是阴盛寒冷吗?那我们就用一些温阳的药。葱白是热性的,白酒是热性的,吴茱萸是热性的,生姜是热性的,大枣也是热性的,在所有这些药材里,只有党参是性平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3 02:36 , Processed in 0.206574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