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69|回复: 1

浮针疗法的研究述评(2)

[复制链接]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发表于 2014-9-18 16:1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9-23 10:59 编辑

5.1.3肱骨外上髁炎
汤建文等运用浮针疗法治疗网球肘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观察组以浮针治疗网球肘30例。对照组以电针加红外线(TDP)照射治疗网球肘50例。治疗结果:浮针组30例患者1次治愈者巧例,2~4次治愈者10例,显效3例,好转2例,有效率为100%;针刺组50例患者1个疗程内治愈者15例,2个疗程内治愈者5例,3个疗程内好转者20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80%。两组显效率及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异显著。夏氏等将100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30例、电针组30例、浮针结合电针综合治疗组40例,结果3组均获较好疗效,但浮针结合电针组的治愈率优于浮针组和电针组。吴氏等用浮针治疗6o例网球肘患者,方法:5次为1疗程,间隔35日。治疗1一2疗程后:6。例患者中治愈18例,好转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
王春文]运用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15例,收到满意疗效。
周从连以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3例。结果:治愈41例,占95.3%,好转2例,占4.7%。其中1次治愈者28例,2一4次治愈者13例。吴建华等运用浮针疗法治疗网球肘引起的疼痛症60例。治疗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18例,好转3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临床观察疗效与病史长短有关,病史短者疗效较好,病史长者疗效较差。一般首次治疗疼痛可缓解或消失,但仍需要留针及多次治疗,方能巩固疗效。
查和萍等采用浮针疗法治疗网球肘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疗效。周文学,喻勇。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40例(4)结果:本组病例经3个月以上随访,治愈34例(85%),有效3例(7.5%),无效3例(7.5%),总有效(92.5%)。
5.1.4腕部伤筋
曹艳霞以浮针治疗腕部伤筋53例。一次治疗后,8人痊愈,45人减轻;二次治疗,21人痊愈;三次治疗14人痊愈;四次治疗6人痊愈:五次治疗,4人痊愈。
符氏等将82例腕部腱鞘炎病人随机分为浮针组(37例)和常规体针组(45例)。每日l次,每周6次。结果l)观察首次针刺效应浮针比常规体针好。(2)15天中浮针组治愈35例,治愈率94.59%;体针组治愈38例,治愈率84.44%。(3)痊愈时针刺次数浮针比体针少。经统计学处理,两者之问有显著性差异。
5.1.5急性腰扭伤
李年贵等用浮针治疗急性腰扭伤,并与传统针刺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显效3例,治愈率93.渊;对照组治愈31例,显效8例,好转3例,无效1例,治愈率72.1%。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
5.1.6腰背部肌筋膜炎
夏东斌等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炎42例。其中背肌筋膜炎20例,腰肌筋膜炎22例。治疗结果:经1次治疗后,42例中痊愈6例,占14.3%,显效14例,占33.3%,有效20例,占47.6%,无效2例,占4.8%,总有效率95.2%。经5次治疗后,42例中痊愈25例,占59.5%,显效10例,占23.8%,有效5例,占11.9%,无效2例,占4.8%,总有效率95.2%。
张建宏等对2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采用浮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浮针组20例和常规组20例。常规组的治疗方法包括卧硬板床休息、患侧腰部超短波、中频电疗及手法治疗。超短波应用微热量,腰腹对置,18min/次,每日1次。中频电疗给予耐受量,腰背并置,20min/次,每日1次。手法治疗主要是放松局部肌肉,应用拇指推、弹拨、按压L3横突末端和臀肌上缘,使局部有酸胀感。浮针组给予浮针治疗。结果显示浮针治疗后15min疼痛已减轻,常规组在治疗7d后疼痛减轻。与常规治疗比较,浮针治疗在治疗后15min及1d止痛效果显著,明显缩短了疼痛时间。
