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01|回复: 1

对目前浮针疗法的中医传统理论的思考

[复制链接]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发表于 2014-9-18 16: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9-23 10:39 编辑

    摘要:浮针是近年来出现最具有创新性的一种新型的针灸疗法,临床止痛疗效确切;但从目前浮针疗法的研究状况来看,存在着几大误区及困惑。文章整合了传统的中医理论,从针至病所理论角度加以思考,以期推进浮针疗法的中医传统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浮针疗法;中医传统理论;针至病所
      浮针疗法是近10年来刚兴起的一种针刺镇痛新疗法,由符仲华老师于1996年6月始发现,最早报道于《针灸临床杂志》1997年第2期。经过10来年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探索,浮针疗法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临床操作技术日趋成熟。浮针疗法的提出与应用,是近代出现针灸新疗法中最具有对传统灸针疗法的传承、发展及创新性的一种新型疗法之一;它具有镇痛效果确切,操作便利等优点。临床上以骨伤及软组织疼痛为主症,以消除局部阳性压痛点为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然而,目前浮针方法治疗理论尚存在困惑,因此,笔者试图整合传统中医理论以“针至病所”来阐明浮针的针灸治疗学原理,以完善浮针临床的针灸理论,使浮针疗法更加发扬光大。
    浮针疗法的渊源及针刺术演变
     浮针疗法,萌发于腕踝针,但它在针刺术式及针具的选择上,以更加明快的手法,并加粗针具直径,仿直置型静脉留置针以增强临床可操作性及软管留埋的留针效应。一改传统针刺术式的垂直提插、捻转、抽、引、推、纳针刺手法,变为在皮层下平扫、滚动手法,在单位时间内施以一定的刺激频率,变垂直点刺激为平面刺激,明显地提高了在皮部及经筋层面的经络刺激优势。
      目前浮针疗法的理论研究状况
      符仲华老师的浮针疗法的提出与应用,是对传统针灸疗法的传承、发展与创新;它具有操作便利,镇痛效果确切等优点。临床上以骨伤及软组织疼痛为主病,以消除局部阳性压痛点(MTYP)为目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符氏在《浮针疗法速治软组织伤痛》一书中云:“浮针疗法脱离了经络、腧穴、气血理论,与传统针灸学说有着很大的差别,但它与传统针灸学并非没有联系。”符氏欲想把浮针疗法从传统针灸学中割裂出来,但又很勉强地认可与传统针灸学有所关联,使浮针的针灸治疗学理论处于一种无奈之中。符氏又在张亚平编著《浮针疗法》一书中,有一段发明人的话,他认为:“浮针疗法发展到今天,虽然对大部分临床适应证已有了比较明确的认识,但还有太多不明确。我经常看到浮针疗法的论文中对这些不明确作牵强附会的解释,企图用一套或几套现有理论常识去解释所有未知现象。一个技术或一个理论不怕不完善,只要勤于思考,努力探索,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1. 造成目前浮针治疗理论的几个误区 ①在选择治疗进针点与发病部位的经络关系上,浮针疗法在很多时候远离病灶,主要根据病变部位所在位置和病变部位大小来决定进针点的选取,认为与传统针灸理论有着很大的不同。②在病灶周围进针,针尖并不达到病所,有时甚至可以相隔较远,认为这是浮针疗法和“以痛为腧”传统阿是穴理论有所不同。③皮下浅刺,传统毫针疗法大多要深达肌肉层;而浮针疗法所涉及的组织主要在皮下组织(主要是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而获效,对传统毫针深刺法产生疑问。④不要求“得气”,“得气”是传统临床取效的标志,要求有酸、麻、胀、痛等气感,而浮针疗法不求所谓“得气”效应。以上是产生浮针治疗理论的几大误区,也是目前浮针疗法理论研究的状况。
2. 目前浮针疗法的传统理论困惑 浮针疗法是建立在中医经络学说的皮部及经筋层面上,并作为临床治疗学基础。《黄帝内经》以降,主导针灸学术的传统经典理论是“气至病所”,这是建立在十二经络感传的基础上,以呈线性双向感传为临床表现,主要针对毫针操作而设立的学术体系,并明确提出了“刺之要,气至而有效”的观点。而目前浮针疗法的最大理论困惑是浮针的针刺多向性及针刺感传的隐感性问题,若套用“气至病所”理论来解释则尤显附会。一个学科的理论若长期处于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状态,势必影响本学科的学术发展,对起步良好的浮针疗法同样是软肋。传统理念在皮部、经筋的层面上至今仍缺少皮部及经筋经气运行的整合理论指导,这是造成浮针理论滞后及困惑的原因之一。应该说经络系统是由多层、立体、网络结构构筑,其功能是复杂而多途径的;在临床上单靠“气到病所”的理论,不足以阐明各个层面的经络针灸治疗学原理,特别是建立在皮部、经筋经络层面的浮针疗法,在皮部、经筋层面的针灸经气运行理论至今仍缺乏理论上的全面整合。
