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045|回复: 1

艾灸疗法活血化瘀作用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453

主题

950

回帖

235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53
发表于 2014-9-12 15: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活血化瘀是中医学治疗血瘀证的重要法则之一,艾灸疗法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功效。对近年来艾疗法活血化瘀的临床运用及相关机理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与分析。关键词:艾灸;活血化瘀;综述 艾灸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外治法之一,具有防病保健的功效。宋·窦材在《扁鹊心书·住世之法》就有“保命之法,灼艾第一,丹药第一,附子第三”之说。现代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活血化瘀是艾灸的主要功能之一,应用艾灸疗法治疗血瘀证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近年来,临床运用艾灸,温针灸或灸药结合等治疗血瘀证以及对艾灸的活血化瘀机制的研究报道逐年增多,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述和分析。1艾灸活血化瘀作用的临床研究《内经》对血瘀证的治疗已有相当丰富的总结,并提出了“疏其血气,令其调达”的观点(《素问·至真要大论》)。并在《素问·举痛论》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应用艾灸疗法治疗血瘀证。“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故卒然而痛,得灸则痛立止。”艾灸临床治疗血瘀证的日标是疏通经脉,活血化瘀,祛瘀才能生新,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汪慧敏、陈华德等观察了隔药饼灸结合水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药饼以温阳散结活血药物为主组成,取关元和次髎两穴位,隔天交替灸1次,穴位注射选次髎、足三里、地机、三阴交、丰隆,每次选用2个穴位,每穴位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2mI,隔天交替选穴。治疗37例患者,对痛经有效率为85. 7%,月经不调为90. 90%,盆腔触痛性结节为90.00%,卵巢囊肿为71. 42% ,腺肌症为57. 50%,不孕症为37. 50%,对该疾病总有效率为81. 08%一82. 10%。药灸结合共奏活血化瘀止痛,消散肿块的协同作用。吕洪清隔药饼灸为主配合针刺治疗慢性盆腔痛取得满意疗效。对43例慢性盆腔痛患者采用隔药饼灸关元、次髎结合针刺关元、子宫穴、次修、足三里、地机、三阴交、太冲治疗。结果43例患者治愈14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1. 4%。从中医辨证来说,慢性盆腔痛多属血瘀证。隔药饼灸活血化瘀 .温经止痛,故能有效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盆腔炎、盆腔瘀血综合征所导致的慢性盆腔痛。张艳等予温经散寒汤并艾灸关元、气海、三阴交等治疗3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对照组选元胡止痛片口服,3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结果发现治疗组治疗痊愈率66. 7%,总有效率9 6 .7%,对疼痛症状的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 05 ) ,认为艾药并用对中医辨证为寒凝血瘀型的痛经有温经散寒、活血行气的功效。张晓君等采用温针灸疗法治疗盆腔瘀血综合症,经3个疗程治疗后治愈65例,占69. 1%,好转31例,占26.6%,无效4例,占4. 3%,总有效率95. 7% ,认为针对本病的主要病机疲 .寒、虚等,温灸可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补益气血的作用。夏晓红艾灸肾俞、足三里治疗瘀血腰痛38例,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26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到97. 4%,认为温和灸对各种原因(外伤、久病等)导致的经络气血阻滞不通而产生的腰痛有良好的镇痛和活血化瘀作用。吴中朝等认为老年人衰老及老年病的发生、发展,都与瘀血有关,且以气虚血瘀为主。他们对31例老年受试者用清艾条温和灸神阙、双侧足三里,隔日1旋2个月,根据王氏血瘀证标准记分法由专人进行瘀血积分值测试、观察,对比艾灸前后积分值变化,受试者血瘀程度较灸前显著降低,与灸前对比,其差别有非常显著意义(P

