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观察腕踝针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腕踝针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40例)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组取腕上1、上2,对照组口服拮抗剂,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总有效率54.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结果显示远期疗效亦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腕踝针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主题词] 心动过速,室上性/针灸疗法;腕踝针;心动过速,阵发性/针灸疗法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即与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动过速,本病症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内科急症。自1995年以来,笔者从事内科工作,采用腕踝针对5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治疗与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选自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在征求患者的同意后,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单数分为腕踝针治疗组,双数分为对照组。治疗组55例,其中男25例,女30例;年龄21~73岁,平均51岁;发病时间最短50分钟,最长48小时。对照组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20~73岁,平均54岁;发病时间最短30分钟,最长32小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具备以下条件:①突然发作,心悸,焦虑不安,晕眩,晕厥,胸闷,气短,心绞痛,甚至发生心力衰竭与休克。②体检心尖区第一心音强度恒定,心律绝对规则。③心电图表现:心率150~250次/分钟,节律规则,QRS波群形态与时限均正常,P波为逆行型(Ⅱ、Ⅲ、avF导联倒置),常埋藏于QRS波群内或位于其终末部分,P波与QRS波群保持恒定关系;起始突然,通常由一个房性期前收缩触发,下传的PR间期显著延长,随之引起心动过速发作。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0.30 mm×40 mm的一次性无菌针灸针。方法:患者取坐位,取腕上1、上2,每次单侧, 两侧交替使用。局部常规消毒后,沿皮下30°角刺入皮下浅层组织,沿纵轴方向朝上轻推深度约40 mm,要求不引起酸、麻、胀、痛的感觉,如有针感则需调整针刺角度与深度,直至针感消失,用胶布固定3小时,患者自行取针。治疗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5天,行第2疗程。 2.2 对照组 口服拮抗剂60 mg,每日3次,疗程为10天,休息5天,行第2疗程。 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5天,均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结束3个月后的疗效为最后评定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有效:治疗后发作终止,心电图呈窦性心律特征。 无效:症状体征不能解除或反复发作,心电图仍表现室上性心动过速。 3.2 治疗结果 (1)两组患者前3个疗程的疗效比较 结果可见第1疗程有效率基本相同(P>0.05),说明治疗组与药物组疗效没有明显区别;第2疗程治疗组有效率明显提高,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4.13,P<0.05);第3疗程治疗组有效率明显提高,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09,P<0.05)。说明治疗组随治疗时间延长,疗效逐渐提高。 (2)治疗结束3个月后,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结束后3个月,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3.354,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腕踝针的远期疗效优于药物治疗。 4 典型病例 郑某,女,30岁,干部,于2003年5月6日就诊。主诉:心悸、胸闷、眩晕2小时。病史:反复出现心悸、胸闷4年多,经多家医院诊治,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给予心得安、拮抗剂等药服用,症状仍反复发作。2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午休起床后突然出现以上症状,自服拮抗剂、地戈辛,症状有所缓解而就诊本院。查:脉搏145次/分,血压90/60 mmHg;神疲,面色苍白。由家属搀扶入院,口唇稍紫,肺(-),心率145次/分,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舌暗淡、苔薄白,脉沉弱。ECG示:室上性心动过速。中医诊断:心悸(心脾两虚型)。取左侧腕上1、上2行腕踝针治疗,1小时后自觉全身舒畅,无任何不适,如常人,心率82次/分,ECG:正常心电图。治疗3个疗程,半年后随访未再复发。 5 讨论 由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含义欠精确,故有学者提出描述性与房室交界区相关的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名词,通常无器质性心脏病表现,不同性别与年龄均可发生。本病属于中医“心悸”范畴,常由情志刺激、惊恐、紧张、劳倦过度、饮酒饱食等因素而诱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