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4-9-28 16:49 编辑
摘 要: 目的: 观察眼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眼针组和对照组, 每组 25例。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 眼针组既给予药物治疗, 又给予眼针疗法治疗。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 2周后进行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M ini-M entalStateExamination, MM SE)评价, 对比和分析两组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眼针组治疗后 MMSE评分显著提高 ( P < 0. 0 5)。结论: 眼针疗法能够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眼针疗法; 急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 因其高死亡率、高致残率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脑梗死急性期除了出现偏瘫、失语、吞咽困难等症状外, 还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 部分病例以后可能发生血管性痴呆。这种认知功能障碍不但影响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而且影响患者的全面康复, 因此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 眼针疗法对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效果良好, 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年龄 50~ 75岁, 共计 50例, 随机分为眼针组和对照组各 25例, 两组资料在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及基础病方面无统计学差异。 1. 2 纳入标准 ( 1)首次发作急性脑梗死; ( 2) 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梗死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 和 /或 M R I检查证实; ( 3)病程在 1 周以内者; ( 4) 病情稳定, 意识清楚, 能配合认知功能检查及眼针治疗者。 1. 3 排除标准 ( 1) 既往有脑梗死或脑出血病史者; ( 2)脑梗死病程超过 1周者; ( 3)经头颅 CT或 M RI检查示出血性脑血管病者; (4)有意识障碍者; ( 5)既往有各种原因引起的认知功能障碍病史者; ( 6)既往有精神疾病病史者;( 7) 具有干扰认知功能检查的严重失语、严重偏瘫、严重听力障碍、视力障碍等; (8)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 凝血功能障碍, 重症感染, 严重糖尿病等不适合眼针疗法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扩血管改善脑循环、改善脑功能、降低血黏度、抗血小板凝集等药物治疗, 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感染等基础病给予对症治疗。 眼针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眼针疗法治疗。 ( 1) 取穴: 双侧上焦区、肾区、脾区。 (2)操作方法: 用眶内直刺法, 病者仰卧位, 闭目, 选好穴区, 常规消毒, 先用左手拇指或示指压住眼球向内下方, 右手持 0. 5寸、30~ 34号不锈钢针灸针, 在穴区的中心紧靠眼眶内缘垂直刺入, 进针 5分, 注意避免刺伤眼球, 不提插, 不捻转, 留针 15~20m in, 出针后紧压针孔片刻, 以防出血。每天 1次, 2周后统计疗效。 3 疗效评定指标与结果 3. 1 疗效判定指标 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后采用简明精神状态量表 (M ini-M ental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 根据 MMSE评分判定疗效。 3. 2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V13. 0版统计软件, 两组治疗前后 MM SE评分比较采用 t检验, P < 0. 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3 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 在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认知功能方面, 眼针组与对照组之间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认知功能障碍是指患者判断、记忆、注意、推理、抽象思维和排列顺序能力等出现障碍。 脑梗死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主要有以下学说: ( 1)脑缺血器质性损害本身直接造成的认知功能下降: 脑梗死后脑动脉狭窄或闭塞, 致使脑组织灌注量减少, 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 导致脑代谢率下降,引起思维过程缓慢、认知功能障碍; ( 2)皮层与皮层下区域的联系中断; ( 3)应激时造成的类似于休克现象致认知功能可逆性抑制, 与脑功能储备相关。 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是较高的, Zinn等发现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 61%, 国内研究报道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为 68. 8%。同时临床研究还发现基底节、脑干、小脑、枕叶、丘脑、额叶、颞叶等不同部位梗塞都会出现包括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和定向等各方面的认知功能障碍。 脑梗死的一个较为严重的后果是血管性痴呆 ( vasculardem entia, VD ), 威胁人民健康和生活治疗, 加重家庭和社会负担。国内外研究表明, 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病变逐渐加重造成脑损害逐步发展的结果, 在最终发展成为痴呆之前多数脑血管病患者已经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如能早期发现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并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 可能减轻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或预防痴呆的发生。然而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方面, 关注的目光一直都集中在降低病死率和促进躯体功能的恢复等方面, 梗塞后的认知功能障碍未能受到重视。 中医学认为认知功能障碍属于“呆病”、“痴呆”、“健忘”、“善忘”等范畴。《类证治裁》指出:“人之神宅于心, 心之精依于肾, 而脑为元神之腑, 精髓之海, 实记忆所凭也;”《医林改错 》认为:“高年无记性者, 脑髓渐空 ”;《本草备要 》曰: “人之记性, 皆在于脑。小儿善忘, 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 脑渐空也。”;《三因极一病症方论 健忘证治》云:“···今脾受病, 则意舍不清, 心神不宁, 使人健忘”;<医方集解>指出:“人之精与志, 皆藏于肾, 肾精不足则肾气衰,不能上通于心, 故迷惑善忘也。”;《丹溪心法》认为:“健忘精神短少者多, 亦有痰者。”等论述。综上所述, 中医学认为该病病位在脑, 基本病机为髓海不足, 神机失用, 或痰蒙清窍, 神明无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