8

主题

864

回帖

100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03
发表于 2014-9-12 15: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3. 1艾灸对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诸多临床研究显示,艾灸可以改善人体微循环,调节血液流变血指标,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史恒军等观察温和灸对健康人甲皱微循环的影响。温灸健康女性学员30例左手经外奇穴八邪穴后,结果红细胞聚集程度、血流速度、流态积分、管周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艾灸八邪穴后可改善红细胞聚集程度,加快血流速度,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张周良、郭瑞林等研究艾灸对健康人甲襞微循环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发现艾灸八邪及三阴交后,甲襞微循环各指标有明显变化,红细胞聚集程度、血流速度、流态积分、管周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亦有明显变化,全血低切相对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血浆纤维蛋白原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0.01),全血高切相对黏度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提示艾灸八邪及三阴交穴后可明显改善红细胞聚集程度,降低血液黏度,加快血流速度,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赵宁侠等探讨艾灸三阴交穴治疗血瘀证的机理,应用血液黏度计,红细胞变形深集测试仪,于艾灸三阴交穴前后,测试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全血高/低切相对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刚性指数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 < 0. 0l),纤维蛋白原、全血低切黏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高切还原黏度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 > 0. 05),提示艾灸三阴交穴可明显改善红细胞聚集程度,降低血液黏度,加快血流速度,降低外周血管阻力。赵宁侠、任秦有等 ,还应用美国Acuson Sequoia 512型超声诊断仪,检测艾灸前后,大脑中、后动脉Vm ax(最大血流速度).Vmin(最小血流速度).PI搏动指数). RI(阻力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有关参数,观察艾灸健康人百会穴对大脑血流情况的影响,发现艾灸百会穴可使大脑中、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脑血流量增加,脑部血液循环明显改善。姜小英等采用艾灸足三里、关元穴的方法,观察灸法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表明,灸后其全血比黏度、血浆比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提示用艾灸疗法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性,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有较好的预防治疗作用。
3. 2艾灸对血液成分及血细胞的改变中医认为“久病必瘀 ' .百病皆瘀,,对于以血瘀为主要病机的疾病,艾灸可以通过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及调整免疫功能等发挥治疗作用。张丽束等探讨艾灸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及对骨髓白细胞染色体和细胞免疫力的调节作用及安全性。对30例病情稳定的气虚血瘀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艾灸治疗,主穴取:大椎、膏(双)、膈俞(双)、脾俞(双),配穴取:肾俞(双)、足三里(双)、三阴交(双)。每周3次,每次艾灸15min,3个月为1疗程,并判定其疗效。结果艾灸可使CD8' T细胞族群发生变化,在统计学上表现有意义的下降(P < 0. 05)。认为短期艾灸可提升气虚血瘀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免疫力及改善临床症状。吴中朝等对中老年痛症患者血瘀状况采用积分的方法,观察艾灸前后积分值的变化,结果显示,艾灸前后中老年痛症血瘀之积分值、人次及血瘀程度的轻重、疗效对比,均有极其显著差异(P < 0. 001),认为艾灸对改善中老年痛症血液瘀滞具有良好的效应,主要是通过清除痛症患者血液中增加的异常成分和改善血液理化性质实现的。
3. 3艾灸活血化瘀作用机理动物实验研究近年来,不少学者通过制备各种血瘀证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探讨艾灸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唐照亮等通过复制血瘀证大鼠模型对艾灸疗法活血化瘀作用及其相关机理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研究显示灸疗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结果显示灸治能改善模型大鼠的一般血瘀症状;降低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R}、红细胞比容(Ht);提高血清和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减少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内皮素(ET)含量,提升一氧化氮(NO)含量,使ET /NO下降;使白介素一1(IL一1)、肿瘤坏死因子(TN F )减少,自介素一2(IL-2)增多;减少中枢去肾上腺素(N E}、多巴胺(DA)的含量。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 0.01).其作用途径与改善血液循环状态,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稳定内环境等多方而作用密切有关。艾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艾灸“‘肾俞”穴能改善模型的血液流变性与微循环、调节血管舒缩活动、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提高免疫功能、保护胸腺和抑制其细胞凋亡、调整体液及神经递质水平、促进内环境的稳定,起到祛风散寒、解毒化瘀、培元扶正、行气活血的作用。韩宁等对妇科寒凝血疲证形成机理和灸神闻穴对其治疗的作用机制的研究则显示,灸神闻穴治疗用冰水法刺激健康雌性大鼠诱发寒凝血瘀证的动物模型,可改善寒凝血疲证大鼠的情况,提高血清中SOD活性和NO含量。   
4展望
已有的临床研究显示了艾灸治疗血瘀病症的较好疗效,其机理研究显示艾灸能够改善血液循环状态,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等各项现代,这可能是活血化瘀作用的主要机制,但是现有的研究未能证明血液循环状态,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瘀证的必然联系,应积极地、多层次、多角度开展研究,更全面、更深层次地揭示其作用机制。同时,目前研究对灸法活血化瘀取效关键因素的观察,包括灸量、灸法的作用方式、腧穴的选用关注甚少,今后可向这方面发展。此外,灸法活血化瘀临床和实验研究的规范化也有待加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2-12 05:27 , Processed in 0.163662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