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995|回复: 0

医生如何提高针灸效果

[复制链接]

356

主题

85

回帖

1170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70
发表于 2014-10-17 07: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针灸疗法是一门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和独特缜密理论体系的医疗科目,是我们的祖先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的实践中逐步完善起来的医学学科,是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方便实用、治疗范围广泛、疗效显著、无副作用之特点而倍受广大患者的欢迎。然而,在针灸疗法的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针灸师很好地掌握针刺技法,否则,会影响疗效。笔者今就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于如何提高针灸疗效,略谈己见,与同道交流。
在针灸治病的过程中,首先要保证临床辨证的正确性。
临床辨证正确与否,是关系到针灸疗效的关键问题,只有对于患者的病症辨别清楚、明了,确定属于何经、何脏腑病证,才能正确地确定取穴原则和选取穴位,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在辨证的过程中,不仅要辨清楚患者所患病证属于何经何脏腑,还要明了该病证属于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等等,这样,才可以按照“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菀沉则除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原则进行治疗,表证宜浅刺,里证宜深刺。如果临床辨证不正确或对于病症不十分明了,治疗起来则如盲人骑瞎马,无所适从。不但会影响治疗效果,甚者会对患者造成危害。至于如何做到临床辨证准确无误,这不仅需要针灸师博览医学典籍,学习前人之经验,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自己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总结经验.
第二、取穴要准确。
针灸师要熟练掌握经络的循行路线和每个穴位的准确位置,要做到“十四经脉如指上观文,三百六十一穴如掌上观星”,熟之又熟,这样在临床取穴时才能准确无误。如果对穴位的具体位置不很明了或取穴不准确,自然会影响到治疗效果。另外,有时教科书上所讲的取穴方法与实际中具体的人体亦略有差异,因为每个人的形体结构有所不同,如高矮、胖瘦、不同的外貌特征等,其穴位的具体位置亦略有差异,这就需要针灸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熟练掌握不同体形的患者的穴位偏差情况。笔者多年的经验是先在患者身上查找病症反应点,以痛为腧,再取其相关穴位。因为人体在健康无病的状态下,穴位的压痛或麻胀反应较轻,甚至无反应。只有在病态下才会表现出明显的压痛或酸麻胀等等反应。也有的时候在进针后气感不强或无气感,应及时将针退至皮下,而后向上下左右探寻,得气强烈者,即为该穴之正确位置。
第三、法于四时,详察形气。
“天人合一”观是祖国传统医学的基本观点,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人体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生活在宇宙之中,其心理、生理、病理等各种活动与天体宇宙的运行、四时阴阳的转化是互相关联的。人的生活、起居、工作等要与四时的变化相适应,相一致。否则就会使人体阴阳失衡而发生疾病。所以《内经》云:“智者之善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熹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譬邪不干,长生久视”。又云:“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夫上古之人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在人生病后,其病理变化也与四时变化、昼夜更替、天气的阴晴密切相关。如各种风湿痹症多于天气寒冷季节加重,阴冷雨雪天气之前则会出现反应等;肝病多于春季复发,心病多于炎热之季发作等。另外,人的情绪也会随着季节的变化、天气阴晴的转变而出现一定的波动,长期的阴雨天气会使人感到压抑等,这些都是天人相应理论的具体体现。
在针灸治病的过程中,针灸师同样需要熟悉掌握天人相应(合一)理论,并用于指导临床实践。《标幽赋》开篇则提出:“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我们要掌握四时天道之不同,详察患者之形气,如天气冷暖、人体胖瘦、气血盈亏、体质强弱、年龄大小等,对于这些都要做到胸有成竹,应该知道哪些病侧重于针,哪些病侧重于灸,哪些病需要针灸并用。孙思邈说过:“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皆非良医"。只有熟悉掌握了这些内容,治疗起来才会有好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寒冷季节、体弱多病者、寒凉阳虚之症、沉疴久病者多侧重于灸,炎热季节、形体强壮者、温热阳盛病症多侧重于针。春夏人瘦应浅刺,秋冬人胖宜深刺;偶得之疾宜浅刺,沉疴痼疾宜深刺;年老体弱者针刺时手法宜轻,年轻体壮者针刺时手法略重。针刺的深浅,手法的轻重,需要自己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细心体悟,积累经验。
第四、针刺操作手法要熟练。
对于针刺操作手法的熟练问题,需要针灸师平时多加练习,熟悉掌握各种操作手法,如进针、催气、捻转、补泻、迎随等等,这些内容,一般的教科书均有说明,此不赘述。针灸师还要深谙每个病人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施针时能够作到因人因病而宜,这样自可提高疗效。
第五、心意如一,意气相随。
作为一名针灸医生,要有爱心和奉献精神,要视患者如亲人,待患者如上宾,在为患者治疗时绝对不可马虎大意,稍有疏忽,会出大错,要知道,医生的手上系着人命,我们的责任是解除患者的疾苦,治病救人。所以,在治病过程中,要精神集中,全神贯注,目不外视,心无杂念,戒除边治疗边聊天的陋习。《标幽赋》中要求医者要“目无外事,手如握虎,心无内幕,如待贵人”。《内经》亦云:“手如握虎,如履薄冰,心无营于众物”。又云:“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也是这个意思。另外,针刺时医者心意专一,则会意气相随,医者体内之真气,循手臂至手指而注入患者穴位,可以提高针刺效果。
第六、重按腧穴。
针刺前先重按患者的腧穴,也是提高针刺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标幽赋》云:“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之因”。古代的医学大家均重视针刺前左手重按穴位之手法,故有“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之说。其具体的方法是:针刺前,先用左手剑指点按穴位片刻,医者的意念和注意力集中在左手指上;尔后,右手再左手剑指抬起之势,迅速将针刺入皮内,再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身体状况而采用补泻或平补平泻手法。这样即可提高针刺效果,又可减轻患者的刺痛。当左手剑指点按穴位时,即会有正气(外气)输入该穴,将该处的病邪消除或驱散,尔后将针刺入,实行手法,二者配合,相得益彰,可收事半功倍之良效。也有人称此为生物场效应。若想将这种针刺方法运用好,需要针灸师平时要加强气功锻炼,保持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充足的内气,较强的气场,临床操作是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在遍览我国医学典籍时,可发现多有提倡医者(尤其是针灸医生)练气功之载述,古代的医学大家多医技高超,健康长寿,也可以证明他们对于练功和养生之道的重视。
第七、行针得气。
在针刺过程中的得气与否,会影响到针刺的疗效,这也是针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人体大部分的穴位,在针刺的过程中均会产生一些酸、麻、账、或触电感等,有的产生在局部,有的向远方传感,在针灸学中称之为得气。得气时针下会有沉紧的感觉,未得气时针下则有轻滑的感觉。《标幽赋》形容得气时的感觉是“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内经》亦云:“刺之要,气至而生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可见针刺得气之重要。针刺时如气不至,可以根据具体病情而采用相应的行针手法。行针手法的运用,需要针灸师哦多加练习,熟练掌握技法。
第八、练功不怠。
作为一名合格的针灸师,平时不仅要加强锻炼指力,长久坚持,不可间断,更不要一暴十寒。手指有力,进针快而不痛,功力深则扶正祛邪,提高功效。
第九、心理调养。
医者要视患者如亲人,与患者时常保持心理沟通,力争作到医患关系亲密无间,时常掌握好患者的心态,增强患者对于医生的信任度,消除患者惧针、紧张的情绪,使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时能够作到全身放松,心态自如,心情愉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4 22:29 , Processed in 0.586342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