黄泳等侧运用浮针疗法治疗慢性腰肌劳损52例,并同时与常规体针疗法治疗43例比较,结果发现浮针疗法首次镇痛效应显著大于常规针法,20d内浮针疗法组的治愈率也高于常规针刺组,表明浮针疗法有肯定、迅速的镇痛作用。李曦浮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47例。方法:对47例患者均采用浮针治疗。结果:痊愈4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浮针疗法治疗第三腰推横突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5.1.7腰椎间盘突出症
李昌生用浮针和常规针刺分别治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全部为住院病例,均经CT检查而确诊。治疗组46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18年。对照组50例,病程最短4天,最长16年。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病人俯卧位,根据中医经络腧穴理论辨证取穴进行针刺治疗,主穴取肾俞、命门、委中、三阴交、阿是穴,配穴取腰阳关、志室、阳陵泉、太溪,每次取3~5穴,平补平泻,加拔火罐,每日1次。30日为一疗程。两组均每日记录病人症状及体征情况,连续治疗并记录1个月,随访1年,两组经治1个疗程,均能改善症状及体征,痊愈率经卡方检验差异显著。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周文学等应用浮针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150例,显效98例(65.3%),有效44例(29.3%),无效s例(5.钱),总有效率94.6%。徐华明等浮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1例,分为两组:治疗组为浮针组,对照组为针刺组,结果:痊愈45例,显效5例,有效1例,治愈率88.2%;对照组51例,痊愈37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治愈率72.5%。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治愈率为88.2%,对照组治愈率为72.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5.1.8其他软组织伤痛
张亚平采用浮针法疗法治疗尾痛症,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结果24例中,治疗1次9例,2次7例,3次5例,4次3例。痊愈1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为95.8%。利武汉等应用浮针治疗髌腱损伤56例,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治疗结果:第1次进针后,患者自觉疼痛减轻明显的有48例,占85.7%;最后痊愈6例,显效30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6%。
5.1.9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李黄彤等以浮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56例。治疗结果:56例患者中,痊愈40例,占71.4%,好转14例,占25%,无效2例,占31.6%,总有效率为96.4%,其中最少治愈次数为4次。对痊愈中30例患者随访1个月无复发。袁佳采用浮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HZ)和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70例,结果:70例患者经过1~5次的治疗,显效率60.0%,总有效率88.6%,各年龄段7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HZ患者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PHN患者。姬成茂等在治疗45名颈胸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时,发现对该种方法止痛效果很好,并且治疗方法无疼痛,易于患者接受,患者康复时间快,并无副作用。
5.1.11血管神经性头痛
陶琪彬采用浮针疗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疗效满意。患者160例均经中医、西医、针灸多种治疗,久治效果不明显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以浮针疗法,用静脉套管针替代浮针针具,留置72h后拔除,留针期间患者可照常活动。间隔2d,可再行置管,5次为1个疗程,l个疗程后判断疗效。对照组所取穴位与治疗组相同,用毫针针刺,留针30min。治疗结果:治疗组100例,治愈58例,显效28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60例,治愈20例,显效18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所有有效者首次置入浮针即时起效,头痛减轻。
5.1.12面瘫
李之霞用浮针疗法共治疗面瘫34例。治疗结果:痊愈者32例,占94.7%,显效者1例,占2.94%,好转1例,占2.94%。针刺次数在2个疗程内痊愈者19例,2疗程以上者13例,显效、好转各1例,针刺均在3疗程。
5.1.13早期类风湿关节炎
