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主要从理论、诊疗和临床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华经筋疗法的特色。在理论特色中,阐述了经筋疗法的来源,“微型查灶法”的应用,点一线一面一多维这一经筋病变的形成创新理论及“以通为补”的应用;在诊疗特色中主要介绍了经筋疗法确立以“经筋查灶”为先导,以“以灶为俞”为诊疗法则,创立了“手法一针刺一拔罐一多维系列解锁”的新型综合疗法;在临床特色中简述了本疗法简便易行,应用范围广泛,特别对许多疑难杂证有奇效,因此,本疗法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
主题词 经筋 经络学说
我国的经筋疗法早在《内经•经筋》篇中已有记载,但一直未得到系统整理开发。近年来,在黄敬伟教授指导下,查阅了大量资料并结合临床,总结出本法具有医理新颖、疗法独特、疗效突出,能解决现行医疗方面的诸多疑难问题等优点。本文主要从其理论、诊疗、临床特色三方面分述如下:
1理论特色
1. 1经筋疗法来源于中医“经络学”叙述的人体“经筋体系”和“筋与脉并为系”的内涵。“经筋体系”理论及“筋与脉并为系”理论与针灸“经脉学”理论比较而言。它的内容更丰富,更能全面而合理地阐述人体科学的“筋与肉”及“筋与脉”有机联系的实质。因此“经筋学”阐述人体经筋“联缀百骸”“维络周身”内涵的发掘,对于针灸和中医基础学的深入研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1. 2根据古典叙述的经筋“各有定位”、“病名有所处”及病理性“筋结”具有形征可查的特点,经筋疗法中的经筋“微型查灶法”运用于临床,首次在人体查出具有定位准确,得气显著,治疗起效迅速的200多个经筋穴位,起到填补古典十二经筋缺乏治疗俞穴的作用。
1. 3在经筋“微型查灶”应用过程中,因该法具有灵敏度高,认别力强、定位准确等优点。对“隐筋症”、“筋性类似病”(指筋性病变隐伏于机体,但由于医学的认识及检查技术水平等因素,不能识别其真相)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目前已经揭示了慢性疲劳综合症,肋端综合症等40多种难治病及某些病因未明疾患具有筋性致因,以理筋法施治,获得治愈,为临床医疗治愈奇难杂症提供新的途径。
1. 4经筋疗法,通过对人体动态活动结合十二经筋图线形成原理的观察,认为机体动态活动具有犹似十二经筋图线的线力作用。当这些线力群牵拉力“超阐限”地作用于应力点时,便可导致应力点产生病理性之“筋结点”,而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的一维向多维化演进,最终导致经筋病变的点一线一面一及多维病变系列的形成。这一创新理论:①较为合理地解释十二经筋图线的形成原理。②为经筋病症的诊疗提供了便捷而有效的独特方法,临床应用具有得心应手作用,较好地解决筋性疾患目前缺乏特异性诊断之难题。③为经筋疗法的辨证施治提供了实物可查的科学依据。
1. 5“以通为补”临床效应的应用。经筋疗法根据经筋“着藏”经脉,筋之挛缩,势必对经脉产生压迫,即“筋结”必瘀,瘀必生滞,导致经脉运输气血的失畅通,进而影响脏腑功能;而筋舒,则经脉获得“松解减压”,气血运行畅通还原,脏腑获得良性反馈而功能逆转。将本疗法扩大应用于治疗机体功能衰弱病症、机体功能紊乱疾患等,收效显著,也体现了本疗法的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