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760|回复: 1

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

[复制链接]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发表于 2014-11-24 16:30: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1-24 16:32 编辑

    摘 : 目的: 比较穴位埋线与针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差异,为慢性荨麻疹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60 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与针刺组,每组 30 例。埋线组采用埋线针将羊肠线埋至特定的穴位; 针刺组是用毫针在穴位上进行针刺,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埋线组总有效率为 93.3%,优于针刺组 73. 3%( P 0. 05) 。结论: 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风疹; 穴位埋线; 针刺
       荨麻疹又称风疹块、瘾疹,是一种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而引起的局限性、一过性水肿反应,以皮肤突起风团、剧痒为主要特征。发病率高,西药治疗可以缓解,但停药后易复发,不能根治。近几年笔者运用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 30 例,取得了满意疗效,并与30 例针刺治疗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60 例患者均为 2010 1 2013 9 月就诊的门诊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穴位埋线组和毫针针刺组,每组 30 例。埋线组中男 13 例,女 17 ; 年龄 19 69 岁,病程 6 个月 8 年。针刺组中男 10 例,女 20 例,病程5 个月 9 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因此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标准: 诊断纳入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 发病急,皮损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边界清楚。②皮损时起时落,剧烈瘙痒,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③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或有发热、关节痛等症。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窒息。④皮肤划痕试验阳性。⑤皮疹经过三个月以上不愈或反复间断发作者。
       1. 3 症候分型: 风热犯肺: 风团色红,灼热剧痒,遇热时加重,兼有发热、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风寒束表: 风团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减,兼恶寒,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血虚风燥:风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剧,兼心烦少寐、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数无力。其中症属风热犯表者 27 例,风寒束肺者 24 例,血虚风燥者 9 例。
       2 治疗方法
       2. 1 穴位埋线组: ⑴取穴: 主穴: 曲池、合谷、血海、膈俞、三阴交。风热犯表型加大椎、风门; 风寒束肺型加风门、肺俞; 血虚风燥型加风门、脾俞、足三里。⑵操作: 00 号或 0 号羊肠线剪成长 1cm 3cm 的线段若干根,分别放置于75 %的酒精内备用,临用时再用生理盐水浸泡至软,以利于吸收。患者先俯卧,选取上述背部穴位,用龙胆紫标记。术者带消毒橡胶手套。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将埋线针针芯退出适量,用镊子将备好的羊肠线放入埋线针针管前端。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缺口向下以 15° 40°方向刺入,得气后边推针芯边退针头,将羊肠线埋入穴内肌肉浅层,针孔处贴创可贴。背部腧穴治疗完毕后,患者再仰卧位,选取四肢部腧穴操作,方法同上。20 天治疗一次,3 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⑶注意事项: 患者治疗后 24h 撕掉创可贴; 治疗 3 天内不能洗澡; 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接触过敏性物品、食物或药物,忌食鱼腥、虾蟹,酒类、咖啡、葱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 2 毫针针刺组: ⑴取穴: 主穴: 曲池、合谷、血海、膈俞、三阴交。风热犯表型加大椎,风门; 风寒束肺型加风门、肺俞; 血虚风燥型加风门、脾俞、足三里。⑵操作: 75% 的乙醇常规消毒后,选用直径 0. 35mm,长 0. 40mm 毫针,背部腧穴要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四肢部穴位直刺。诸穴得起后,采用捻转泻法行针 2min。留针 30min,期间每隔 5min 行针一次。每天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间隔一周后再进行第二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3 治疗效果
      疗效评定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 皮疹消退,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停治 3 个月后不再复发。显效: 皮疹消退 50 % 以上,临床症状减轻,未完全消除,且停治后偶有复发。无效: 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疗效比较显示,埋线组总有效率 93. 3%,针刺组为 73. 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说明埋线组疗效优于针刺组。
       4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常反复发作,以风团、瘙痒为主要表现。关于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大多数观点认为此病主要由变态反应所致,也有部分由非变态反应所致,但在临床上很多患者找不出明确的过敏原。荨麻疹起病迅速,临床以皮肤和黏膜的局限性、暂时性、瘙痒性潮红斑和风团为特征,严重者常伴黏膜血管性水肿。常反复发作,药粉、食物、吸入物、感染、物理刺激、昆虫叮咬等均可诱发,在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常规抗组胺治疗效果不明显。在中医学里,荨麻疹称为“风疹”,多因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平素体弱,慢性疾病耗伤肺脾之气,加之风邪外袭,以致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郁于皮肤腠理之间,邪正相搏而发病。《诸病源候论》曰: “邪气客于皮肤,复适风寒相袭,则起瘙痒疹”。由于身体劳累,又感风寒、风热、燥邪或接触异物则发为风疹。“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治疗上以养血活血、调养气血为主,兼以解表祛邪、疏风止痒。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肺与大肠相表里,两穴合用具有疏风清热、解表祛邪、宣通肺气之效。取血海以达养血活血、润燥止痒之功。膈俞为八脉交会穴之血会穴,取此穴可通达全身十二经脉之气血。三阴交为足厥阴肝经肝、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脾之交会穴,此穴可滋阴养血,调整肝脾肾三脏的功能,使气血精液充盈。大椎穴为手足三阳经交会穴,可调和营卫、疏风清热。肺主气卫外,营卫得固,邪不可干,又可清热解表。风寒风热配风门,可振奋卫阳,祛风止痒。脾俞健运脾胃,化生气血以调理后天。足三里可调理脾胃、疏风化湿。诸穴相配,有调理脏腑、滋阴养血、透表达邪之功能。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4 16: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穴位埋线疗法是将羊肠线埋植于人体穴位内,是经络理论与物理医学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羊肠线在穴位内的生理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变化,将其刺激信息和能量经经络传入体内,以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治疗疾病。而且治疗一次便可获得长久的治疗作用,被认为是使穴位受到长时间良性刺激的理想方法之一。纵观本法的整个操作过程,实际上包括了针刺、刺血、机体组织损伤后修复、留针等多种刺激效应。所以,穴位埋线疗法实际上是一种融多种疗法、多种效应于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
      但需注意的是: ①风门、肺俞、膈俞、脾俞分别位于第 2、3、7、11 胸椎旁,其下紧邻肺脏、肾脏,进针要斜刺,以免伤及脏器;②埋线过程要严格无菌操作,以免感染; ③在边退针管边推针芯的过程中,由于羊肠线质软,可能在皮下会形成小结,吸收时间相对较长,要向患者解释清楚。
      通过长时间的临床观察,穴位埋线能更有效地控制荨麻疹,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治疗,且配穴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因此穴位埋线是一种有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4 05:14 , Processed in 0.145232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