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9|回复: 0

杨维杰:董氏奇穴学术及临床相关问题讨论

[复制链接]

777

主题

342

回帖

3708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708
发表于 2014-10-12 16: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维杰:董氏奇穴学术及临床相关问题讨论




(常波谨按:近日收到恩师杨维杰先生的E-mail,函中附有一文,嘱予全文发表,以告知全国董氏奇穴针灸爱好者。字里行间,透露出当代大学者的热诚和隐忧。将有系列文章陆续刊出,敬请关注。)
近年来各方面关切及学习董氏奇穴的很多,提出许多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是由于董氏奇穴的流行。不少人自修或所谓私淑,或仅学过一点东西即自行开课。也有一些颇为荒诞的怪穴散布在市面上,只能算是x氏奇穴,绝非董氏奇穴,因此外面有很多人也就学了不少错误的东西,这是非常可惜的事情。对奇穴的发扬并不好,对病人也不好。因此有必要就一些问题来探讨一下,下面是其中的一些内容, 皆由杨维杰先生答复,以后还会有更多的研究及讨论:


内容大要:
倒马针法正确配法及深层意义
董氏奇穴穴位的复杂化很不好
治疗要简单化还要有发展性
对应与对称对流(共振)
太极与全息
体应与同气相随
易理卦象天人合一与董氏奇穴
脏腑别通与子午流注
牵引针法的深层意义


