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85|回复: 1

经筋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发表于 2014-9-25 16: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9-28 08:45 编辑

[关键词]经筋理论; 经筋疗法
      十二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内经·灵枢》中详细记载了十二经筋的走行、病因病机、病理特点和治疗。经筋理论指导经筋疗法运用于治疗各种疾病,使经筋理论获得更广泛的应用。掌握经筋理论对提高针灸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各位医家对经筋的实质、经筋病候及对经筋病的治疗方法有着不同的看法,为更好地理解及应用经筋理论,本文将现代学者对经筋的渊源、走行、经筋病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治疗的认识进行了粗略的总结。
1 经筋理论源流
      经筋理论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人们主要靠自己的临床经验对针刺有初步的认识,同时也就奠定了经筋理论的形成。《说文解字》中说: “筋,肉之力也; 腱,筋之本,附着于骨”,这是这个时期对经筋的最早的认识。《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筋体系的成熟,该书论述了十二经筋循行、生理、经筋病的特点与治法。此后经筋理论在后世医家的深入研究中不断完善与成熟,张仲景提出“阳证宜针,阴证宜灸”对筋伤疼痛的辨证论治及针药并举的学术思想,丰富了经筋理论。魏晋时代,皇甫谧著《针灸甲乙经》补充与发展了《内经》对经筋论述的不足。唐代孙思邈独创“阿是穴”,阿是穴是内经“以痛为输”理论的发展。《医学纲目》明确提出了“诸筋病者皆属于节”的观点,扩展了前人对经筋病病位的观点。
2 经筋的实质
经筋最早见于《内经》,对于经筋的实质阐述,历代医学争论不休,张介宾认为:“愚按十二经脉之外而复有所谓经筋者,何也? 盖经脉营行表里,故出入脏腑,以次相传,经筋联缀百骸,故维络周身,各有定位”。现代医家主要有 2 种认识。一种解释认为经筋是肌肉、肌腱、韧带等肌肉的附属结构,如《中医筋伤学》认为“筋”相当于解剖学中四肢与躯干部位的软组织,主要指肌腱、筋膜、关节囊、韧带、腱鞘、滑液囊、椎间盘等软组织。薛立功认为经筋实质为筋肉系统,经筋是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系统,是以经脉为纲,对人体肌肉、韧带及其附属组织生理和病理规律的概括和总结。另一种解释是经筋是肌肉、筋膜、肌腱、神经等组织的概括。刘乃刚等认为经筋是以肌肉的正常神经支配为基础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概括,其病变包括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本身病变和由此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以及由于神经系统病变导致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功能改变。秦玉革通过对解剖、定位、症状、临床及五行理论的对比分析,论证了《内经》经筋的实质是以周围神经的躯体神经为主,含少部分中枢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刘涛等则综合了上述两种观点,认为由于古人认识水平的限制,在记载筋肉的同时将神经的内容也包含了进来。因此,笔者主张在临床上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认为经筋就是筋肉系统,或者就是神经系统的说法都未免过于绝对。而程永认为经筋的实质就是筋肉系统与神经系统。吴金鹏认为中医经筋与膜原解剖实质的整合,是一种由筋膜组织构成的独立的功能系统,他提出中医经筋在人体不同部位呈现出结构的多样性,从浅入深依次分为: 真皮致密结缔组织; 皮下疏松结缔组织( 浅筋膜) ; 肌肉表面疏松结缔组织( 深筋膜) ; 肌间膈和肌间隙结缔组织; 内脏器官、被膜和内部间膈结缔组织,而中医的“筋”与“膜”共同构成了全身的筋膜支架。茹凯等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综合中医经筋理论和易筋经相关理论与练功实验体验,结合西医学运动生理知识,认为中医的经筋实际上既包括了其结构基础—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又包括了其效应基础—神经系统,但又不是两者单纯的结合,而是经筋由肌梭、肌腱以及韧带关节囊等具有张力本体感受性的线性组织功能连续而成的,具有形态、功能与信息感知相统一的人体有机系统组织。它在人体生成与发育中形成,是身体和脑脊髓神经系统联系互动的运动本体感知系统。
综上,尽管关于经筋理论尚未达成统一认识,但可以肯定的是经筋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在部位上遍及全身,在组织类型上,几乎与所有软组织相关。
3 经筋理论
3. 1 十二经筋的走行分布特点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落于筋肉关节,分布于肌筋膜韧带及肢节的经络连属,是十二经脉的外周部分。它包括全身之筋,并与脉为系,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落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杨上善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指出: “十二经脉俱禀三阴三阳行于手足,故分为十二,但十二经脉主与血气,内营五脏六腑,外营头身四肢。十二经筋内行胸腹廓中,不入五脏六腑”。《内经》中详细记载了其分布运行,概括其特点为: ①伴同名经脉分布,但不入脏腑;②起于四肢指爪,循行总向呈向心性; ③有结聚之性符合“诸筋者,皆属于节”的特点。