      浮针疗法与传统“针至病所”理论的同一性
     浮针疗法作用的层面在病痛周围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解剖学上称为浅筋膜)相当于传统经络的皮部、经筋层面,中医学上所谓的腠理。进针点选择在病痛局部周围或远道部位,进针在皮下,针点可从多向性朝向病灶,靠近病灶;这与“针至病所”的理论颇为合拍。以针尖靠近病灶或朝向病灶是“针至病所”的一个治疗原则,它的理论是建立在辨证辨病、定性定位的基础上,临床治疗血、痰、湿、液、皮、脉、肉、筋、节、骨之聚结疾病。以针尖直刺病灶,靠近病灶或朝向病所,起到以针调气,以针引气的目的。浮针疗法与针至病所的治疗层面,都以传统经络的皮部、经筋为治疗学基础,以治疗临床局灶性疾病(包括阳性压病点)而获效。
      皮部经筋的卫气运行是针至病所与浮针疗法的原动力
     人体经气的循行是具有多样性的,以皮部、经筋的经气运行表现尤为特出。《素问•皮部论》:“凡经络者,皮之部也”,认为皮部是络脉之气散布之所在,所以说皮部经气具有网络性。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其分布与十二经脉的体表通路基本一致,其循行走向均从四肢未端走向头身,行于体表,不入内脏,结聚于关节、骨骼部。它们借助于卫气的扩散性、网络性,以及标本、根结的经气循行的向上性以及气街经气的双向性为依托,表现为针至病所在皮部、经筋层面的经气循行的多样性。《灵枢•本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也。”《灵枢•经脉》又有:“卫气行皮肤,先充络脉”,其气“慓疾滑利”其弥散力很强,包裹全身,可以不受经络的约束和局限,运行于脉外,弥散于腠理。      《灵枢•邪客》说得更加明了:“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肢末端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在临床上由于经筋结聚于关节、骨骼部,关节、骨骼之有疾,往往在相应的皮部、经筋处就有阳性压痛点,即结聚之疾,故根据针至病所原理,在皮部及经筋层面施以浮针浅刺,并行平扫、滚动手法而能取效然。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楼主| 发表于 2014-9-18 16: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浮针所施治的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与传统中医学的腠理较为贴近,是卫气扩散、弥漫的经络层面,其气慓疾滑利;结合人体经络固有的自然调节特性,即经气调节的聚病性(又称趋病性)共同构成了针至病所及浮针疗法在皮部及经筋层面的治疗学基础。
浮针疗法与针至病所的针刺多向性
《灵枢•九针十二原》有“刺之要,气至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此论历来作为“气至病所”的治疗理论根据。在皮部及经筋的经络层面上,同样需要针刺调气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它主要是凭借卫气运行的扩散性、弥漫性、网络性及卫气的慓疾性,只要针尖朝向病所或靠近病所,并依托人体固有的自然调节特性聚病性(趋病性),以针尖引气到病所,做到针到则气到,直达病所。不管从哪个方向刺向病灶均能引气到病所获得临床疗效。这就是“针至病所”与浮针疗法的针刺多向性,也就有别于“气至病所”的循经性与双向性。
皮部经筋经气运行的隐感性
建立在十二经经气循行的气至病所理论,在临床上以取得腧穴得气酸麻胀痛为操作标准,并以顺经感传至病所为上乘之法,即“气至病所”理论。事实上机体存在着大量不以显性经穴得气感传为依据的调节途径。如十二皮部、十二经筋、十二络脉,它们往往以隐性感传甚至以疼痛方式存在而起作用。那么在临床上以十二皮部、十二经筋为治疗层面的针至病所与浮针疗法,以其隐性感传或疼痛形式治疗显性病灶(结聚病灶、阳性压病点)而获效就不足为奇了。
应该认为传统的得气感传的气至病所是以十二经经气循行为基础的调节概念,不能替代十二皮部、十二经筋、十二络脉的调气概念。十二皮部、十二经筋、十二络脉经气运行的隐性与传统的得气感传有明确的内涵界定,如果一旦混同,形成误解,就会产生许多临床的困惑不解。经实验证明:针刺神经干多数引起“麻”的感觉,针刺肌腱、骨膜多数引起“酸”的感觉,而刺激血管往往引起“疼痛”感。而皮下疏松结缔组织中的神经末梢稀少,单纯针刺皮下一般不会引起“得气”感传感,这也可说明腠理卫气运行隐感性的一个原因。
结语
浮针的传统理论及文献研究,目前少有人从针至病所的皮部、经筋层面,并整合卫气运行学说来阐明浮针的临床针灸治疗学原理,总认为浮针的传统理论缺少前瞻性及指导性,造成了浮针传统针灸理论的困惑。我们在传承、发展传统针灸理论中,若套用“气至病所”的理论来阐浮针的传统理论内涵,便成为目前浮针刺理论困惑的原因之一,也是目前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17 13:47 , Processed in 0.164859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