董氏奇穴相关问题讨论
一、问:请问有横倒马吗? 有位先生的书提到横倒马,也有人教授倒马针法,说有多种倒马,比如奇穴有门金与火主;木斗与门金…等,十四经有大陵与神门倒马;内庭与行间倒马…等。请问有这样的横倒马吗? 又请问倒马针法的正法及深层意义是什么?
:横倒马是很错误的说法,说这种话的人应该是根本未学过董氏奇穴或不懂董氏奇穴,也未亲眼见过董老师扎针。果真如此则任合邻近两针都可算是倒马,那么全身都是倒马了,这样不顾生克,
就实在太荒唐了。
倒马一词虽然在董老师临床时几乎每日皆会提到,但关于倒马一词最先在董老师的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着作《董氏正经奇穴》中并未见及,只有在34页「后椎穴」提到『两穴通常同时用针,即所谓回马针』,其它再也看不到回马或倒马字样 。在我1975年出版的《针灸经纬》中 ,正式提出倒马针法形诸文字具体叙述,当时董老师尚健在,经老师认同后开始大力推广。记得当年随董老师学习,看到老师针灵骨大白,我曾说老师今天针大白灵骨啊,老师立刻指正: 灵骨大白。又有一次看到老师针火主及门金,我说是倒马吗?老师只说:这怎会是?多想想。从这简单的一句话中,
读书人应该悟出不少玄机。
倒马针最重要的是必须在同一条经络上,是在一条经上的相邻两针或三针并刺,在寗失其穴莫失其经的基础上有正确定位的意义。倒马一般要两穴相邻,这样两穴只有相生而且绝无相克,作用才大。在腿上的大倒马基本上
也没有相克的问题。在同一条经脉上连用数针,古已有之,一般常称为排针法,有加强刺激的作用,只是董师用的更灵活更成熟。另外「回」通「回」,「倒」有导转之意,这之中就要考虑针序针向,此外倒马针之中蕴含着全息,还有一些东西很值得研究。
二、问:有位先生的书写到:倒马针与截担针法有关,是这样么?
: 倒马针与截担针法无关,说此话的人应该是对截担针法未曾研究过才会如此说。这除了要了解倒马针,还要了解截担针法。这里首先看看截担针法的意义是什么,担截法首载于《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其次《栏江赋》亦以它为重心,后代医家对担截有不同的认识及解说,其意义大致有下述几点:
第一种说法:认为是补泻法:《针灸大成卷四‧
经络迎随设为问答》说「补针之法…再推进一豆谓之按,为截,为随」「泻针之法…退针一豆谓之提,为担,为迎也」,杨继洲是把截法与随并论,担法与迎并论的,是把截做为补法,把担作为泻法。
第二种说法:是取穴的一种方法,如汪积《针灸问对》中所说:「截者截穴,用一穴也,担者二穴或手足二穴,或两手足各一穴也 」。既可取单侧一穴截之,又可取双侧双穴担之,如头痛牙痛取单侧合谷谓之上截;胸闷气短取双内关谓之上担:腹痛腹胀取双侧足三里谓之下担。也可上下结合,采上担下截或下担上截,如胃痛胸闷呕吐取双侧内关单侧公孙谓之上担下
截,也有上下截法或上下双担法,如取双内关双公孙即是上下双担。此法目前广被针灸学者运用。
第三种说法:也是指不同的取穴法:据辞源等书所言:
截,有截止,拦阻之意,担,有负戴,承担之意。那么在经络之上游取穴就有截断之意,如手三阳从手走头,针上游之合谷外关可谓之截,足三阴从脚走胸,针上游之公孙太冲可谓之截;在经络之下游取穴就有承担之意,如手三阴从胸走手,针下游之内关列缺可谓之担,足三阳从头走脚,针下游之足三里足临泣可谓之担。此法不论单双,只论上下游取穴。
从上述看来倒马针为同侧同经之两针或三针并用,无上担下截或下截上担的问题。也无补泻的问题,亦无上游下游的问题,因此应该是与截担无关的。
三、问: 有位先生把董氏奇穴变得很复杂,例如木火穴,竟说有木火一木火二木火三木火四,但最后且说中指的木火二穴最常用,这是不是太复杂也太矛盾?
: 董氏奇穴穴位不应被复杂化或画蛇添足无中生有,有人确实把董氏奇穴搞得很复杂混乱,把木火穴说成有木火一木火二木火三木火四,也就是除大指外每个手指皆有木火穴,但最后
却说中指的木火二穴最常用,的确有些矛盾。仔细看看董老师亲定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原书只有一个木火穴,也就是在中指的木火穴而已。为甚么会有人说成四个呢,可能这位先生不懂董老师的定穴原理。或者未随老师进步,如果这位先生知道董氏奇穴有其时间性及空间性,他就会知道为甚么木火穴定位在中指,也就知道木火穴能治甚么病,也就知道木火穴的留针为何不宜太久。老师公布的穴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才公开的。
不只如此,在这位作者书中还有其它很多穴,一个穴变成三个穴,两个穴变成五个穴(例如妇科穴两个变成五个),这样的例子很多。又如凤巢穴及还巢穴也有些问题,还是那句话:说这话的人未跟老师真正学过,也未随老师进步,更不懂奇穴原理。早在郭家梁前辈1970年的针灸经穴学中就附录了凤巢及 凰巢,但 1972年老师出版的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中却只提到位于无名指E在线的还巢穴 ,我曾问过老师,老师只说『用穴要求进步要精』,可见老师经过了一个提炼的过程,这其中蕴含着深厚的 学理,这个在我的讲义穴位学都已点的很明白了。必须特别声明:只有1973
年董老师亲定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才是正统,研究董氏奇穴的穴位应该以《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所列穴位为标准。
四、问:能将木火穴及还巢穴的定位原理讲得更明白吗?
:
好的,奇穴与十四经穴都是中医整体的一环,不能脱离中医基本原理而存在。对于中医的阴阳五行、脏像经络、病理病机认识的越深,对奇穴及十四经穴的认识及应用也就能越深入。要明白木火及还巢的定位,仍然要从基础原理谈起。
