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93|回复: 0

转] 失传的针灸妙法---飞经走气

[复制链接]

777

主题

342

回帖

3708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708
发表于 2014-9-12 17:39: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飞经走气”四法理论与实践

王富春

(长春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飞经走气”针法首载于明代徐风《针灸大全·金针赋》,是用于治疗经络气血壅滞之证或关节附近针刺而不得气的针刺手法,徐风将其称之为“过关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包括青龙摆尾、白虎摇头、苍龟探穴、赤凤迎源4种手法。后来飞经走气针法又被高武《针灸聚英》、汪机《针灸问对》、李梃《医学入门》。、杨继洲《针灸大成》等多部著作所辑录而广为流传,各家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挥和见解。笔者将从“飞经走气”针法的操作技术特点为主对其进行探讨。

1青龙摆尾法

青龙摆尾法又称“苍龙摆尾法”,列为“飞经走气”针法中的第1法。《金针赋》中描述此法为:“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即将针刺入后,既不进也不退,既不提也不插,而是一左一右慢慢地摆动,犹如水中行舟的摇橹,在一摇一摆的过程中,推舟前进,以达到催发经气的目的。

汪机、李梃、杨继洲在继承徐凤青龙摆尾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汪机《针灸问对》中将此法表述为:“行针之时,提针至天部,持针摇而按之,如推船舵之缓,每穴左右各摇五息,如龙摆尾之状兼用按者,按则行卫也”,提出“每穴左右各摇五息”,对行针时间进行了描述。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记述为:“以两指扳倒针头,朝病所如扶船舵,执之不转,一左一右,慢慢拨动九数,甚三九二十七数,其气过经交流”,指出青龙摆尾针法不应局限于通关过节,应向患病部位行针,故“以两指扳倒针头,朝病所如扶船舵”。而杨继洲《针灸大成》将此针法称之为苍龙摆尾法:“苍龙摆尾手法,补。苍龙摆尾行关节,回拨将针慢慢扶,一似江中船上舵,周身遍体气流普。或用补法就得气,则纯补:补法而未得气,则用泻,此亦人之活变也。凡欲下针之时,飞气至关节去处,便使回拨者,将针慢慢扶之,如船之舵,左右随其气而拨之,其气自然交感,左右慢慢拨动,周身遍体,夺流不失其所矣。苍龙摆尾气交流,气血夺来遍体周,任君体有干般症,一插须臾疾病休。”在继承徐风的基础上,强调“或用补法就得气,则纯补:补法而未得气,则用泻,此亦人之活变也”,即寓补于泻,反复操作直至通经接气。但无论各家的论述有何发挥,青龙摆尾法的操作均强调《金针赋》中明确的青龙摆尾“一左一右,慢慢拨动”的特点,从而通关过节,催发经气,通络散结,以达最好的治疗目的。
2白虎摇头法
白虎摇头法是“飞经走气”针法中的第2法。徐风《金针赋》中记载:。白虎摇头,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该法操作像手摇铃一样摇而振动,即从天部向地部进针,先行进圆,按圆柱形的边缘,向右逐步盘旋,呈螺纹线,盘旋而进入地部。退方,即退针时,按方形的边缘,向左逐步盘旋呈直线横行直退。先右盘进圆,而后左盘退方,再左盘进圆,接着右盘退方。反复操作,周而复始,达到左右方向、又摇又振的效果。汪机在《针灸问对》中载录了2种白虎摇头法:“行针之时,开其上气,闭其下气,气必上行:开其下气,闭其上气,气必下行。如刺手足,欲使气上行,以指下抑之:欲使气下行,以指上抑之。手针头按住少时,其气自然行也。进则左转,退则右转,然后摇动是也。又云:行针之时,插行地部,持针提而动之,如摇铃之状,每穴每施五息。退方进圆,非出人也,即大指进前往后,左右略转,提针而动之,似虎摇头之状。兼行提者,提则行荣也。”第1法进针时将针直插穴内,得气后以押手配合控制针感走向,即闭气下行,重点在分层进退中配合捻转,进则左转,退则右转,最后摇动针体。第2种白虎摇头法进针时轻捻转至地部,行针时插针,针尖运动形成圆形轨迹,配合轻轻捻针、重插轻提,提针时针尖运动形成方形轨迹,配合轻轻捻针、重提轻插,反复操作,每穴施术五息。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记述为:“以两指扶起针尾,以肉内针头轻转,如下水船中之槽,振摇六数,或三六一十八数。如欲气先行,按之在后:欲气后行,按之在前。”在轻捻针得气后,在人部操作,捻转针体并左右摇动,每穴共行针6—18次。杨继洲在《针灸大成》称白虎摇头针法为赤风摇头法,“赤凤摇头手法,泻口凡下针得气,如要使之上,须关其下,要下须关其上。连连进针,从辰至巳,退针,从巳至午,拨左而左点,拨右而右点,其实只在左右动,似手摇铃,退方进圆,兼之左右摇而振之。”即在进针得气后,以左手押手控制针感传导方向,之后在进退针尖的过程中按从辰到巳到午,又从午到巳到辰左右而摇,再行退方进圆之术。综上,在徐风、汪机第2法和杨继洲的论述中均提到其“退方进圆”的操作过程和摇动针体似“摇铃”的特点。李挺的论述中却未提及。方”“圆” 之说,其操作重点在于其“摇稽”之法。笔者认为白虎摇头法重点就在于“退方进圆”和“摇振”。进针时,持针沿圆弧平滑而摇动针体,以增强或控制针感:退针时,以方形路线出针,在其拐角处振动针体,以增加刺激量,易于激发针感。其操作注重提插、捻转、呼吸以及押手之间的相互配合,以“方”“圆”来摇动针柄,振动针尖以产生针法效应。白虎摇头针法是通过“摇”的过程来达到行气、疏通经络、推行经气之目的。所以笔者认为徐凤之后的医家在其著作中所提及的白虎摇头法,若没有“退方进圆”和“摇振”之说,虽名为“白虎摇头”,但实际上己不再属于此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2 00:11 , Processed in 0.224331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