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517|回复: 1

眼针疗法的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发表于 2014-9-27 15: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9-27 17:27 编辑

关键词:眼针;临床;实验
    眼针疗法是以经络的共性即十二经脉直接或间接与眼睛有密切联系为依据,治疗多种疾病的一种疗法。由于该疗法取穴都在眼球周围、眼眶边缘,并且须查球结膜上血管的形色变化而辨证取穴施治,因此称为眼针。自1974年公布于世后,不少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临床和实验研究,现就这两方面的进展综述如下。
1 临床研究
1.1 中风偏瘫
眼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报道较多,从本文收集的12篇文献看,其选穴及疗效多相近。如彭氏综合运用眼针疗法的循经取穴、观眼取穴、三焦取穴的3种取穴原则,治疗242例中风偏瘫,选穴以上、下焦为主,依辨证分型加心、肝、肾区。结果痊愈占23.14%,显效38.43%,总有效率为97.52%。朱氏等运用眼针治疗中风偏瘫188例,取上焦区、下焦区为主,配用肝、胆、肾、心区。258例次眼针治疗的即时效应观察结果:瘫痪肢体抬高即时效应阳性者221例次,占85.66%,其中上肢8.53%,下肢77.13%;瘫痪肢体即刻增强抬举高度多在10 ~25cm,最高抬举度为75cm。彭氏等运用眼针治疗中风偏瘫453例,并对其预后进行了探讨。认为眼针治疗偏瘫,只限于神志清醒、无邪在脏腑的症状、肌肉肢体均未变形、肌力由0级到Ⅲ级的半身不遂,而且病程越短越好。张氏对200例脑性瘫痪进行眼针治疗,其中脑血栓形成者有效率89.69%,脑出血者有效率30%,脑栓塞者有效率28.51%,蛛网膜下腔出血者有效率25%,脑缺氧者有效率50%,脑外伤者有效率25%,脑炎后遗症无效。认为眼针对脑血栓形成所致偏瘫疗效最佳。
1.2 血压异常
眼针对血压的调整,从现有报道看,选穴以肝区为主。如朱氏对65例血压异常者采用眼针治疗,结果:高血压者眼针后都有不同程度降低,低血压者眼针后都不同程度升高至正常范围。65例治疗有效率为87.64%,而正常对照组中眼针后血压改变阳性率为34.09%,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王氏等取眼针双肝区治疗高血压病99例,结果显效63例,有效20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100%。
1.3 腰痛
我们以右肾区、左膀胱区为主治疗急性腰扭伤49例。结果:痊愈30例,显效9例,好转6例,无效4例。韩氏等以眼针下焦区为主治疗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引起的腰痛120例。结果:急性者56例,经1~2次全部治愈;慢性者64例,经5~8次治疗疼痛消失,活动自如,仅8例在3个月内复发,有效率100%。张氏等以下焦区为主,辨证配合胆、肾、中焦区,治疗腰椎骨质增生246例,取得针到痛止的近期效果。曲氏以眼针下焦区、肾区、心区为主,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骶髂关节错位52例,1次治愈17例,显效20例,好转15例;再治疗5次,全部治愈。
14 坐骨神经痛
我们以眼针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136例,取患侧,以下焦区为主,辨证加减。结果:治愈33例,占24.27%;显效51例,占37.50%;有效38例,占27.94%;无效14例,占10.29%。李氏等用眼针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41例,取双下焦区、双肝区、双肾区为主。结果:治愈24例,显效11例,好转4例,无效2例。认为眼针治疗本病忌过深和留针时间过长;年龄在40岁以上,病程较长者配肾区效果好。
1.5 肩周炎
阴氏用眼针治疗肩周炎90例,取双上焦区、双肝区,治疗最短1次,最长14次,平均6.2次。结果:痊愈71例,显效8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8%。李氏以眼针双上焦、肝、胆区为主辨证加减,治疗肩周炎52例,结果:痊愈32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2例。
1.6 小便异常
田氏用眼针治疗小儿遗尿症324例,先在眼针双肾区、膀胱区针刺0.3寸,年龄小不配合者用眶外横刺法;年龄较大者用眶内直刺法;然后令患儿俯卧,在双侧会阳穴用30号或32号3~4寸毫针向前阴方向刺入,用补法,使针感传至前阴,且有发热感或尿意,留针20分钟,每日1次。结果:痊愈245例,显效57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100%。王氏用眼针治疗外伤性截瘫所致尿闭35例,取双下焦、肾、膀胱区。结果:治愈26例,好转6例,无效3例。孟氏等以眼针下焦、肾和膀胱区,配合头针双足运感区和生殖区,治疗中风后小便失禁107例。结果:痊愈63例,好转37例,无效7例,且疗程越短治愈率越高。
1.7 头痛
朱氏等用眼针治疗头痛100例,根据头痛部位及性质辨证取穴,并结合球结膜血管变化,取血管形态和颜色明显变化的穴位。结果:痊愈58例,显效2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6%。孟氏等以眼针配合头针治疗偏头痛94例,取眼针双上焦区,头针对侧感觉区上1/5、下1/5和血管舒缩区上1/5。结果:痊愈59例,好转33例,无效2例。
1.8 软组织损伤