符仲华等运用浮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治疗组97例,对照组6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扶他林、甲氨喋呤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浮针者为治疗组。治疗结果:治疗组RA治疗的总有效率得到提高,甲氨喋呤用药剂量及持续时间下降,治疗组起效时间大大缩短。RA的免疫指标有所下降、虽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例数不足及观察时间短有关,也可能与浮针作用于局部有一定关系。
5.1.14内脏慢性炎症
符仲华等采用浮针疗法治疗胃炎2例,均治疗1次症状消失,随访1月未复发。周瑞娟采用浮针疗法治疗胃炎2例,1例治疗3次疼痛等症明显缓解,1例,治疗3次,诸症皆明显缓解。樊亚红浮针为主治疗胃痛的临床观察。方法:对符合中医胃痛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浮针加铺灸治疗,并设般针刺法为对照组,观察浮针加铺灸的治疗效果。结果:浮针加铺灸治疗胃病的临床有效率为85.6%,痊愈率为50.0%。
葛恒璧以浮针疗法治疗阑尾炎l例,治疗后腹痛消失,次日一切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浮针治疗最早起源于对肱骨外上髁炎的治疗,目前以软组织损伤疼痛为主,治疗其他疾病相对较少,根据文献报道大多效果良好,尤其是即时效果好,往往经过一次治疗即可见效。胃炎和阑尾炎虽然治疗例数很少,但却有着深刻的意义,它标志着浮针疗法不仅仅可以于治愈软组织损伤,而且可以治愈某些内脏疾病。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6: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9-23 11:00 编辑

5.2.浮针配合其他疗法的临床应用
5.2.1.浮针配合推拿
郑炎应用浮针加手法治疗颈肩部疼痛120例,疗效满意。林喜标应用浮针疗法配合推拿治疗冈上肌腱炎19例,并与传统针灸疗法和推拿疗法治疗11例进行对照观察。治疗组以浮针疗法配合推拿。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和推拿手法。1个月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63.16%),有效5例(26.32%),无效2例(10.53%),总有效率89.47%;对照组显效4例(36.37%),有效4例(36.36%),无效3例(27.27%),总有效率72.73%。显效病例的治疗次数比较,在1个月内,治疗组显效12例,其中经1次治疗获显效者8例,2次以上获显效者4例,而在对照组显效4例中,分别为0例和4例。查和萍等采用以关节松动术为主结合浮针综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患者60例。结果:治愈20例,占33.3%,显效30例,占50.0%,有效10例,占16.67%。
符仲华等采用浮针配合推拿治疗腕部腱鞘炎37例。82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A组37例为浮针治疗组,B组45例为常规体针组。A组病人治疗以浮针。间歇期间辅以一指禅法在病灶局部推拿10分钟。B组病人治疗以常规针法。治疗结果:首次针刺效应的观察,A组37例病人首次用浮针治疗后,26例疼痛消失,5例疼痛大部分减轻,4例减轻一半;B组45例病人用常规体针法首次治疗后,10例疼痛消失,15例疼痛大部分减轻,6例减轻一半。经统计学处理,浮针消除疼痛的首次效应比常规体针好,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治愈率的比较,15天中,A组37例治愈35例,治愈率94.59%,B组45例治愈38例,治愈率84.4%,经统计学处理,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另外,A组治愈的35例病人中,l次治愈者9例,3次治愈者23例,5次治愈者3例,B组治愈的38例中,3次治愈者12例,5次治愈者11例,10次治愈者9例,另有6例治疗了15次痊愈。两种方法治愈病人的次数之间经统计学处理,也有显著性差异。符仲华等采用浮针疗法,并与传统针灸疗法治疗肩峰下滑囊炎进行了比较。治疗组、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和推拿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电针方法合并推拿手法。结果: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0.00%。符仲华等运用浮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得满意效果。86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以浮针治疗,间歇期间辅以滚、四指推法在病灶局部推拿10分钟。对照组36例以常规针法,取阿是穴、后溪,针刺得气后连接G6805一2型电针仪,电压4伏,频率20Hz,留针20分钟,出针后施以与治疗组同样的推拿手法。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天后休息1天再继续治疗。