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27|回复: 1

浮针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复制链接]

612

主题

53

回帖

188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881
发表于 2014-9-12 17: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目的:观察浮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87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浮针疗法和针灸疗法治疗、结果:浮针组止痛效果较好,疗效优于针灸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8mg/dL),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而引起的炎症。近午来,痛风发病率逐年增加,已对人们健康状况形成严重威胁。因此,笔者近年来采用浮针法治疗本病,并与针灸疗法进行对照,取得显著疗效。以下是对治疗本病的临床观察。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共收集87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病例。其中门诊50例,住院37例。随机分为浮针组45例,针灸组42例。其中浮针组男39例,女6例;年龄最小38岁,最大72岁,平均50岁;病程最短4天,最长13天。针灸组男38例,女4例;年龄最小41岁,最大69岁,平均51岁;病程最短3天,最长11天;两组一般情况基本相同(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本病的诊断标准。(1)多以单个趾指关节猝然红肿疼痛,逐渐痛剧如虎咬,昼轻夜甚,反复发作,可伴有头痛、发热等症。(2)多见于中老年男子,可有痛风家族史。常因劳累、暴饮暴食、吃高嘌呤饮食、饮酒及外感风寒等诱发。(3)初起可单关节发病,以第一跖趾关节为多见。继则足踝、跟、手指和其他小关节出现红肿热痛,甚则关节腔可渗液。反复发作后,可伴有关节周围及耳廓、耳轮及趾、指骨间出现痛风石。( 4)血尿酸、尿尿酸增高,发作期白细胞总数可增高。(5)必要时作肾B超探测、尿常规、'肾功能等检查,以了解痛风后肾病变情况。X线摄片检查:可示软骨缘邻近关节的肾质有不整齐的穿凿样圆形缺损。1.3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体温

453

主题

950

回帖

235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53
发表于 2014-9-12 17: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4讨论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常表现为红肿热痛,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属于湿热痹症。关于其病因病机,《钊灸大成》谓:“病有三因 ,皆从气血”;《千金方》认为:“热毒气从脏腑出,攻于手足,手足则热、赤、肿、疼痛也”;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指出痛风是血中有热,再受风寒,热血得寒,痰浊凝涩引起”,均说明了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与血中瘀热有关。
浮针的作用机理是在皮下针刺,与皮肤关系密切,“肺合皮毛”且“肺朝百脉”,肺气通过宣发机能把卫气和津液输布于体表,故浮针能使经脉气血运行,将体内的病邪从皮肤驱除。《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曰“天病之始生也,极精极微,必先结于皮肤。”所以皮肤是人体的门户,也是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路径。故浮针作用于皮下可疏通经脉经气、解表清热、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以现代医学来看,人体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以体节为基础,其中神经节段将躯体与内脏联系在一起,而浮针进针点和病变部位在节段支配上是一致的,故浮针疗法能治相应节段的深部组织或内脏的病变,另外,浮针疗法进针后疼痛减轻或消失,但若随即起针疼痛有复作现象,而留针可延续镇痛效应等。说明浮针疗法效应的取得不能排除体液因素的参与,但具体调节机制,还需今后大量的研究。
根据以上临床观察,浮针疗法与针灸疗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能够有效地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无副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 17:07 , Processed in 0.621488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