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4-9-30 16:14 编辑
摘要:目的 观察加味沙参麦冬汤联合眼针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加味沙参麦冬汤联合眼针治疗组和人工泪液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西医临床总疗效、视力、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荧光染色。结果 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泪液分泌试验、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荧光染色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加味沙参麦冬汤联合眼针治疗干眼症安全性较好,有一定疗效。 关键词:加味沙参麦冬汤;眼针;干眼症 干眼症是眼科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增高,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干眼症发病率约为 14.4 %~33.0 %。 我国虽无近期流行病学资料,但据初步调查,其发病率约为 22.5 %。 目前干眼症治疗手段较多,但疗效均不明显,病情严重者需长期用人工泪液维持。 我们用中药加味沙参麦冬汤内服联合眼针治疗并随机对照观察干眼症患者 60 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60 例患者均来自门诊, 其中泪液蒸发过快型48 例,泪液分液减少型 12 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 30 例,60 只眼,男性 19 例,女性11 例,平均年龄(33.67±11.10)岁;对照组 30 例 ,60只眼, 男性 18 例, 女性 12 例, 平均年龄(34.53±11.10)岁 。 2 组性别 、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干眼症诊断标准参照文献制定:①有干眼症状;②泪膜破裂时间(BUT)≤10 s;③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后可见上皮散在点状着色;④泪液分泌试验≤10 mm/5 min。 以问卷方式筛查干眼症患者眼部主观症状:60 例患者中均出现 3 种以上自觉不适症状,其中 58 例患者有目珠干涩、磨痛,占 96.7 %;50 例白睛时有微红,占 83.3 %;48 例有口干,占 80.0 %;鼻燥占 76.7 %;咽干占 66.7 %;干咳无痰占 46.7 %。 1.2诊断方法 泪液分泌试验:将试纸一端折放于下睑中外 1/3穹窿部,5 min 后测量泪液浸湿试纸的长度。BUT:将荧光素钠放入结膜囊,裂隙灯下观察患者从睁眼到角膜表面出现第 1 个黑斑的时间。 角膜荧光素染色:每个象限分轻、中、重 3 级,因此共 0~12 分,低于 1 分为正常。 1.3症状评分 干眼症的诊断依据在没有体征时取决于主观症状,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 2004年“全国干眼症的诊断与治疗进展研讨会”标准制定:目珠干涩、烧灼感按无、轻(偶然)、中(经常)、重(持续)程度分别记为 0,2,4,6 分;眼痒、异物感、刺痛感、眼干、畏光及视疲劳,按轻(偶然)、中(经常)、重(持续)程度分别记为 1,2,3 分。 1.4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加味沙参麦冬汤(组成:沙参 30 g,麦冬 30 g,天花粉 15 g,桑叶 10 g,黄芪 30 g,黄精15 g,扁豆 15 g,甘草 6 g),水煎统一包装成 100 mL/袋,每日服 2 次,每次 100 mL,连续服 3 周,同时配合眼针。 每周 3 次(隔日 1 次),共治疗 10 次,每次20 min,由同一位眼科医师施行治疗。 取穴:攒竹、睛明、阳白、丝竹空、承泣、迎香、太阳。对照组使用人工泪液治疗,选用 0.1 %透明质酸钠滴眼液,给予 1 滴/次,4 次/d。 疗程均为 3 周。 1.5疗效判定标准 1.5.1 西医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以临床症状、泪液分泌量、BUT、角膜荧光素染色为观察指标。 显效: 症状消失, 滤纸湿长多次测定>10 mm/5 min,BUT>10 s,角膜荧光素着色减少。 有效:症状减轻,滤纸湿长多次测定有所增加,BUT 较前延长, 角膜荧光素着色减少。 无效:症状无改善,滤纸湿长多次测定未增加,BUT 无变化,角膜荧光素着色无变化。 1.5.2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证候积分减少≥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5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证候积分减少≥3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证候积分减少不足 30 %。 1.5.3 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疗效标准 治愈:角膜荧光素钠染色阳性转阴性;好转:范围缩小;不变:范围基本不变;恶化:范围变大。 1.5.4 BUT 疗效标准 治愈:BUT≥10 s;好转:BUT比治疗前延长 2 s 以上;不变:BUT 不变;恶化:BUT比治疗前缩短。 1.5.5 泪液分泌试验疗效标准 治愈:滤纸湿长>10 mm/5 min;好转: 滤纸湿长比治疗前增加 1 mm以上;不变:滤纸湿长比治疗前变化 1 mm 以内;恶化:滤纸湿长比治疗前缩短 1 mm 以上。 2结果 2.1安全性观察 60 例患者治疗前后血常规、肝肾功和心电图均未见明显异常。 除治疗组有 3 例出现轻微恶心等胃肠道反应外,余未见明显不适。 眼针治疗依从性也较好,除 2 例由于其他原因导致遗漏 2 次治疗外,其余均完成全部例次眼针治疗。 2.2西医疗效比较 2 组疗效对比 z=-0.584,P=0.559>0.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2 组疗效对比 z=-1.852,P=0.04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视力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右眼远视力、近视力,以及左眼远视力、近视力治疗前后相比均P>0.05。 2.5泪液分泌试验比较 经 Mann-Whitney U 检验,Z=-2.79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6 BUT比较 注:经 Mann-Whitney U 检验,Z=-3.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7角膜荧光染色 经 Mann-Whitney U 检验,Z=-0.89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干眼症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泪液的质、 量的异常及泪液动力学改变,使角膜、结膜上皮不能维持正常功能所致,主要表现为眼干涩感、视疲劳及异物感等。 根据证候表现,干眼症应归属中医学“神水将枯”范畴。 《证治准绳·七窍门》记载:“神珠外神水干涩而不莹润……,乃火郁蒸膏泽,故精液不清,而珠不莹润,汁将内竭,虽有淫泪盈珠,亦不润泽……病来治之,缓失则神膏干涩,神膏干涩则瞳神危矣。 ”
本研究观察结果显示,加味沙参麦冬汤加眼针治疗组与人工泪液对照组相比,2 组西医总疗效无明显差异,但中医证候学疗效有较明显差异。 可能是因为治疗组加味沙参麦冬汤加眼针治疗对改善患者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沙参麦冬汤出自《温病条辨》, 是内科热病伤阴后治疗气阴两伤、肺胃阴虚证的经典方。 近些年来,许多作者报道用于治疗干眼症中,如陈一兵等报道加味沙参麦冬汤治疗 LASIK 术后干眼症,其中临床症状、角膜荧光素钠染色、BUT 和泪液分泌试验等结果均优于对照组。 我们的观察结果也显示,加味沙参麦冬汤加眼针治疗组与人工泪液对照组相比, 在泪液分泌试验、BUT 和角膜荧光染色等指标方面, 疗效优于对照组。 其结果可能与中药汤剂和眼针联合取得了一定的协同增效效果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