木火穴绝不可能定位在中指以外。本穴在火经(心包经)上,接近井木穴,此为其取名木火道理之一。本穴介于本经之井(属木)穴与荥(属火)穴之间,故属木火,此为名之木火穴道理之二。食指、无名指只能有金水穴(阳经井穴为金,荥穴为水,之间的穴只可能属金水)
,小指有小肠经及心经两条经,一阴一阳,因此唯有中指能有单纯有力的木火穴。
又中风与风()()关系最密切,肝()()两阴经皆上行至头(其它阴经皆不上头面)
,肝风与痰火为引起中风主因,本穴在手厥阴心包经,与足厥阴肝经手足同名经相通,木火兼治。本穴善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对其它各针亦有加强作用,此为名之木火穴道理之三。
只有中指能兼治木()()
,因此不论从五行、经络、主治来看,木火穴只能定位在中指上,而绝对不可能有其它手指的木火穴。
至于还巢穴的定位也牵涉到经络,前面提及早在郭前辈1970年的针灸经穴学中就附录了凤巢(靠近中指)及凰巢(靠近小指),但在1972年董老师出版的《董氏正经奇穴学》中却只提到位于无名指E在线的还巢穴。也就是简化去掉了凤巢,保留了凰巢(靠近小指),并改名为还巢,用透针法事实上是壹针两穴,效果更强。为甚么去掉了凤巢,保留了凰巢(靠近小指),并改名为还巢呢?这就是把本穴定位在三焦经上,主要还在透过三焦与肾通脏,能理三焦补肾而起治疗作用。三焦经起于无名指爪甲靠小指边(关冲穴),沿着无名指靠小指侧进入液门穴,还巢正位在此一经线上,保留凰巢(靠近小指)
是合理的,改名还巢有凤还巢之意,更能凸显其治疗妇科的效用。
五、问
:有些人治病用穴很多,听说董老师用针很少,是否取穴精 少才好?
:是的,治疗 用针应该要简单化还要有发展性,治疗每个病一般以一穴为准,宁愿一针治多病,绝不要一病取多针,这样才能对每一个穴道有深入的理解。董老师对大面积疾病采倒马两针并用,有加强及全息互应的作用,治疗相关多种病痛牵涉到脏腑
系统,则采用四针或六针大倒马,老师用针一般不超过六针,多半只用两三针,有时只用一针。设若我等临床一般病用针超过四针,脏腑病超过六针,这只能说用的是董氏奇穴,就不能算是董氏针法了。
学习任何东西都不能死般硬套,继承中有发展才能使一门学问更进步。举例来说:例如治疗头痛,早期我随老师 用侧三里侧下三里及肾关治疗多种头痛,因为侧三里侧下三里能治侧面头痛及少阳与阳明之病;肾关健脾补肾,两穴合用脾肝肾皆治,治各种头痛皆效。之后我将其发展为三叉一配大白左右交 刺仅两针治疗多种头痛,用针更简,疗效 亦佳。这是由于大白能治前头痛及头面病,透过大肠与肝通(本穴属木亦通肝)治各种头痛效果皆好,穴性属木主风对外感病亦佳,贴骨与肾相应 ,亦治久病;三叉一穴位在三焦经能治侧面头痛及少阳之病,又「荥俞治外经」也是外感病要穴,本穴贴筋着骨进针,入于俞穴肉多之处,一穴多透,功用及主治皆多,脾肝肾皆能治 。不论内伤外感之头痛皆效,外感头痛尤佳。此两穴合用
较之侧三里侧下三里及肾关更简,效果亦佳。
经过近四十年的历练,我目前用针也很少,去年前往吉尔吉斯义诊,每天平均义诊六十人,一般都未超过四针,有些病人也是甚至只用一针,这个可以参看我已发表的多篇有关「一针疗法」的文章。
六、问:
牵引针法是董氏针法吗?为甚么《针灸经纬》将其列为平补平泻之针法?
:牵引针法当然不是董老师的针法,就像有些人自己研究的三角针法指挥针法等也不是董氏针法。董师之针法正式写于书中的只有「倒马针法」。另一种就是:针后嘱患者病处活动以引针气取效之方法,1976
年我将老师此一针法定名为「动气针法」,当时老师尚健在,获得老师首肯,写于个人的著作《针灸经纬》中。另外加入了一节自己研究的牵引针法,写成一章《平补平泻之三种针法》。
牵引针法是我为结合董氏奇穴及十四经穴,而研究出来的一种针法,因与董氏竒穴的扩张运用有关,因此常与董氏竒穴连在一起叙述。如果深入探讨,倒马针法只能说是一种配针法,动气针法及牵引针法则可谓之平补平泻之针法。
对于平补平泻一词一般有几种不同说法,这里让我们看看平补平泻的定义,平补平泻始见于《针灸大成》所录明‧陈会《神应经补泻直诀》:「凡人有疾,皆邪气所凑,虽病人瘦弱,不可专行补法,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患赤目等疾,明见其为邪热所致,可专行泻法。其余诸疾,只宜平补平泻,
须先泻后补,谓之先泻邪气,后补真气,此乃先师不传之秘诀也」。这里所谓的平补平泻乃是一种先泻后补的手法,即先泻邪气,后补真气扶正,乃可得其「平」,此「平」之意也。
杨继洲在《针灸大成‧经络迎随设为问答》『问刺有大小』(该节共有三十六问,此为第二十七问)中说:「有平补平泻,谓其阴阳不平而后平也,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但得内外之气调则已。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前段是说:阳下之曰补,阴上之曰泻。实际是指:
「推而内之是谓补,动而伸之是谓泻」的提插补泻,阴在内,阳在外,目的在使内外之气调和,达到阴阳平衡之「平」也。后段提出大补大泻则在强调补泻量的大小,所谓「平」者指刺之小者,此为「平」之意义。《神应经》及《针灸大成》这两段文字立意基本相同,都是为了达到机体平衡而施用既补又泻的手法。
近代的针灸著述中,更多的是把平补平泻作为一种不补不泻手法。或者是以不快不慢均匀的捻转提插为其操作手法。这种手法能保持均匀平衡的刺激量,适用于虚实不太显著,或虚实难辨之证。
牵引针法及动气针法之刺激量都不大,也不强调补泻,其目的在得其「平」,在使气机调和,达到阴阳平衡之「平」,则无异于其它平补平泻法。关于牵引针法的操作在我的竒穴书中已经讲解得很清楚,这里就不再多述。牵引针法的用穴有双治疗作用,能加强治疗效果,还有其它更深的意义,以后再探讨。(2008331首次刊出,43补充)(待续)


