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总结综述浮针疗法临床应用进展。本文收集整理多年浮针疗法治疗各种软组织痛的临床应用报告及临床治疗效果,并与常用的中药、神经阻滞、手术治疗等方法比较.浮针疗法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颈、肩、腰等部位的软组织病痛及关节炎和内脏等病痛,均有相当的临床效果.浮针疗法可用于治疗头痛、颈、肩、腰等部位的软组织病痛及关节炎和内脏等病痛。【关键词】浮针疗法;软组织损伤.疼痛 浮针疗法是符仲华博士于1996年在针灸临床实践中首创的侵人性物理治疗方法,是采用一次性浮针针具以局部病变为基础,针体沿浅筋膜层行进,然后扫散的新技术。浮针是一种实心的金属套管针,外包软套管。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先找准病痛点(肌筋膜触发点myofascialtrigger point),在该点周围确定进针点,小范围单个痛点进针点距离宜近,大范围多痛点距离宜远。常规消毒,针尖直向痛点,水平进针,整体针体浅置于皮下,手握针柄使针体在水平方向作来回摆动的扇形运动,直至疼痛消失或不再减轻为止。将软套管留里皮下5~8 h或者更久,胶布固定。目前,浮针疗法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颈、肩、腰等部位的软组织病痛及关节炎和内脏等病痛。现总结综述如下。头面部病痛头痛的原因有多种,其中血管神经性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是因为颅内外血管神经调节障碍而引起的一种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头痛。虽然浮针疗法不作为其治疗的首选方法,但陶其彬采用浮针疗法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100例,治愈58例,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6例,且所有有效者首次置人浮针即时起效,头痛减轻。所有病例在行浮针疗法前均经中医、西医、针灸等多种方法治疗,久治效果不明显。面肌痉挛是以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为特征,常起于下眼睑的眼轮匝肌,逐渐向下部肌肉发展,严重者整个面肌强烈痉挛。本病病因不明,治疗棘手,单纯服用中药、神经阻滞、手术治疗均能暂时缓解但易复发。李之霞以浮针疗法治疗阵发性面肌痉挛50例及面瘫34例均取得较好疗效。50例面肌痉挛患者经浮针治疗后痊愈36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与常规针刺组及药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颈、肩部病痛 颈椎病的治疗,采用浮针是一种好的选择。传统理论认为,颈椎病是因颈椎、颈椎间盘、韧带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失稳,压迫邻近组织结构。骨性改变是颈椎病的直接原因,如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及曲度的改变等。但浮针理论认为,骨性改变只是疾病的诱发或间接因素,局部或外周损伤及软组织的疼痛是由于肌筋膜触发点的痉挛或收缩引起的。浮针疗法之所以对不同程度的颈椎病有很好的疗效,正是由于其能消除触发点。但触发点通常不是单个的,如仅治疗局部则效果欠佳,要取得最好的疗效应首先从远端治疗,如从前臂的桡侧或上臂的内侧进针。目前临床上治疗肩周炎的方法较多,如神经阻滞、推拿、物理治疗、药物外敷等,但这些方法对症状较轻者疗效尚可,对疼痛较重、功能受限明显者疗效不如人意。浮针疗法对治疗肩痛尤其是单个痛点的肩痛效果很好。另外,对多个痛点的肩周炎也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但需配合关节的物理治疗如被动辅助运动和被动生理运动。张玉兰等采用浮针疗法治疗颈肩肌筋膜炎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四肢软组织病痛浮针疗法对由上臂损伤及软组织痛有明确的治疗效果,尤其对网球肘,经临床研究发现浮针疗法对单纯的网球肘疼痛的治愈率几乎达100%。查和萍等采用浮针疗法治疗网球肘患者117例,发病就诊前都经过1~ 3个方法的物理或药物治疗而未见好转,经浮针疗法治疗后均取得满意的疗效。但若因颈椎病引起的肘部软组织痛,为取得满意疗效则需同时行颈椎病的治疗。吴扬扬等对门诊48例膝关节疼痛患者采用浮针疗法,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之间休息2d,共行3个疗程,临床治愈32例,显效12例,有效4例。利武汉等对运动员髌腱损伤56例的浮针治疗,隔日1次,6次为1个疗程。第1次进针后,患者自觉疼痛减轻明显的有48例,最后痊愈6例,显效30例,有效17例,无效3例。伍惠芬等经浮针结合超短波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取得满意效果:80例门诊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隔日1次,3次为1个疗程,治愈54例,好转26例,有效率100%。躯干软组织痛浮针疗法对躯干损伤及软组织痛有一定的效果,如肩背部的软组织痛、腰3横突综合征,赵成梅浮针治疗腰3横突综合征168例,与每周1次,共2次注射泼尼松龙(prednisolone) 25 mg,2%利多卡因5 ml作为对照组相比,首次浮针治疗后VAS明显低于对照组。李年贵等对43例门诊急性腰扭伤患者给予浮针治疗,每日1次,共3次治疗后治愈40例,显效3例。陆丽娟等随机选择100例慢性腰部软组织痛患者,给予浮针治疗,隔日1次,共3次,在治疗前、治疗后即刻、治疗后3、7、15 d疼痛口头评分、局部压痛评分、活动受限评分、指地距离等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部严重疼痛及梨状肌损伤综合征也已取得满意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