仲氏用眼针治疗软组织损伤302例,按三焦取穴法,结合看眼取穴,即取眼球区血管变化最明显的经区。经1~9次治疗后,痊愈159例,好转123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93%。
1.9 胆绞痛
王氏等运用眼针治疗胆绞痛122例。全部病例均由B超证实胆系有结石。取双肝区、胆区、中焦区,在眼眶缘外2分处沿皮刺,左眼用补法,右眼用泻法,留针5分钟。结果针刺5分钟立即止痛者156例次(占62.4%),好转89例次(占35.6%),无效5例(占2%)。48小时后疼痛未发作者159例次(占63.3%),继续减轻者49例(占19.6%),复发者42例(占1618%)。单纯用西药治疗者30例,其控制疼痛时间为9~55分钟。本法止痛效果与结石大小无关,似以胆总管结石止痛效果较好。
1.10 哮喘
我们运用眼针治疗哮喘发作取得满意疗效。共控制哮喘发作29例76例次。治疗取双上焦和双肺区,针刺以达到眼眶骨膜并得气为度。治疗1小时后临床控制37例次,显效15例次,好转20例次,无效4例次,总有效率为94.74%。对6例11例次治疗前后测定最大呼气流量,表明眼针具有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作用(P<0.01)。
1.11 其他疾病
高氏等运用眼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均取上焦、肝、胆区。结果:痊愈88例,显效12例,有效率100%。姜氏用眼针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18例,以中焦区、脾区和胃区为主,随症加减。采用眶内直刺法,不提插捻转。可配合局部体针治疗。共治疗10~30次,结果痊愈9例,显效8例,好转1例。庞氏以眼针上焦区、中焦区、脾区、胃区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30例,3次治愈26例,4次治愈2例,6次治愈2例。高氏等以眼针肝区、胆区、脾区和中焦区治疗病毒性肝炎86例,1疗程用补法,1疗程用泻法,针后令患者自行按压针刺处每日3~5次。治疗2~4疗程。结果:治愈33例(甲型肝炎29例,乙型肝炎4例),好转46例(甲型40例,乙型6例),无效7例(甲型3例,乙型4例)。
2 实验研究
2.1 解剖学研究
许氏等研究表明:左、右16个穴区内16根针的进针位置均在眼眶缘外周0.5cm左右。每根针均斜刺,穿过皮肤、浅筋膜,抵眼轮匝肌。在深度上均无穿透眼轮匝肌抵骨膜的。每个穴区皮下浅筋膜内均有丰富的躯体感觉神经和血管网(血管网内有内脏感觉神经末梢),每根针均与感觉神经干或其分枝末梢紧挨一起,关系密切。在解剖学上,左右眼的局部结构是对称的。认为眼针治病可能是刺激感觉神经传入中枢,以达到调和阴阳的目的。许氏等对猫眼周穴区的感觉神经追踪研究发现,眼针各穴区的感觉纤维向脑干脊束核内投射,既有各自的集中区,又有相互重合。各穴针刺后,冲动传向脑干脊束核尾侧段不同的位置,提供针刺特定穴区主治特定部位疾病的形态学依据。说明眼针穴区是有特异性的。而投射区的互相重合,说明各穴区在主治功能上相互有联系,这可能是选穴时采用主穴配辅穴的形态学依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楼主| 发表于 2014-9-27 15:35:20 | 显示全部楼层
2.2 循经感传现象研究
我们对2例经络敏感的IgA肾炎病人进行了眼针不同区38穴次的针刺试验,其中33穴次出现循经感传现象;针刺病人十二经原穴共50穴次,有42穴次感传到眼或眼周。仲氏对3例智力正常的病人测试86穴次,有53穴次出现循经感传。说明眼针穴区与十二经脉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2.3 从声信息和胃电方面研究
孙氏等对37位健康成人在眼周大肠区、小肠区输入等强度50Hz的正弦波,在同侧同名经穴可测到相同频率的正弦波,而其他对照检测点的声信息检出率显著减少(P<0.01),循经性出现率亦低,表明眼针大肠区和小肠区与同名经(大肠经、小肠经)有特异的传声通路。
2.4 从神经递质方面研究
相关研究表明,眼针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即时疗效对血浆B-内啡肽有一定的影响。眼针对病情重的疗效差,而病情轻的疗效好且眼针后血浆B-内啡肽含量升高也明显(P<0.05)。眼针有效组的血浆B-内啡肽含量明显增高,而无效组则反而下降。
2.5 从视觉电生理方面研究
段氏等用电生理手段研究表明:①眼与十二经脉均存在密切关系,而非经对照点与眼无关;②十二经脉与眼的密切程度有明显差异;③针刺十二经脉引起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改变的效应不同,膀胱经呈现易化效应,而其余经脉主要表现为抑制效应。
3 小结
从文献研究可知,眼针疗法的临床价值已得到证实;眼针穴区是左右对称的,它有神经、血管作为物质基础;眼针疗法具有经络的客观性,它与十二经脉之间密切相关。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疗效标准欠规范,缺乏严格的科研设计,眼针穴区的特异性研究尚少等。因此,以后眼针疗法的研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应按严格的科研设计进行临床研究,并且从正交试验优化选穴。注意眼针疗法和眼针配合其他针灸方法的比较。
(2)加强眼针即时效应的研究,以期为针灸应用于急症提供一种有效而简便的治疗方法。
(3)注重眼针穴区与脏腑经脉特异性的研究,揭示穴区与脏腑经脉的相关性。
(4)从神经递质角度进一步探讨眼针治疗的原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4 04:17 , Processed in 0.179930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