杨维杰:董氏奇穴学术及临床相关问题讨论系列之二


(常波谨按:刚从中山听完师叔王全民先生和吕知哲老师的精彩讲座,回味悠长。回到家中,收到恩师的电子邮件,拜读鸿文,如饮甘露。愿与大家分享。)
2008年5月最新題目(第二回)
一、問:董氏奇穴的核心思想是臟腑別通還是陰陽五行?
答:應該說臟腑別通是董氏奇穴的特點,也是董氏奇穴經絡學的中心,至於五行當然是整個中醫及十四經穴中心,當然也是奇穴應用的中心。為甚麼說臟腑別通是董氏奇穴的特點,也是董氏奇穴經絡學的中心呢?例如董氏奇穴一開始的大小外浮中間五個穴為甚麼能治療疝氣,或睪丸痛尿道炎?第六個穴木穴為甚麼能治眼乾眼淚多?當年我曾問老師是甚麼道理,老師也不知其然,只說你用就是了。這就引起我很大的好奇及探索。由於在《醫經精義》(清.唐宗海著)中讀到「臟腑通治」一詞,雖然只有簡單解說,但沒有實際應用,而且欠缺胃與包絡通,然而這卻帶給我一個概念,於是將其開始哂渺夺樉模瑏K名之為「臟腑別通針法」。在七零年代初期我用臟腑別通針法治病原是用在十四經的,例如用曲池治頭暈(肝與大腸通)特效;用內關(胃與包絡通)治膝痛及胃痛特效等…,這些都寫於我1975年出版之《針灸經緯》及1978年出版之《針灸經穴學》,後來我發現臟腑別通可以解開許多董氏奇穴的應用原理。例如前述六個穴都在食指上,若非以臟腑別通的「肝與大腸通」來解說,又怎能解說的通呢? 其他可以用臟腑別通來解說之董氏奇穴的原理者至少占三分之一以上。在1980年出版之《董氏奇穴針灸學》,我開始用來解說董氏奇穴之應用,之後又繼續探索發現臟腑別通與內經之開合樞及易經都有關係(參見余著之《針灸寶典》)。臟腑別通理論不只用於針灸,用於傷寒及溫病辨證及處方,也是很實用的。
二、問:有人用六沖及十二宮來敘說臟腑別通,可以嗎?
答:用六沖來敘說臟腑別通,只能解說一半,只能說明相反相成的互補關係,這個方法在二十多年前,我在寫《系統八字學》及在大學教授八字時,經常研究刑沖會合,也曾嘗試用過。六陽干子午沖、寅申沖、辰戌沖還講得通,但六陰宮就說不通(見下圖(見紅字標明))。


巳脾
☰
☰乾卦



☰
☴姤卦


未小腸
☰
☶遁卦


膀胱
☰
☷否卦



☱
☰夬卦




酉腎
☴
☷觀卦


卯大腸
☳
☰大壯


心包
☶
☷剝卦



☷
☰泰卦 寅月


丑肝
☷
☱臨卦



☷
☳復卦


亥三焦
☷
☷坤卦



這個圖把十二消息掛放進去(十二月卦消息圖顯現了陰陽消長調和、互施互補、相推演化的特徵。該圖陰陽的邉犹蒯缡侵芏鴱褪迹?掑鞠嗤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2-4 16:56 , Processed in 0.275423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