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0-11 15:39 编辑
关键词:咳嗽;针灸疗法;董氏奇穴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状,也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有利于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会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医认为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有痰有声为咳嗽。该病症虽属常见,但仅凭 中 西 药 物 而 治 愈 却 并 非 易 事 , 笔 者 运用董氏奇穴治疗本病 100 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 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 46例,女 54 例;年龄 12~83 岁;病程最短 6d,最长 8年;其中经西医确诊为普通感冒咳嗽 17 例,感冒后咳嗽(感染后咳嗽)20例,急性支气管炎 10 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14 例,支气管哮喘 8 例,肺炎 1例,肺癌 1 例,咳嗽变异型哮喘(CVA)9 例,胃 - 食管反流性咳嗽 2 例,慢性支气管炎 14 例,支气管扩张2 例,变应性咳嗽(AC)1 例,心理性咳嗽 1 例。 1.2 诊断依据 (1)咳逆有声,或伴咽痒咳痰。(2)外感咳嗽,起病急,可伴有寒热等表证。(3)内伤咳嗽,每因外感反复发作,病程较长,可咳而伴喘。(4)急性期查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5)两肺听诊可闻及呼吸音增粗,或伴散在干湿性罗音。(6)肺部 X 线摄片检查正常或肺纹理增粗。 1.3 证候分类 共分 8 个证型,其中风寒袭肺型34例,风热犯肺型 19 例,燥邪伤肺型 3 例,痰热壅肺型 6 例,肝火犯肺型 8 例,痰湿蕴肺型 20 例,肺阴亏虚型 5 例,肺气亏虚型 5 例。 1.4 治疗方法 取穴:主穴为水通(在嘴角之下四分)、水金(在水通穴向里平开五分),配穴为鱼际、太渊、尺泽,一般双侧取穴。操作:先用 30 号 1 寸毫针由内向外分别斜刺入水通、水金 1~5 分,或用 30号 1.5 寸毫针由水金向水通方向行皮下透刺约 1.5寸。然后根据就诊时间加针配穴,上午刺鱼际,中午刺太渊,下午刺尺泽。主要以捻转手法行气,得气后留针 30~45min,每 15 分钟可施以行气法 1 次。每日1 次,每周连续针 5 次,15 次为 1 个疗程。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内伤咳嗽在两周以上未发作者为临床治愈。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 2.2 治疗结果治愈 40 例,占 40%;好转 55 例,占55%;未愈 5 例,占 5%;总有效率为 95%。在治愈者中:风寒袭肺型 17 例,风热犯肺型 12 例,痰湿蕴肺型6 例,肺气亏虚型 2 例,痰热壅肺型 2 例,肝火犯肺型 1 例。在好转者中:风寒袭肺型 17 例,风热犯肺型 7 例,痰湿蕴肺型 14 例,肺气亏虚型 2 例,痰热壅肺型 3 例,肝火犯肺型 6 例,肺阴亏虚型 4 例,燥邪伤肺型 2 例。在未愈者中:肺气亏虚型 1 例,燥邪伤肺型1 例,肺阴亏虚型 1 例,肝火犯肺型 1 例,痰热壅肺型 1 例。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24 岁,系新加坡籍华人,2006 年 3 月5 日上午 9 时初诊。病史:咳嗽有痰,痰白而稀,夜间咳嗽尤甚,影响睡眠,微恶寒,发热(体温 37.5℃),鼻塞,流清涕 1 周;自己口服过枇杷止咳露而未见效,由于已经妊娠 3 个月,故而不愿服药,经人介绍前来门诊求取针灸治疗。检查:咽红,舌淡红,苔薄白,脉浮紧,查血常规正常,诊断为感冒咳嗽(风寒袭肺型)。患者取仰卧位,先水金透水通,后针鱼际,在行针的过程中,患者自觉腹中的胎儿也同时蠕动了几次,随即留针 30min,在此期间,患者咳嗽已经明显缓解,只轻微咳嗽了 2~3 声。翌日复诊,患者自诉咳嗽显著减轻,入寐已基本无大碍。效不更方,守方继治3次,患者电话来诉咳嗽已愈。同年 7 月 2日下午3 时,该患者又来就诊,主诉:咳嗽 3d,痰稠而不易咳出,痰色青黄相间,伴有鼻塞、口干、咽痛,无明显恶寒发热。查:舌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拟诊为风热犯肺型咳嗽。予水金透水通,加针尺泽、鱼际,留针 45min,连续治疗 3 次后,诸症消失。3 个月后,该患者顺产一男儿,1 年后随访,母子健康。 4 讨论 临床上咳嗽病因繁多且涉及面广,特别是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患者,最易被临床医生所疏忽,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或者因诊断不清而反复进行各种检查,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也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中医认为咳嗽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不论是外邪还是内脏罹疾,皆是通过累及肺脏而导致咳嗽,故肺脏功能失调是咳嗽发生的关键。如《医学实在易》云:“咳嗽病,五脏六腑皆有之,然必传于肺而始作。”《医学三字经·咳嗽》中也指出:“然肺为气之主,诸气上逆于肺则呛而咳,是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乎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