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76|回复: 1

浮针疗法治疗网球肘疗效观察

[复制链接]

612

主题

53

回帖

188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881
发表于 2014-9-12 17:0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观察浮针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浮针组和电针组,每组25例。浮针组采用浮针;电针组采用电针。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浮针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8%和100%,电针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4%和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浮针治疗网球肘疗效明显优于电针治疗。【关键词】肱骨外上髁炎;电针;浮针;网球肘 网球肘又称肱骨外上髁炎,主要以疼痛和活动障碍等为临床表现。笔者采用浮针治疗本病25例,并与电针治疗相比较,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为针灸科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浮针组和电针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及体征积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具有可比性。1. 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和功能评定标准》。1. 3纳入标准 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年龄20~70岁之间,近期患病肢体未出现过外伤者。1.4排除标准 合并肝肾及心血管疾病、传染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因各种情况自动放弃或不能配合治疗、观察及检查,无法判断疗效者。2治疗方法2. 1浮针组 患者取坐位,在肱骨外上髁局部找准压痛点及距痛点周围6~8 cm处确定进针点,并做一记号,医者手指及进针点皮肤常规消毒,采用一次性浮针针具,与皮肤呈15°一25°角快速刺入皮下,提起针尖沿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向痛点方向推进平刺,深度为25~35 cm,以进针点为支点,手握针柄左右摇摆针体做扇形运动。在整个运针过程中,医者手感松软易进,患者应无酸、胀、痛感,当痛点消失或明显减轻时,抽出针芯,留置软管,用医用胶布固定,于8~24 h内拨出。隔天1次,4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2. 2电针组 取曲池、手三里、阿是穴。患者取卧位,将患肘屈于胸前,在最痛点(阿是穴)及手三里、曲池穴上用长40mm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施捻转补泻法后,加G6805-2型电针仪,用连续波,频率2. 2~3. 0 Hz,强度以患者感觉适宜为度,留针20~30 min。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3治疗效果 3.1观察指标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骨与关节损伤和疾病的诊断分类和功能评定标准》制订疗效标准。拟以下3项为观察指标。3.1.1患者疼痛改善情况 疼痛程度分为4个等级,即无疼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分别计30、 20、 10、 0分。3. 1. 2肘关节活动度(内旋、外旋) 肘部活动度分屈、伸、旋转(内旋+外旋),屈伸达136°以上计22分,121~135°计18分,91~120°计15分,61~90°计10分,31~60°计5分,16~30°计3分,15°以下计0分;旋转达151°以上计8分,121~150°计6分,91一120°计4分,31~90°计2分,300以下计0分。3. 1. 3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 包括梳头、洗脸、刷牙、解扣、系皮带、提物、拧毛巾、穿衣8项,每个动作完成情况分5级,不能完成为0分,帮助下完成为1分,部分完成为2分,完成时间延长为3分,正常完成为4分,满分为32分,分数越低,病情越重。3. 2疗效标准 采用尼莫地平法,即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一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X 100% 。 治愈 疗效指数≥75%。 显效 疗效指数74%~50%。 有效 疗效指数49%~25%。 无效 疗效指数0. 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P<0. 05) ,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提示浮针组疗效优于电针组。

8

主题

864

回帖

100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03
发表于 2014-9-12 17:32:28 | 显示全部楼层
4讨论
    网球肘属中医学“筋痹”范畴,主要是由于肘部劳损,以致局部气血瘀滞,脉络受阻,经气运行不畅;或久病、大病后,气血虚弱,血不荣筋,肌肉失于温煦,筋骨失于濡养;或因风寒湿邪,客于肘部,以致气血凝滞,筋脉失和,不通则痛。现代医学认为,多因肘关节长期劳累,前臂旋转用力不当,致伸腕总肌腱起点反复受到牵拉刺激引起部分撕裂和慢性无菌性炎症,局部滑膜增厚,刺激压迫神经末梢和血管导致局部代谢障碍而出现疼痛、压痛及一系列症状,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
    浮针疗法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主要运用一次性浮针针具为治疗工具,以局部病灶为基础,在病痛周围进针,针尖对准病灶,针体在浅筋膜层行针并扫散。浮针的刺激部位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现代机理研究表明,浮针疗法的反复扫散,促使疏松结缔组织释放生物电信号,激发疏松结缔组织的治疗作用,通过疏松结缔组织纤维传导生物电信号,使细胞电压门控通道改变状态,从而迅速改变细胞组织的微观电生理,改善肌肉及其他软组织的痉挛、挛缩,提高局部血液循环,修复炎症。在操作方面,浮针疗法除针进皮肤有短暂的刺痛外,患者没有其他明显的感觉,不要求得气,留针时间长(6~26 h),疗效快捷确切,对于具有明显痛点的局限性疼痛,有着明显的效果。本观察结果表明,浮针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具有取效快捷、有效率高等优点,且操作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7 03:13 , Processed in 0.592443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