3. 2 经筋的生理   十二经为全身之筋总括,运行纵横交错,连缀四肢百骸,结聚散落,分布于四肢、头面、躯干等全身各部,具有约束骨骼,主司运动,保护脏腑经络及全身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如《素问·痿证》云“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灵枢·经脉》云: “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强,皮肤坚而毛发长,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根据这句话,杨世芳解释经筋的作用为: 一是连接四肢百骸,维系周身,这是由于经筋的结聚散络分布方式所起的作用。十二经筋概括了肌肉、筋腱、筋膜、系膜等功能。“筋为刚”指的就是肌肉、筋腱附着于骨骼关节能使人站立、行走进行正常的屈伸运动等多种活动功能,表现了经筋的强劲而有力。二是对周身各组织器官、五脏六腑起着保护作用———即“……肉为墙……”的含义,是指肌肉布满充实于体表和四肢,形成抗御外邪和保护机体各组织器官及脏腑的外周组织体系。《类经》提出经筋是“联缀百骸”、“维络周身”、“筋会于节”的组织。
3. 3 十二经筋主病
3. 3. 1 经筋病的病因病机  《内经》对经筋病的病因也做了详尽的描述: “风伤筋”,“十月风病势甚而成筋缓者,燥之甚也”,“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味过于辛,筋脉沮弛”,“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久行伤筋”“思想无穷……宗筋弛纵,发为筋痿,及为自淫”。可见外感六淫、脏腑气血亏虚、饮食偏嗜、七情劳伤、劳累过度等均为病因。
3. 3. 2 经筋病的临床表现   《灵枢·经筋》记载的主要病候可以概括为“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素问·长刺节论》“病在筋,筋挛节痛,不可以行,名为筋痹”,说明了经筋病可直接表现筋挛、关节疼痛、屈伸不利。胡廷光在《伤科汇纂》中有“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筋弛纵不收”的描述。经筋病的临床表现可概括为经筋分布之处的筋肉挛急、疼痛、麻木、掣引、痹痛、转筋、强直、弛缓、肢体不用等症。周丽等总结筋病主要为筋痹、筋痿、挛急、瘛疭、痉病等证型。筋痹临床表现为筋脉拘急,关节疼痛而难以屈伸,相当于现代医学所指嗜酸性粒细胞性筋膜炎等病。筋痿是以肢体挛急,屈不能伸,渐至痿弱不用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即现代医学中重症肌无力、阳痿等病。挛急意指手足蜷曲不能伸直的症状。瘛疭又称抽搐、搐搦、抽风等,指筋脉拘急、弛缓交作的证候。痉病是由筋脉失养引起的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产后痉病、破伤风、脐风等均属于痉病范畴。刘杰认为经筋病不只是表现为腰腿痛等运动系统疾患,也可表现为脏腑功能失调的症状。
3. 3. 3 经筋病的治疗    关于经筋病的治疗,《灵枢·经筋》中提出经筋病治则“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方法,《灵枢·刺节真邪》中“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之上,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为经筋病的论治开辟新的途径。传统运用毫针刺、刺血疗法、理筋推拿和中药熏蒸治疗,及近代,新针具的运用使得运用经筋疗法治疗取得新的突破。如薛立功等发明新铍针、长圆针和松解针,黄福开研究经筋理论指导下中医外治,为中医外治机制研究提供崭新的研究角度。韦嵩等运用电子针刀镜和经筋刀微创疗法治疗痹症均有很好的效果。
4 现代经筋理论临床应用
4. 1 膝骨关节炎   膝骨关节炎是一种退行性关节炎,是一种关节软骨进行性变形和消失,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质的过度增生变化为病理特征的常见风湿病。中医经筋理论认为足三阳经筋结聚膝周,主束骨而利关节,而膝关节病变必然累积经筋系统。而膝关节由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和滑膜组成,中医的“膝为筋之府”之说也符合这个观点。临床运用经筋理论指导治疗有更好的疗效。赵姗姗等观察艾灸循经筋阿是穴治疗膝骨关节炎,总有效率 96 7%; 李钊等观察了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发现治疗前后疼痛程度、最大步行距离、日常生活能力及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 ,治疗后优于治疗前。顾宜宜按膝关节周围结筋病灶点辨证取穴,治疗膝骨关节炎,认为经筋齐刺法治疗膝骨关节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优于常规针刺治疗。韦嵩等通过对《内经》横络解结的探究,认为经筋系统功能异常是导致膝骨性关节炎的关键,运用横络解结法治疗,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缩短了疗程。
4. 2 颈椎病 颈椎病是因颈部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产生椎间盘突出( 或膨出) 、韧带钙化、骨质增生,从而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内经》中关于经筋病的描述“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主要表现在经筋分布之处的筋肉挛急、掣引、痹痛、转筋、强直、弛缓等,与现代医学颈椎病的许多症状相吻合。临床上,孟凡萍等认为“经筋失衡,气血失和”是神经型颈椎病发生的根本病理机制,使用针刀能松解软组织、血管神经的粘连、瘢痕和挛缩,达到“舒经理筋,调和气血,恢复平衡”的作用。何常春等贯彻“以痛为腧”的施治原则,针刺取手三阳经筋线上的“筋结点”( 即病灶) 及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比传统针刺疗法,发现 2 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韦英才等运用壮医“松筋解结”经筋推拿手法和“以痛( )为腧”经筋针刺、拔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其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传统针灸治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楼主| 发表于 2014-9-25 16:24: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4-9-25 16:28 编辑

