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键词:浮针;针刺;平刺;浅刺 浮针疗法是符仲华博士于1996年发明的一种新的针刺疗法,具有镇痛迅速、疗效持久、操作方便、适应症范围广、安全无副作用等特点。本研究分别从针具、进针点、病症反应点、针刺方法、适应症、治病机制等方面与传统针刺进行比较,希望对针灸学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1浮针针具 针具的演变与盛衰对针灸学术理论的发展具有导向性影响,什么样的针具决定了什么样的针刺理论和方法,针具的发展给针灸学领域带来了无限生机。 目前传统针具使用最普遍的是不锈钢毫针,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针体挺直滑利。在浮针疗法的初始阶段,所用针具仍为传统针灸针具——毫针。但在临床应用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一是用毫针作为初始浮针疗法的工具,在治疗部位较小、病痛较轻的疾病时效果快捷,疗效也比较确切,但在病变部位大或深时,用毫针行浮针疗法则效果不显,常需多支毫针,甚至多针效亦不彰;二是为提高疗效,浮针疗法需要长时-间留针,留针部位不再像腕踝针一样固定不变,而是随病症的变化而变化,包括皮肤位移较大的部位,如肩颈部、腰腹部等,具有较大的临床随机性,而由金属制成的毫针置于皮肤位移较大的部位时,常常会因为针具移动等因素造成疼痛,或刺破血管造成局部出血、血肿,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病人的正常活动,带来诸多不便;三是金属针留置体内,会对病人心理造成强大负担,很多病人担心把金属毫针留置体内,自己在家里无法处理,要等候医生取针,这样,既耗费了医生和病人的时间,也占用了宝贵的医疗空间;另外,浮针疗法的疗效与针具的粗细有密切关系,用粗毫针比用细毫针疗效好,但粗毫针留针时间长,更加容易引起医源性疼痛,对病人的心理影响更大。上述问题表明,传统针具己很难解决浮针疗法的留针和刺激量等问题。 符氏经过长时一间反复的试验研究,发明了浮针针具,由针芯、软套管及针座、保护套管3部分组成,为复式结构。不锈钢针芯使浮针具有足够的刚性,以保证软套管可迅速穿透皮肤进入皮下,使针具行进并留置于浅筋膜内,可以人为地控制针具的行进方向和速度,可以保证完成浮针疗法特有的扫散动作,并于完成相应针刺操作后抽出弃之;随针芯进入皮下浅筋膜层的软套管在治疗中起关键作用,该部分使浮针具有足够的柔软度,避免了留针期间可能引起的疼痛或出血、血肿,不致引起异物感,非常有利于长时间留针,以保证持久的刺激量;软套管针座起固定软套管作用;保护套管起保护针具作用,并保持针具无菌状态。 不锈钢针芯的针尖外露十软套管,这样的结构对进针、运针很有好处,但扫散时一针尖外露反而会刺伤组织,产生疼痛。为了减少这种刺伤符氏对浮针结构进行了改造:在软套管座上和针芯座上分别设置卡突和片槽,使之相互配合。在扫散前,将针芯稍退,使卡突转入卡槽,这时针尖不再外露,扫散不再刺伤组织,使得浮针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该新型浮针己经获得国家专利。 浮针结构简单,却很好地解决了应用毫针施行初始浮针疗法存在的留针和刺激量等问题。符氏基于解决针刺临床问题而发明的浮针针具,给针灸大家庭增添了一个功能强大的新成员。2浮针进针点 浮针疗法脱胎于传统针灸学,但与传统针灸学、腕踝针或其它疗法相比,除针具不同外,进针点的选择更为不同。 为理清浮针疗法进针点的特殊性,有必要回顾浮针疗法确定进针点的过程。在浮针发明的萌芽阶段,受腕踝针启发,符氏在临床中对腕踝针的进针点、针数、针刺方向等进行了较大改动。