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72|回复: 1

穴位埋线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

[复制链接]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发表于 2014-12-3 16: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4-12-3 16:25 编辑

    [摘要]目的:比较穴位埋线与坤泰胶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有效疗法。方法:埋线组33例行穴位埋线治疗,以肝脾肾俞募配穴为主方,配合辨证和辨病取穴相结合,10天埋线1次;坤泰胶囊组口服坤泰胶囊,每次4粒,每天3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10天、30天和60天时观察两组患者Kupperman指数(KI)评分,并根据KI比值的改变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KI评分、KI比值逐渐下降,且治疗10天后埋线组KI评分、KI比值均低于坤泰胶囊组(均P<0.05);治疗10天后,埋线组总有效率为36.4%(12/33),优于坤泰胶囊组的3.0%(1/33,P<0.05),而治疗30天后、60天后以上各项指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穴位埋线与坤泰胶囊均可降低KI评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穴位埋线在治疗早期有一定疗效优势。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埋线疗法;
        围绝经 期综合征 (perimenopause   syndrome,PMS)是指妇女在绝经前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导致激素水平下降,因而引起的以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表现为潮热、出汗、胸闷、心悸、烦躁、头昏、血压波动等诸多症状,还有很多患者出现乏力、失眠、关节疼痛,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影响较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病率占绝经期女性50%~80%,且呈逐年升高趋势,发病年龄也有年轻化趋势,病程持续时间较长,如不予干预有患者可持续9年之久。传统的中药和西药治疗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存在,笔者应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此病,以治疗前后Kupperman指数(Kup-perman   index,KI)比值的改变评定疗效,现将2010年2月至2013年6月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埋线组33例患者均来自针灸科门诊,均为女性,年龄最小40岁,最大59岁,平均50.2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9年,平均1.9年。坤泰胶囊组33例患者均来自中医科门诊,均为女性,年龄最小41岁,最大58岁,平均50.5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8年,平均1.8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和KI评分分布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妇产科学》中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制定标准。①年龄在40~60岁之间的妇女;②出现月经紊乱3个月以上或已停经;③出现潮热、出汗、烦躁、头昏、失眠、关节疼痛等症状;④血清雌二醇(E2)降低,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升高。
    1.3纳入标准
       ①月经紊乱或已绝经并经实验室检查,性激素水平符合绝经期标准;②有潮热汗出、烦躁、失眠等症状;③近3个月未服用任何针对该病的药物。
    1.4排除标准
       ①近期服用激素类药物或与该病相关的其他药物;②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③依从性差不能配合完成治疗者;④有精神疾患及生活不能自理者。
    2治疗方法
    2.1埋线组
   (1)取穴
       基本穴位处方:肝俞、脾俞、肾俞、期门、章门、京门。随症取穴:潮热汗出较重者加大椎、肺俞、三阴交;心烦失眠较重者加百会、内关;疲倦乏力明显者加气海、关元、足三里;关节疼痛、肢体麻木明显者加局部取穴。基本穴位每次取单侧,两侧交换使用,每次取穴总数12~15个。
   (2)操作方法
       埋线针的制备:在无菌操作的环境下,将可吸收线剪成1~2cm的线段,用止血钳将一段线体穿入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的针尖端,用一次性无菌平头针灸针从注射针头尾端穿入(勿将线体推出针体)作为针芯,盖好针头帽备用。
       埋线治疗:穴位用安尔碘常规消毒,用自制的一次性埋线针迅速刺入皮下,推动针芯,将可吸收线送入体内,拔出针体,用干棉球压迫1min即可,如有出血需适当延长压迫时间至血止。埋线针的进针深度根据不同的穴位部位和患者皮肉厚薄的不同有所差异,皮肉较薄处进针大约1cm即可,皮肉较厚处如腹部进针深度可达2~3cm,背俞穴向脊柱方向斜刺。治疗结束后嘱患者6h之内禁止沐浴,当日避免剧烈运动,适当休息。10天治疗1次,治疗10天、30天、60天分别统计KI值。
    2.2坤泰胶囊组
        口服坤泰胶囊(药物成分:熟地黄、黄连、白芍、黄芩、阿胶、茯苓。规格:每粒装0.5g)每次4粒,每日3次。治疗10天、30天、60天分别统计KI值。
    3疗效观察
    3.1疗效评定标准
        用改良的Kupperman评分法判定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包括潮热出汗、烦躁、失眠、耳鸣、感觉异常、骨关节痛、头晕、抑郁、乏力、心悸等临床症状,给予系数1~4不等;每种症状的严重程度分为无、轻、中、重,其程度因子也以 数 字 表 示,即 无 症 状 为0分;症状很轻,偶尔出现为1分;症状中等程度,时轻时重为2分;症状持续出现,主观感受较重为3分。每项症状的系数与程度因子乘积之和即为KI值,KI值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总分最高可达51分。KI比=(治疗后KI/治疗前KI)×100%。显效:KI比<15%;有效:15%≤KI比≤50%;无效:KI比>50%。
    3.2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治疗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I评分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K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间比较可知,埋线组优于坤泰胶囊组(P<0.05),提示治疗10天后在KI评分方面埋线组优于坤泰胶囊组。两组患者治疗30天后,KI评分与本组治疗10天后比较,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60天后,KI评分与本组治疗30天后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在治疗10~60天这段时期内,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KI评分在不断下降,即临床症状好转,疗效呈递增趋势。两组患者在治疗30天和60天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在治疗1~2个月时疗效基本相当。
   (2)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期的KI比值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两组组内比较,KI比值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递减趋势,10天KI比>30天KI比>60天KI比,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同时期组间比较,在治疗10天时埋线组优于坤泰胶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0天和60天时虽然从数值表面看埋线组优于坤泰胶囊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3)两组患者治疗不同时间点疗效比较,结果可以看出,两组组内比较,总有效率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递增趋势,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期组间比较,在治疗10天时埋线组优于坤泰胶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0天和60天时虽然从数值表面看埋线组优于坤泰胶囊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埋线组与坤泰胶囊组比较,在早期有一定优势,但2个月治疗总体来看,并无显著差异,说明两种疗法疗效相当。
    4讨论
       中医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与肾、肝、脾关系最为密切,这个时期脏腑虚衰,且“阳常不足,阴常有余”,俞穴、募穴为脏腑之气输注的特殊孔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腰背部和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俞穴分部于腰背部,属阳,主动;募穴分部于胸腹部,属阴,主静,二者均据其脏腑所在的解剖位置上下依次排列,尤其是募穴与相应脏腑的位置更为接近,从而形成了俞穴-脏腑-募穴的前后对应关系,体现了俞、募穴之间刚柔相济、阴阳相通、以脏腑为本的特点。肝脾肾之俞募相配可补肾益精、养血疏肝,调整脑-垂体-卵巢的功能,从而治疗相关的病变,因此主穴处方以俞募配穴为主。潮热汗出较重者加大椎、肺俞、三阴交,潮热汗出为人体阳气过盛或瘀滞于内蒸腾阴液使然。大椎为督脉的要穴,对于疏通经气、调整阴阳的平衡起关键的作用,《医宗金鉴》言大椎主“满身发热,虚汗盗汗,津液不止”;肺主皮毛,肺气虚弱,卫表不固则易汗出,肺俞对调整人体汗液的排泄有较好的作用;三阴交善调补阴经之气血,是治疗阴虚潮热盗汗的关键穴位。心烦失眠较重者加百会、内关,围绝经期女性肝肾不足,气血失养,易致阴阳失衡、阴虚火旺,扰乱心神,影响睡眠。百会为督脉穴,诸阳之会,位居高位,善调神志;内关为心包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善安神定志、改善睡眠。人体的气血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衰弱,到绝经期,气血虚弱,加之肝肾亏虚,阴阳不和,心神受扰,使得疲倦乏力的症状更易显现出来,气海、关元为任脉穴,是培补人体元气的常用穴位;脾胃为后天之本,阳明胃经多气多血,足三里为胃经合穴,是补气补血、强身健体的关键穴位。关节疼痛、肢体麻木明显者加局部取穴,如膝关节酸痛可加犊鼻,腰痛根据部位取肾俞或大肠俞等,每次局部加取1~2个穴位,不宜过多。
       坤泰胶囊近年比较普遍地应用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临床报道较多,临床有效率一般在80%以上。该药物是由熟地黄、黄连、白芍、黄芩、阿胶、茯苓等中草药制成的成药,具有滋阴清热、安神除烦的功效,用于阴虚火旺证,症见潮热面红、自汗盗汗、心烦不宁、失眠多梦、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坤泰胶囊虽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却不能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不能随患者证型和症状的差异和变化临证加减,它对阴虚火旺证型及其一系列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对于其他证型和临床复杂多变的围绝经期症状却缺乏针对性。相比之下,穴位埋线疗法在基本穴位处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证型和症状随症处方选穴,对于每一位患者都具有针对性,因此适宜人群广泛,具有一定优势。且埋线疗法起效很快,患者经常反映在治疗第2天潮热汗出等症状即可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在治疗10天后的症状评分中,埋线组疗效明显优于坤泰胶囊组。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3 16: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4-12-3 16:25 编辑