4. 3 面瘫    面瘫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面瘫系属经筋发病,或因劳汗当风,或因贪凉喜冷,或因腠理开泄,卫外不固,风寒之邪趁虚直中面部经筋,致使外邪瘀阻,经筋失利,纵缓不收。所以三阳经经筋受阻是该病的关键。倪丽伟等治疗顽固性面瘫,根据经筋理论,以面部瘫痪肌群的经筋透刺和排刺为主,阳白四透、太阳透仓、承浆透地仓、颊车地仓互透、颊肌排刺、瘫痪肌群围刺等,酌情局部刺络拔罐、艾条隔姜灸,治疗后患者表情肌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评分。崔新华治疗本病时以地仓透颊车、太阳透地仓、阳白透印堂、头维、上星、丝竹空 、健侧合谷,并局部经筋排刺,达到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加速局部肌肉神经的功能恢复。梁树勇以经筋理论为指导,突出“以痛为输”的选穴特点,寻找压痛点、触发点,先用手法按经筋走向循筋松解相关肌肉,激发经脉气血运行,再根据《灵枢·官针》中所述的“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的治疗方法,即“一孔多针,一灶多刺”的消灶手段,使针尖直达病所,甚入骨膜,充分消灶解结,以唤醒废用之筋肉,达到“松 - 顺 - 动”的理想效果。
4. 4 肢体痉挛性瘫痪   中风后肢体痉挛状态是中风后的主要功能障碍,表现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异常运动模式。《灵枢·经筋》: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热则弛纵不收……”,中风后遗症以痉挛性瘫痪为表现的病症,其病位在“筋”。治疗多以“以痛为腧”、“病在筋、调之筋”经筋刺法为主。盛国滨等取上肢手阳明、手少阳经筋循行所过的位于肘关节的经筋结点,前臂后旋结点为针刺部位,进行电刺激同时配合头针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传统学位配合头针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可以促进肢体的分离运动,缓解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痉挛状态。梅荣军等运用推拿经筋结点结合关节活动治疗中风偏瘫上肢痉挛,通过对文献筛选的经筋结点的点、按、揉、拨结合大关节活动,有效地降低了上肢肌张力,改善了关节主动活动度。蔺彦芬等对比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和传统西药治疗此病,得出中医特色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医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皮肤针疗法泻阴经,疏风化痰、祛邪止痉治标,经筋排刺法补阳经,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治本,从而改变“阳缓阴急”使阴阳趋于平衡。聂文彬等采用温针经筋刺法治疗卒中痉挛性肩痛,可有效缓解痉挛性肩痛,缓解肌肉痉挛,增加肩关节活动角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针灸并用,既能舒缓经筋拘急,改善筋结点局部气血运行,又能温煦经筋结点,作用持久。
4. 5 其他应用   运用经筋理论除治疗上述疾病外,临床还应用于多种病种。韦嵩在经筋理论指导下,运用横筋解络法,松解局部经筋粘连、瘢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取得很好的疗效。黄东挺等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在痛性筋结点多针傍入浅刺,证实疗效优于传统经穴治疗。吴焕等从经筋的循行分布特点出发,分析经筋与神经、神经与麻醉、针刺与麻醉的关系,论证经筋理论在针刺麻醉中的作用和如何从经筋理论阐释针刺麻醉。盛国滨等认为外展神经麻痹属于经筋病范畴,通过针刺眼部经筋治疗外展神经麻痹亦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
5 结 语
综上,经筋理论体系自《内经》时已形成,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已得到了不断的完善。近年,随着现代医学的介入,对经筋的实质研究进行全面地探讨和阐释。如原林等提出筋膜解剖学,揭示经络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特征,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奠定现代生物学基础。薛立功教授发掘整理出“长圆针疗法”,为中医学经筋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做出突出贡献。然而仍存在诸多问题,对经筋病变的研究甚少,单纯的停留在几种疾病和疾病治疗效果的研究; 临床报道多为小样本病例,其可靠性及重复性尚待验证; 经筋疗法缺少统一客观评价指标,疗效可比性差。因此对于经筋实质的探索,不断完善和提高经筋理论的认识,仍具有广泛的空间。只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经筋理论,才能使经筋理论得到最大的完善,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2 09:27 , Processed in 0.16863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