腕踝针疗法是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张心曙教授于1972年创立的。张心曙教授在两侧腕横纹上2寸和踝关节上3寸的部位各定6个进针点,以横隔为界,按病症所在纵区对应选点进行治疗。因进针点在腕部和踝部,故名腕踝针。进针时沿皮下浅刺,要求尽量不产生得气感。如病痛在腕踝关节以上,针刺方向则朝上,病痛在腕踝关节以下,针刺方向则朝下。符氏在应用腕踝针的临床实践中,将进针点作了较大的变动。第1步,将进针点位移至病灶周围,但进针点仍在张教授的6个纵区内,这一变动,弥补了腕踝针在临床中对远离腕踝关节的病症效果不显的不足,提高了腕踝针的疗效;第2步,符氏结合现代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理论,认为腕踝针的进针点,如腕踝关节部位的6个进针点或6个纵区其他部位的进针点,这些部位皮下组织结构与其他部位相比并没有很大区别,为什么进针点一定要拘泥于如上部位呢?针刺其他部位的皮下组织是否也可取得佳效?试将进针点作进一步改动后,发现,不论进针点在病灶的上下左右,还是其他地方,前提是,只要进针点在病灶局部,针尖朝向病灶,针体位于浅筋膜内,最终不仅可以保持腕踝针的疗效,而且还使疗效进一步提高。至此,浮针疗法的进针点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实现了对传统针灸疗法及腕踝针等现代针刺疗法进针点(腧穴)的突破。 传统针灸学的进针点为腧穴,其它疗法如头针、耳针、舌针、眼针疗法等,皆有相应的针刺穴位,或为传统经穴,或为独特的穴点、穴线或穴区,有经、有穴可循。而浮针疗法的进针点无经无穴可循,甚至作为浮针明人的符仲华本人,至今也没有明确该进针点的称呼。目前可供参考的文献是张文兵等[所提出的反阿是穴及反阿是穴疗法,采用普通针灸针,在反阿是穴处(即按压时病人当即感到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处)进行针刺施术,但这种方法与浮针疗法的进针点不同。浮针疗法根据病变部位所在位置和病变部位的大小,决定进针点的选取:多数在距痛点6一10 cm处;进针点可以在病灶的上下左右,或其它各个方位,可以是单个,亦可以是多个;进针点可以与病痛处相隔较远,但进针点与病痛处最好不要跨越关节,否则疗效较差;也可以很近,但不在病变局部,即针尖不达到病所。不同的施术者,进针点可能不同,没有质的区别。其进针点基本脱离了传统的经络腧穴,或者说经络腧穴理论、方法在浮针疗法的进针点选取方面己被严重淡化,用“宁错其穴、勿离其经”及阿是穴等观点己经不能解释。这种进针点的选取甚至十严重淡化神经和血管的分布、走向。这一针刺临床现象,给医务土作者一尤其是针灸相关人员带来困惑与思考。3病症反应点 对浮针疗法而言,寻找病症反应点是治疗前最重要的土作,这直接决定进针点的选取和针刺方向,决定浮针治疗的效果。中医学方面,与症反应点相关的,包括有关经络、腧穴部位的压痛点、敏感点、结节状或条索状物部位或是阿是穴,围绕该点针刺,可获得较好疗效。西医方面称病症反应点为肌筋膜触发点( MTrP),具着较为严格的定义,消除MTrP多可获得很好的疗效。上述中医病症反应点,尤其是阿是穴,未必是真正的病位所在,即可能是假的MTrP,在上述中医病症反应点针灸施术,可能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针灸疗效的实现和提高。寻找、发现、确定并锁定隐藏或活动的MTrP(浮针疗法的切诊诊断)是浮针疗法治疗的一个要点。同时也要看到,寻找并消除MTrP固然可以很好地实现并提高浮针疗效,但没有MTrP,浮针就不能或很难实现疗效。即使按照广义的或不太严格的MTrP定义,依然会有很多不见MTrP的病症,浮针仍然不能或很难实现疗效,说明浮针疗法有其一定的适应病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