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词 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 头针腕踝针 中风偏瘫为中枢性瘫痪,针刺疗法对该病患肢的运动和感觉的恢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重要方法。我们采用体、头、腕、踝针刺及体头腕踝综合针刺的方法治疗本病并进行对比观察,兹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分组 经CT检查确诊为脑血管病患者206例,其中住院病人52例,门诊病人154例;男122例,女84例;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2天;年龄最大者77岁,最小者19岁;脑出血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3例,脑血栓形成145例,脑梗塞20例;右侧瘫痪140例,左侧瘫痪66例;合并高血压者54例,失语者79例,心脏病16例,多数患者伴有面瘫、语言不利,患肢肌力0级。根据就诊次序,随机将患者分为4组:体针组51例,头针组51例,腕踝针组51例,体头腕踝针组53例。治疗6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2 诊疗标准 参考1986年6月15日在山东泰安市通过的《全国中风诊断和疗效标准》及北京脑血管协作组暂定标准。所有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 1.3 治疗方法 活血祛瘀,疏通经络,以取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初病时,仅刺患侧,病程日久后,可先刺健侧,后再刺患侧,适当取与所取阳经相表里的阴经穴位。①体针:上肢取肩髃、曲池、内外关、合谷、八邪等;下肢取环跳、阳陵泉、三阴交、足三里、绝骨、八风等;面瘫加地仓、颊车、阳白、四白等;语言不利宜祛风豁痰,宣窍通络,取廉泉、内关、哑门等。根据不同的兼证再选择适当穴位。一般根据病情选穴4~8个,针刺得气后留针20~30min,每5min捻转1次,据虚实进行补泻。②头针:选患肢对侧运动区、感觉区、足运感区、语言区、血管舒缩区,快速刺入达帽状睫膜下蜂窝组织层捻转,每5min捻转1次,频率为200次/min左右,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施以强、中、弱刺激,留针30~60min。③腕踝针:取患侧上5、下4区,留针15min。④体头腕踝针联合治疗:综合运用以上三法。以上方法均每日1次,15日为1疗程,休息3~4天。 1.4观察方法 按上述诊疗标准,每治疗1个疗程记录1次,治疗6个疗程后,进行统计,并分析结果。 2 结果与分析 各组治疗效果可以看出,体头腕踝针法联合治疗疗效高于各单一针法疗效。x2=19.185,P<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