两组的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而有效率则无显著性差异。黄泳治疗93例网球肘病例。全部病例随机分为2组,浮针治疗组48例,常规体针组45例。浮针治疗组,间歇期间辅以一指禅法在病灶局部推拿10分钟。常规体针治疗方法:取阿是穴、曲池、小海、外关,针刺得气后连用G6805一1型电针仪,电压4V,频率20Hz,留针20分钟,出针后,辅以一指禅法在病灶局部推拿10分钟。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6天后休息1天,再继续治疗。经统计学处理,浮针消除疼痛的首次效应比常规体针好,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治愈率的比较:浮针治疗组48例全部治愈,常规体针组治愈35例,经统计学处理,两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另外,浮针组治愈的48例病人中,1次治疗就痊愈的有9例,3次治疗痊愈的有35例,5次治疗痊愈的4例。体针组治愈的35例中,1次治愈的0例,3次治疗痊愈的有12例,5次治疗痊愈的11例,10次治疗痊愈的有9例,另有3例治疗了20天痊愈。两种方法治愈病人的次数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
查和萍等运用手法结合浮针治疗网球肘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疗效。网球肘患者50例,全部病人就诊前都经过1一3个项目的物理或药物治疗而未见好转。治疗方法先浮针常规治疗,然后施实手法。手法先以拇指点揉按压痛点,刺激量由小至大,先轻后重,因人而宜,每穴操作2一3min。后用拇指在痛点以隐力刮拨3一4次,再后用拇食指提弹前臂伸肌3一4次,最后用小鱼际沿前臂伸肌群走行方向,从远端向近端推顺。一周2次3次为1疗程。结果:治愈34例占(68%),显效16例占(32%),总有效率100%。
符仲华应用浮针疗法治疗偏瘫性肩痛15例。2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对照组8例。治疗组,初诊时用浮针疗法,次日起针后至第6天每天推拿局部15分钟,不再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初诊时,针刺穴位取患侧的阿是穴和合谷穴,留针15分钟。起针后采用与治疗组同样的推拿方法。经过1次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0%,显效率3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2.5%,显效率12.5%。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显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87.5%,显效率25%。
宋文欣等采用内功按摩加浮针治疗网球肘50例取得满意效果。首次治疗后,疼痛立即减轻,痊愈42例,5例有效,3例好转。
5.2.2.浮针配合电针
夏东斌等进行了浮针结合电针治疗网球肘的疗效观察。观察比较了浮针结合电针组40例以及浮针组、电针组各30例网球肘患者的疗效。所有病人接受为期3周的治疗。结果三种疗法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总有效率均在90%以上。经统计学分析,浮针组与电针组的治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浮针结合电针组的治愈率优于单纯浮针组或电针组。
5.2.3.浮针配合穴位注射
谢朝晖等采用浮针结合穴位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56例。用静脉套管针替代浮针针具备用。用赖氨比林0.59,维生素B12250 μg,利多卡因50mg,丹参注射液2ml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配成混合药液。除浮针治疗外,另取阿是穴,以穴位注射方法注射3~5ml药液。所有病例3次为1个疗程,间隔三至四天。治疗期间适当增加膝关节活动。结果:临床治愈11例(19.6%),显效28例(50%),好转13例(23.2%),无效4例(7.2%),总有效率92.8%。谢朝晖等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用静脉套管针作为浮针针具。浮针疗法常规治疗后取压痛明显部位及其周围可触之肌硬结,各注射枝川液(10ml生理盐水加入0.3一1mg地塞米松)2ml,然后在左右两侧腰大肌方向各注射2ml,共10ml枝川液。治疗结果:50例中23例治愈,占46%,19例显效,占38%,6例好转,占12%,2例无效,占4%,总有效率96%。本组无效病例改用其它疗法,余均为治疗1次且无复发者。谢朝晖等采用浮针联合枝川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治疗结果:显效52例,占86.7%,有效6例,占10%,无效2例,占3.3%,总有效率96.7%。显效病例中,治疗1次者16例,3次以内的有25例。所有有效者均为置入浮针一次,即时起效,痛点或压痛点减轻或消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17 12:15 , Processed in 0.256718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