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10|回复: 1

浮针疗法治疗颈椎病

[复制链接]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发表于 2014-10-23 16: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4-10-23 16:59 编辑

    摘 :目的:比较浮针疗法及常规针刺方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257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采用浮针治疗的200例为治疗组,常规针刺治疗57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症状及体征的即时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即时痊愈率为60%,远期疗效为55%,对照组即时痊愈率为3.59%,远期痊愈率为49.12%,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结论:浮针治疗颈椎病的即时疗效和远期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的针灸治疗。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疗法;浮针
        浮针是一种特制的专用针具----塑料套管针。浮针疗法是一种新型的物理治疗方法,以局部病症为基准,在病痛周围进针,针尖对准病灶(痛点),针体沿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针刺,以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其镇痛效果非常显著。我科于1999年5月始开展浮针疗法,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浮针疗法不但可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痛症,同时对颈椎病引起的感觉麻木、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有较好疗效。我们于2002年开始观察浮针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至今笔者采用该法治疗颈椎病200例,并与电针组治疗的57例作随机对照,其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根据症状体征及颈椎摄影结果,确认为颈椎病患者257,随机分成2,治疗组200,其中男性75,女性125;年龄最大76,最小24岁。对照治疗组57,其中男性22,女性35,年龄最大80,最小26岁。病程10~8年。
      1.2 发病诱因   257例颈椎病患者大多有慢性劳损史,如长期低头工作或打麻将、扑克,长时间看电视、看书姿势不良(半坐卧位,头前屈),是颈椎病的主要诱发原因。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首先明确阳性反应点(痛点或压痛点),距离阳性反应点上下左右6~10cm处确定一比较平坦,便于进针的进针点,进行标记。颈椎病的患者进针点多选在颈椎两旁压痛点下方。因其病根源在颈椎,颈部压痛点消失了,其他部位压痛可迎刃而解。常规消毒后,取特制专用针具----4cm长的塑料套管针,在进针点快速刺入皮下,然后针尖直对痛点,将针身平贴皮下向前推进。力求无酸麻胀痛等感觉,进针完毕后,手握针座左右摇摆,使针体作扇形运动2~3min,直到病人的疼痛和头晕症状完全消失或减轻为止,抽出针芯用胶布粘附于针座,以固定留于皮下的软套管,留针24h,部分病例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出针后间隔1~2,再行浮针治疗。所有病例中多数进行4次治疗,少数1~2次。根据痛点数量一般每次针刺1~2支。
       2.2 电针组   取穴风池双、百劳双,肩外俞双,大椎,曲池双,养老双。操作:患者取坐位,穴位常规消毒,301~2寸长毫针,针刺得气后用G6805-1治疗仪,脉冲波形为连续波,输出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30min,10次为1疗程。
      3 疗效观察及分析
       3.1 疗效标准   所有病例均观察即时治疗效果和起针后的远期疗效。前者以治疗前后医者按压和病人主观感觉为依据;后者观察起针后疼痛减轻情况和运动功能改善情况及体征,并适当随访。
      3.1.1 即时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等症状完全消失,无不适感;显效:疼痛减轻80%以上,局部稍有不适感,其他症状明显减轻;好转:疼痛减轻50%以上,存在部分阳性体征;无效:疼痛等症状缓解不明显。
      3.1.2 远期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及体征均恢复正常;显效:疼痛明显减轻,功能活动稍受限;好转:疼痛缓解,其他症状和体征有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变化不明显。
       3.2 治疗结果及疗效分析
       结果可以看出治疗组平均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而且两者疗效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即时止痛率、即时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比电针组疗效较好。表明浮针同时具有比较好的远期疗效。另外在疼痛得到有效治疗的同时,其他主要症状也得到了有效改善,说明了浮针不但对各种疾病引起的痛症有显著效果,且对颈椎病导致的手麻、头晕、恶心呕吐等亦有较好疗效。不难看出,只要掌握了浮针的治疗原理,在临床上不断拓宽思路,还会在治疗病种上不断扩展,特别是在非疼痛疾病的治疗上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需要进一步地探索的总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3 16: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4 讨论
      浮针是由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符中华老师1996的6月发明的,是从针灸疗法中演变而来,经临床验证,它不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比一般针灸方法和其它方法如理疗、推拿、封闭疗法等获效更快捷,而且治疗时间短,只需5~10min,并且留针时间长,多在24~58小时,安全无副作用。即时疗效与远期疗效较普通针灸更佳,适应症广的特点。浮针虽是从针灸疗法中发展而来,但它具备了与传统针灸不同的特性。因为浮针治疗摒弃了传统的针灸理论,如经络理论,腧穴理论,补泻理论,取穴简单,只要求找准痛点,在痛点周围6~10cm选取进针点,然后针尖直对病灶,沿皮下进针即可,不要求得气,一改传统针灸镇痛得气取效的标志,易于掌握,适用于各类专业医务人员使用。
      浮针疗法与传统针灸疗法比较,在操作方法上不同,有不少特点,但是,唯有扫散动作,是浮针真正特色。浮针之所以能够治病,主要是因为疏松结缔组织的特性,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基质在生命期间属胆缁相液晶体,后者呈螺旋状的分子空间排序构型对外界作用因素反映灵敏,具有很好的压电效应。而压电效应是浮针疗效起效的原因。浮针进针点与痛点有一定的距离,且针尖不达痛点,通过扫散动作操作,却能很快起到镇痛效果,所以扫散越多,疗效越好,扫散动作与疗效有直接关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18 11:58 , Processed in 0.376741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