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06|回复: 1

眼针疗法的经络基础

[复制链接]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发表于 2014-11-19 17:0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4-11-19 17:06 编辑

       祖国医学对眼睛与脏腑经络的联系早有明确阐述,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脉皆属於目”,《灵枢·邪气脏腑病形 》 篇说“夫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干面而走空窍,其精明之气上于目而为睛”,《灵枢·大惑论》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于目而为精。精之窼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窼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於脑”,说明五脏六腑精气,通过十四经脉,三百六十五络的输注,精气皆上注于目。经络理论是眼针疗法的治疗基础。古籍《内经》、《难经》、《甲乙经》均记载了眼睛与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奇经八脉的有机联系。
    一、眼睛与十二正经的联系
       “大肠手阳明之脉,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颊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说明手、足阳明经脉在鼻旁、目内眦、眶下缘处与眼睛有着直接的经络联系:“小肠 手 太 阳之 脉…… 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出页),抵鼻,至目内眦”,“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说明手、足太阳经脉在目眦处与眼睛有直接的经络联系;“三焦手少阳之脉”’…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之人前,交颊,至目锐眦”,“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 …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交颊,至目锐眦后”,说明手、足少阳经脉与眼睛也有直接的经络联系。
       手、足六阴经脉由于脏腑、经脉的表里关系、属、络联系,经络的沟通,也通过手、足六阳经脉,间接与眼睛相联系。手少阴心经,如《灵 枢·经脉 》篇 所 载“心手少阴之脉··一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肝足厥阴之脉· ·…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与巅”,可见阴经中心经、肝经与眼睛也有直接联系。
    二、眼睛与奇经八脉的联系
     《  素问·骨空论》说“任脉,起于中极以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耳”,《难经 》二十八难说“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甲乙经》说“督脉者 … … 上巅,循额,至鼻柱”。从上可知,任脉上行于两目,督脉下行于两目中央,可见任、督二脉与眼睛有着密切而直接的联系。
《奇经八脉考》说“阴维起于诸阴之交,其脉发于足少阴筑宾穴……与任脉会于天突、廉泉,上至顶前而终”,“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 … 上脑空、承灵、正营、目窗、临泣、下额与手足少阳、阳明五脉会于阳白”,从而可知,阴维、阳维二脉上头部也循行至眼睛周围。《灵枢·寒热病》篇说“足太阳有通项入于脑者,正属目本,名曰目系… … 在项目两筋间,入脑乃别阴蹻、阳蹻、阴 阳相 交· ·交于目内眦”,说明阴、阳蹻脉、足太阳经与眼睛有直接联系。阴阳蹻二脉,不仅濡养眼目,而且主司眼睑的开合运动。又 《灵枢·逆顺肥瘦》篇说“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 … 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 阳,灌诸精”,说明冲脉上行支出于咽上部、后鼻道,向头面部诸阳经渗灌精气,向眼晴等五官七窍渗灌精气。
    三、眼 睛与十二经别之间的联系
       由于经络系统中的经别循行、会合,使经气又聚集于眼睛附近。十二经别按其阴阳表里,分成“六合”关系。阴经经别上行头项处,分别会合于阳经经别,再合入阳经本经之中,进而上达于眼睛周国,故眼睛与十二经别有联系。
    四、眼睛与十二经筋的联系
       十二经筋的分布与十二经脉相一致,经筋是经脉的联属部分。如“足太阳之筋… …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颅,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网,结于頄”,目上网即指上、下眼睑和眼周围的筋肉而言。
       总之,眼睛与经络系统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正如《素问·五脏生成 》篇所指出“诸脉皆属于目”,这就是眼针的经络机理。
鉴于此说,笔者在针灸临床选取眼区局部穴位之外,又配合相应循经远端腧穴,以提高眼针疗效。现仅举典型病例二则。
      例一、张王氏,76 岁,住沈阳市天后宫路。1 9 8 2年来诊。面色憔悴,呻吟不止。家属代诉,头痛半年之久,百治无效,曾用麦角胺、脑复康、上清丸等中西药,均未见缓解。
       精神疲惫,舌质红,苔薄黄,脉弦细数。血压正常,眼底也属正常。观眼查病,眼穴上焦区有暗红血络伸延。
       诊为少阳头痛,为阴虚阳亢所致,治宜滋阴潜阳。
       针眼穴上焦区,配合循经远端胆经荥水穴侠溪、肾经原穴太溪。留针时痛减,拔针时痛止。
       连针五次治愈,随访二年,未见复发。
       例二、吕x ,57岁,干部.。1983年秋在广州展梢会期间突然头痛,随即左半身瘫疾。就地急诊,诊断为高血压 (血压1 9 5 / 120毫米汞柱)、脑血检形成。抢救两天,头痛减轻,护送回沈阳就医。
       眼底呈动、静脉交叉压迫,未见出血和乳头水肿。左侧呈现中枢性面瘫,左半身偏瘫,肌力零级。舌质蜂,苔黄燥,脉弦数有力。
       诊断同前,属祖国医学中风、半身不遂范畴,治宜滋阴潜阳、柔肝熄风。
       针眼穴二、四区,配循经远端肾经金水穴复溜,肝经输原穴太冲;或针眼穴四区、八区配肝经荥火穴行间,肾经原穴太溪。这样标本兼顾,补泻兼施,奏效迅速。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9 17:05: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4-11-19 17:06 编辑

      针刺二次,头痛头晕消失,血压降为150/9 5毫米汞柱,左臂可举至肩平,左腿可迈步 (陪护撵扶),肌力迅速恢复至三级;治疗五次后,可自己上三楼就诊;治疗十次后,可上班工作半日。随访一年,未复发。
      体 会
      眼针疗法与针灸术中耳针、头针、手针、足针等微针法一样,都是生物全息律的典型例证,都是以祖国医学的阴阳、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也导源于《周 易》思维方式。 “眼针疗法”为彭静山教授之首创,笔者.在针灸临床时也应用眼针疗法,体会到眼针取穴若能辫证配合循经远端经穴,更能提高疗效,并能扩大治疗范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2-4 01:26 , Processed in 0.311910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