      关于KI评分法的疗效标准,笔者查阅了较多资料,发现说法不一,有人认为只要治疗前后的KI值经统计学处理有差异,即认为治疗是有效的,但缺乏对于有效率的统计。有效率的统计有用MI(即KI)减分率,即(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有用MI(即KI)比,即治疗后KI/治疗前KI,但对于有效比值的界定尚缺乏统一的标准,都是自拟的标准,没有标明出处。笔者采用KI比的方法,以KI比<15%为显效,15%≤KI比≤50%为有效,KI比>50%为无效,这个标准的制定可供同道借鉴。
      Kupperman评分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美国和欧洲广泛应用于研究工作。尤其是在改良后,涉及症状更全面,在围绝经期生活质量评价方面更具有效性。该方法以患者临床症状的轻重为标准,以解决患者的不适感为目标,更突显了临床治疗的人性化。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在人体自然的衰老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机体不适症状群,在绝经前后,人体的性激素水平逐渐发生变化,机体因不适应这种变化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这是女性进入衰老期的一个重要的过渡阶段,而这种自然的衰老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期望通过恢复性激素水平来改善临床症状的方法是不现实的,即使是激素替代疗法,也只能在短期内应用。对于适龄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通过心理疏导、经络调理等物理疗法来帮助他们度过这个重要的时期,努力改善临床症状才是更适合、更现实的方法。
      埋线疗法具有操作简便、无不良反应、疗效快捷等优势,在临床中我们将继续收集更多病例资料,以期做一个大样本的临床对照研究。另外,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将对以上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跟踪随访,以观察其远期疗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3 19:18 , Processed in 0.30442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