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64|回复: 1

腕踝针镇痛机理的思考

[复制链接]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发表于 2014-10-10 15:29: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4-10-10 15:30 编辑

      1.腕踝针临床运用特点:腕踝针是七十年代我国科学工作者发现并运用于临床的,它将人体病症表现的部位归纳为6个纵区,在两侧的腕部和踝部各有6个相应的进针点,按区选点进行治疗相应区的疾病。腕踝针镇痛适应范围广,几乎涉及临床各科,如神经科、妇科、内科、五官科及软组织损伤而应起的各种痛症。对一些体针疗效欠佳的病例,如网球肘、高尔夫球肘、手脚软组织损伤,腕踝针往往可以取得佳效。对腕踝针镇痛疗效已有不少报道:欧阳氏运用腕踝针治疗615例痛症,有效率为85. 7%,田氏通过腕踝针对2875例功能性疼痛病例的治疗,并与脉冲电疗法对照,获得有效率97%以上,优于对照组(74. 15%);笔者曾用腕踝针治疗四肢痛症,有效率达到89. 4%
       腕踝针疗法是对祖国医学的发展和创造,它不象传统针灸学那样有完备经络理论体系,但作为一种新的针刺方法,腕踝针有其特点: (1)取穴简单。对有明确位置的病症,特别是肘膝关节以下的痛症,取一两个进针点即可,而不必象体针那样讲究穴位配伍。这个特点使腕踝针易学易掌握。(2)施术要求严格。腕踝针进针点选择要准确,针刺方向要对准病灶,针入后透过皮肤平贴皮下纵向进针。患者应无酸麻胀痛等感觉,若有,说明针刺过深或过浅,须将针退回重新进针。(3)留针时间长。腕踝针虽然取效迅捷,往往针入疼痛即减或消失,但若随即起针,疼痛可能复作。把毫针用胶布固定于皮下,不会影响病人正常的生活工作,这样留针时间可长达1天或2天,甚至更久,从而使镇痛效应持久。此外,腕踝针有安全可靠的特点,不会有损伤神经、血管以及其他组织器官的危险。
      2.目前对腕踝针机理的解释:有人用经络学说的皮部理论解释腕踝针机理。《素问 皮部论》:“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十二皮部的分布区域,是与十二经脉体表的分布基本一致,其针刺部位可以看作是在十二皮部,属远道取穴的浅轻刺法。腕踝针通过刺激皮部,调整相应经络和脏腑的功能,促使气血运行通畅,所谓“痛则不通”。这种解释依据经络学说,有一定道理,但有牵强附会之嫌,至少可以说与现代科学有相当的距离,因为腕踝针发现并非是中医工作者的功劳,而是精神神经科医生的贡献。
       腕踝针机理已部分地得到现代科学的阐释。有人认为皮肤上确有经络分布,因为他用放射性核素高酸钠不同深度地注入皮下、皮内和肌肉,研究中发现皮下注入虽无明显感觉,也同样有核素移行轨迹的出现。冯氏用钾离子、电刺激仪两种方法发现痛阈或耐痛阈在腕踝针术后均有显著性差异。有学者在尸体上对腧穴进行形态观察,发现324个腧穴0. 5cm范围内与浅层皮神经有关的有304个,占93. 8%,而腕踝针的12个进针点及针体所达部位基本在经脉腧穴上,因而可以认为腕踝针与神经系统也有密切关系。上述这些工作无疑对腕踝针机理阐释有不少帮助,但这些不能说明腕踝针镇痛的诸多临床特点。
       3.针刺镇痛研究的缺漏:众所周知,针刺镇痛研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我国科学家作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且带动了基础医学,特别是神经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的发展。但这些工作大部分立足于电针和少数的几个常用穴位,如足三里、内关、三阴交、人中等,与临床有一定距离。
临床体针镇痛,有时没有酸麻胀痛等“得气”现象也能达到治疗效果,激光照射疗法患者没有任何感觉也能取效,说明“得气”并非真痛的必要条件。电针镇痛取效昭然,但究竟是针的因素还是共同作用不很明确,甚至有动物实验证明,在同样的电刺激条件下,跨皮肤电刺激的镇痛效果决不亚于电针,或较电针更强。这就是说电针镇痛靠的是电的因素,而针刺并无作用,这种情况与针灸临床距离很大。
      针刺镇痛界认为:“在临床上,留针不捻针即有镇痛作用,而在急性痛模型中,单纯留针并不能提高痛阈。”笔者认为,上面这段话针对体针而言是正确的,但腕踝针或其他方法是否符合上述论点呢?希望针刺镇痛研究界思考。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15:30:15 | 显示全部楼层
      腕踝针镇痛机理研究的思索: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一般都是错综复杂的。为了抓住主要矛盾,弄清对象的本质联系,在自然科学研究中要遵循简化原则,排除一切可以排除的干扰因素。如前所述,腕踝针取穴简单,操作要求严格,没有“得气”现象,无须脉冲电的参与。因此,从腕踝针研究着手研究针刺镇痛,比体针研究更符合简化原则。腕踝针机理研究不仅对其本身有价值,也对针刺镇痛机理研究大有裨益,或许能为针刺镇痛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临床上腕踝针镇痛没有“得气”现象,而获效较体针更为迅捷,因为其即刻镇痛效应的取得主要不是由于体液的调节,而是神经调节。至于哪些神经中枢起调节作用现在无法断言,笔者更倾向于低级中枢,其起主要作用的可能性更大,因为: (1)腕踝针进针时游离神经末梢没有“得气”现象。(2)腕踝针镇痛速度比一般体针快得多。
      腕踝针进针后随即起针疼痛有复作现象,而留针可维持即刻镇痛效应的延续。因此可以设想:即刻效应的取得归功于神经调节,而持久效应的取得不能排除体液因素的参与。所以在研究中不能忽略体液因素的作用,腕踝针很可能使局部组织产生镇痛物质,也可能有消炎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2 04:47 , Processed in 0.38874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