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430|回复: 1

浮针疗法治疗颈椎病颈肩背疼痛

[复制链接]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发表于 2014-11-17 16: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1-17 16:07 编辑

     摘要:目的:观察浮针治疗颈椎病颈肩背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患者,随机分为2,治疗组32,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取浮针治疗, 21, 10天为1疗程;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 11, 10天为1疗程。结果:2组均治疗1疗程统计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93.8%,对照组88.9%,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浮针治疗颈椎病颈肩背疼痛与针刺治疗该病均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而浮针疗法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浮针;颈椎病;颈肩背疼痛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疾病。由于工作、学习节奏的加快,颈椎病患者出现年轻化倾向。患者出现颈肩背部不适,甚至头痛、眩晕、耳鸣、恶心等严重症状而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浮针疗法是一种有别于传统针灸的新型针刺治疗方法。该疗法以塑料套管针作为一种特制的专用针具,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疼痛性疾病。笔者于近年来采用该法治疗颈椎病以颈肩背部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其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9例患者均为门诊确诊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浮针组)32例、对照组(针刺组)27例。其中治疗组男性14,女性18,年龄最大76,最小26,平均51.3岁。对照组男性12,女性15,年龄最大74,最小28,平均51.7岁。两组性别及年龄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颈肩背部疼痛为主,或伴有一侧或二侧上肢疼痛麻木、头痛、眩晕、耳鸣、恶心呕吐、心悸等。
       1.3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①有慢性劳损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畸形,颈椎退行性变;②多发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有长期低头伏案工作史;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好发落枕;④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引试验阳性,压顶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椎间隙变窄、椎间孔狭窄, CTMRI检查可有相应改变。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浮针组)    病人取坐位或俯卧位,选择颈椎两旁压痛点下方约6~10cm便于进针处作为进针点,注意尽量避开浅表静脉。常规消毒皮肤,取一次性浮针,在进针点针体与皮肤呈15~30°角快速刺入,然后将针尖提至皮下,针尖直对痛点,沿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向前推进,力求无酸麻胀痛等感觉,进针完毕后,再以进针点为支点,手握针座左右摇摆,使针体作扇形平扫,当病人的疼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后抽出针芯,将软套管的针座用创可贴固定于皮肤表面,留置24h后拔出。21, 10天为1疗程。
       2.2 对照组(针刺组)   取颈椎相应节段的夹脊穴、风池、曲池、合谷、阿是穴。患者坐位,皮肤常规消毒,以直径0.35mm、长50mm毫针,分别进针得气后,行平补泻手法,加灸,留针30min, 11, 10天为1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临床治愈:首次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70%以上, 1疗程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显效:首次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50%以上, 1疗程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或明显改善,劳累后颈部可有轻度不适,不影响正常劳动和工作;有效:首次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但少于30%, 1疗程后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基本上能从事正常轻工作,生活能自理;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均以治疗1疗程统计疗效。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
       4 讨论
      颈椎病以颈肩背痛为主要表现者,属中医学“骨痹”、“筋痹”范畴。该病的发生多由人体气血不足,肝肾虚损,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致使邪客经络,督脉痹阻,经络瘀滞;或因跌仆损伤而致气血失和,经络不通。《金匮要略方论》:“人年五六十,其病脉大名,痹挟背行,,皆因劳得之”。《张氏医通》:“有肾气不循故道,气逆挟脊而上,至肩背病,或观书对奕久坐致脊背痛者”。本病的治疗关键在于祛风散寒,调和气血,疏经通络,活血化瘀。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7 16: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浮针疗法是传统针灸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是传统中医理论中皮部理论、近治理论、以痛为腧理论、《内经》刺法等针灸原理的具体运用。浮针疗法是使用浮针在病痛周围皮下疏松结缔组织针刺的一种方法,该疗法一改传统针刺腧穴、得气为佳的手法,操作过程要求无酸、麻、胀、痛等针感,通过反复运针达到疏通经络、畅调气血、化瘀止痛的效果。浮针的进针部位与痛点有一定距离,其针具较粗,通过“扫散”过程,可产生较显著的“循经感传”效应,使疼痛组织的生理功能活跃,改变病理状态,消除或减轻炎症,达到镇痛目的。由于结缔组织的网络传递作用,当刺激病灶附近结缔组织时,外周感觉神经末梢上的阿片受体释放一些镇痛物质,以及浮针的特殊运针方法,能很好减轻或消除病灶附近的无菌性炎症反应和炎性粘连,这可能就是浮针疗法在数十秒至数分钟内产生“针到痛去”的原因。也有学者认为其镇痛机理是通过神经系统调节和体液因素调节来完成的。
      本观察通过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显示浮针治疗颈椎病颈肩背疼痛与针刺治疗该病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作者认为,浮针疗法具有操作简便,起效快捷,作用持久,患者痛苦小,留针时间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 09:26 , Processed in 0.674503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