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21|回复: 1

腕踝针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

[复制链接]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发表于 2014-11-14 16:3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4-11-14 16:35 编辑

        <关键词> 尿道疾病;腕踝针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是指仅有尿频、尿急和()尿痛症状,而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阴性,并排除细菌(含结核菌)、真菌、衣原体等微生物所致尿路感染者。多见于女性,尤其是中青年女性,约占膀胱激惹征的50%,抗生素治疗无效。2006-01------2007-12,笔者采用腕踝针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30,并与常规针刺治疗30例及西药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①有明显的尿频或排尿困难,但无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等全身症状;②多次中段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105 CFU/mL;尿中红细胞、白细胞增加不明显,一般<10/高倍视野(HP)。排除尿路畸形、妇科炎症及有不洁性交史者,排除尿路结核菌、真菌、衣原体和淋球菌感染者。
       1.2一般资料   全部90例均为肾内科门诊女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腕踝针组30,年龄21~55,平均(37.4±5.2);病程8个月~12,平均(4.6±1.3)年。常规针刺组30,年龄20~53,平均(38.5±6.1);病程6个月~10,平均(3.9±1.1)年。西药组30,年龄24~55,平均(39.7±5.4);病程9个月~11,平均(4.8±1.5)年。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腕踝针组    取上1(腕横纹上2,小指侧尺骨缘与尺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中)、下1(内踝上3,靠跟腱内缘)和下2(内踝上3,内侧面中央,靠胫骨后缘)。皮肤常规消毒,1~1.5寸毫针,针尖朝向近心端,针体与皮肤呈15~30°刺入,针体贴近皮肤表面,针身沿皮下浅层刺入25~30 mm。针刺宜缓慢、松弛,在进针过程中除针尖通过皮肤时有轻微刺痛外,要求患者无酸、麻、胀、重感,否则需要调整进针方向和深度。每次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
       1.3.2 常规针刺组   予常规针刺治疗。取穴:关元、气海、水道、肾俞、三阴交、内关、太冲。皮肤常规消毒,1~2寸毫针,进针后行小幅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
       1.3.3 西药组  安定2.5 mg,每日3次口服;谷维素20 mg,每日3次口服。
       1.3.4 疗程   3组均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标准(自拟)    痊愈:尿频完全缓解,排尿次数、每次尿量恢复正常,尿急、尿痛消失;好转:尿频改善,排尿次数较治疗前减少一半以上,每次尿量明显增多,尿急、尿痛减轻或消失;无效: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2
       3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可见,腕踝针组总有效率与常规针刺组、西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常规针刺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临床疗效由优到差依次为腕踝针组、常规针刺组、西药组。
        3
       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是指以尿频、排尿不适为主要症状而临床无微生物感染的证据。其临床表现以尿频较突出,每次尿量不多,常伴有尿急、尿痛,且多有较明显的精神因素。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焦虑症;②尿流动力学异常,如逼尿肌和括约肌功能失调;③变态反应或化学激惹,如尼龙内裤、外用避孕药具、洗洁液及除臭喷雾剂等;④非特异性膀胱三角炎。目前西医治疗多采用抗焦虑药、雌激素、局部冲洗及手术治疗等方法。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4 16: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临床表现,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属中医学淋证范畴。病位在膀胱和肾,涉及到肝、心。主要病机为肾气虚,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同时本病多有一定的情志因素,如肝郁气滞、气郁化火、思虑劳心、心肾不交等均可使三焦气化不畅,水道阻滞,膀胱不利。针灸是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较为有效的方法,《灵枢  癫狂》曰:“内闭不得溲,刺足少阴、太阳与骶上以长针。”腕踝针疗法是用毫针在腕踝部刺激点进行皮下浅刺而达到治疗全身相应脏腑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从中医学的经络学说看,其分区与十二皮部的分区基本一致,十二皮部体表区域按十二经络划分,是十二经络功能反映于体表的部位,皮部与经络、内脏有着密切联系。上1联系手少阴心经,下1联系足少阴肾经,该经联络膀胱,下2联系足厥阴肝经,通过针刺上述部位,可以调节心、肝、肾、膀胱等脏腑的功能,从而鼓舞正气,通经活络,恢复肾和膀胱的气化功能,使排尿正常。同时腕踝针与体针比较,具有进针点少、疼痛轻和留针方便等特点,易于被患者接受。腕踝针的刺激部位在皮下浅层,从现代医学的胚胎发生学观点看皮肤与神经系统同属于外胚层,二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皮下组织含有较多的外周神经和中枢神经的感受器,传导兴奋高效、快捷,这可能是腕踝针疗法能够调节神经功能治疗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的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 13:26 , Processed in 0.332978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