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56|回复: 1

腕踝针治疗骨运输术后疼痛

[复制链接]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发表于 2014-10-10 15:4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4-10-10 15:44 编辑

     摘要目的:观察腕踝针与药物治疗Lizarov环式外固定架骨运输术后疼痛疗效比较。方法:治疗组30例根据患者疼痛的部位和腕踝区域划分取穴,对照组30例口服路盖克(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者之间疗效比较P<0.05。结论:腕踝针治疗机械致慢性疼痛有显著的临床优势。
 
    主题词   疼痛,手术后/针灸疗法   腕踝针  骨延长术 
  Lizarov技术骨科临床上常用的外固定技术之一, 特别在治疗大段骨缺损方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而患者患肢疼痛又是治疗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笔者从2010年8月~2012年9月分别运用腕踝针治疗与口服路盖克(氨酚双氢可待因片)治疗此种由于机械牵拉致痛的患者60例,并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60例患者均是单纯小腿胫骨环架骨延长术后患者,来自医院,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腕踝针治疗组,口服路盖克(氨酚双氢可待因片H20030920)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46岁,最小17岁;病情最短者术后1d,最长者术后28d。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51岁,最小21岁;病程最短1d,最长21d。排除其他疾病,如炎性疼痛、内源性疼痛以及心理性疼痛。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诊断标准   根据国际疼痛研究学会1986年提出的疼痛的定义,关于本病的诊断,本组病例均为慢性疼痛,以Lizarov环式外固定架对小腿部肌肉皮肤引起的牵拉切割疼痛为主,因损伤组织和性质不同,可有刺痛、胀痛或牵扯样痛、烧灼样痛、电击样痛。疼痛一般较剧烈且持久,伴有局部肿胀,活动受限,多因疼痛而不敢活动下肢。
      治疗方法    治疗组:选穴:腕踝针是在手腕和足踝部的相应进针点,用毫针进行皮下针刺的方法。基本方法:将身体两侧各分6个纵区,在四肢的腕和踝6个纵区内各定1个针刺点,纵区与针刺点对应的按1~6个编号;在身体的两侧划一条环体横线代表横隔,分身体为上下两半,病在上半身的针腕部,在下半身的针踝部,按病变所在区定针刺点。小腿位于下半身,根据十二皮部理论的取穴原则,下肢痛应选取踝部的针刺点。具体取穴视扭伤部位所对应的针刺点而定,多选取下5、6区。针刺方法:腕踝针多选用28号~30号1.5寸不锈钢毫针。选定穴位进针点后,医者手指及患者皮肤常规消毒,医者以押手固定在进针点的下部(针尖朝向近心端),并且拉紧皮肤,刺手拇指在下,食、中二指在上夹持针柄,针与皮肤呈15°~30°角,快速刺入皮下,然后将针平放针刺在皮下的位置应在真皮层。判断是否在皮下真皮层有3个诊断标准:①破皮时轻微刺痛,随即消失;②针尖阻力由大转小;③破皮后,放开针柄让针自然放倒,会看到针尖处挑起一约0.2cm大小的皮丘。针刺入正确组织层次后,将针平放,使针身呈水平位沿真皮缓慢进入约1.2~1.4寸,不捻针。判断针刺是否准确有两个标准:①患者无酸麻胀痛等针感;②医者指下不应有得气的感觉,而应是松软感。如若患者或医者有得气的感觉,医者应立即退针至针尖留于皮下,调整针向,再缓慢刺入。用无菌胶布在针柄处固定针,留针时间24h,也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配合肢体运动,在患者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屈伸膝关节,下肢适当负重,下床行走等活动膝关节,锻炼下肢应力的动作。次日同一时间取针。
      对照 组:采 用 路 盖 克 (氨 酚 双 氢 可 待 因 片H20030920)1000mg,1d3次,饭后口服,疗程为3周。两组在治疗期间均不服用其他治疗疼痛药物。
      疗效标准   疗效评价包括对疼痛程度、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和伴随症状等项目。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尺度法(VAS,10cm),在同一医生的指导下由患者自行量化评分。完全缓解:完全无痛,疼痛评分下降至0~1分。部分缓解:较治疗前明显缓解,睡眠基本不受干扰,能正常生活,疼痛评分下降至4分以下,1分以上。轻度缓解:疼痛较治疗前减轻,但仍感明显,睡眠受干扰,疼痛评分仍为4分以上,下降分值1分及以上。无缓解:疼痛无减轻,症状无改变,评分无降低。
    讨论
   从疼痛诊断学上来讲,疼痛的概念,是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相关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经历。而笔者所治疗的此种疼痛属于机械性伤害所致的慢性剧痛,按照VAS疼痛评估,大多属于严重疼痛的程度。从中医理论解释,术后疼痛属中医病因学外来伤害中的金刃创伤损伤皮肉、血脉,损及脏腑,导致营卫不和,气血凝滞,经络阻隔而引起疼痛。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楼主| 发表于 2014-10-10 15:43:0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医学认为,腕踝针镇痛机理是将伤害刺激上传至中枢神经-体液反射,在一定的时间内循经运行至病灶处,相互协同、震荡,使病灶局部的离子通导率(钾、钙离子等变化)迅速增加,而达到显著的止痛作用。也有认为皮下有丰富的神经纤维网,分布有感觉神经纤维末梢和植物神经纤维,针刺可以刺激这些神经的末梢。不少患者反映针刺后,原有症状的部位出现温暖、松快的感觉,这种现象可能与通过神经调节了血管和肌肉的机能活动有关。《素问·皮部论》曰:“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十二皮部即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区,乃经络脏腑气血散布之所在,而腕踝针在躯干和四肢的分区恰于十二皮部相近似。根据经络的标本根结学说,根与本均位于四肢远端,是经气升发、所出指处,腕踝针疗法的十二个刺激点均位于腕踝关节附近,相当于十二经的根与本,有近似十二经的络穴。下6区位于小腿,在三阴交与悬钟穴水平位置上,故腕踝针浅刺皮部能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扶正祛邪,治疗急慢性疼痛疗效肯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2 04:44 , Processed in 0.186096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