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90|回复: 1

针灸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

[复制链接]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发表于 2014-12-6 15: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4-12-6 15:54 编辑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 60 例患者随机分为 2 组,对照组 20 例以别嘌呤醇和痛舒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 40 例,在此基础上予针灸加放血,取穴隐白、昆仑、太溪、阿是穴等,疗程均为 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急性期患者主要关节症状疗效,血尿酸变化、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在降低血尿酸、改善急性期患者主要关节疼痛、肿胀症状及疗效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结论 针药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痛风有良好的协同效应,并能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 痛风性关节炎;中医疗法;针灸加放血;痛舒胶囊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红肿疼痛、屈伸 不利,关节畸形为特点的嘌呤代谢障碍性疾病,目前还缺乏对因治疗和根治措施.由于体内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高,致使尿酸盐沉积,可导致关节炎、痛风石、间质性肾炎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病程日久,则多转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严重者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治疗用激素和秋水仙碱能够控制症状,但因其毒副反应重,在临床应用有较大局限性.采用针灸配合放血疗法能够迅速的消除其急性关节炎症状,并能有效地降低复发,获得好较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选病例均来自中医科门诊及住院部,共 6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0 例,男 36 例,女 4 例;年龄35~75 岁,平均 (50.46±15.12) 岁;病程 5~21a,平均(13.26±8.13)a.对照组 20 例,男 16例,女 4 例;年龄 38~76 岁,平均(52.37±14.06) 岁;病程 5 ~20 a,平均(12.50 ±7.28)a.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 1997 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痛风诊断标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 1994 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 《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中本病的诊断标准。
       1.3 症状体征分级标准
       疼痛程度、肿胀程度按无、轻、中、重记0~4 分;关节活动度按无、中度受限、明显受限、活动功能丧失记 0~4 分.积分计算公式 (尼莫地平法) 为:积分=(治疗前积分 - 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别嘌呤醇0.1 g 每天口服 2 次,痛舒胶囊,每天 3 次.每次 4 颗,饭后半小时口服,1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放血疗法,主穴取疼痛关节侧太溪、昆仑、隐白、太冲、三阴交、足三里、丰隆、阿是穴等.操作:患者取仰卧位或端坐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0.30 mm×40 mm 毫针快速进针,阿是穴用毫针以30° 角向疼痛中心围刺,以 3~4 根针为宜,针刺穴位使之得气,即酸、麻、胀、痛,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min.每日 1 次,1 次为一疗程.
       痛点放血:针灸治疗完毕后,拔针,用医用三棱针,常规皮肤及针具消毒,在围刺中心肿痛点,快速进出针,自然放血 1~5 min,后用无菌棉球和低敏透气贴贴敷针孔处,嘱患者放血部位24 h 不沾水,24 h 后摘掉棉球和透气贴.肿痛点放血隔日 1 次.
       两组观察期间避免高嘌呤饮食及其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药物,疗程均为 2 周.
       1.5 统计学方法
       计算资料治疗前比较用成对 t 检验,组间比较用两样本 t 检验,等级资料用 Ridit 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考文献有关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判定标准拟定.临床治愈:血尿酸恢复正常,关节肿胀消退,活动功能正常,痛风结节消失.各项症状体征积分均只有 0~1 分.显效:痛风症状基本消失,血尿酸达正常水平或已经大范围下降,关节肿胀未恢复正常但已经大部分消退,关节活动功能尚有一定程度障碍,痛风结节明显减小但尚未完全消退.症状体征积分下降≥2/3.有效:介于显效与无效之间,各症状体征有所改善.症状体征积分介于显效与无效之间.无效:病情无变化或反而加重,症状体征积分下降<1/3.
       2.2 安全性评价标准
       1 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2级:比较安全,如有不良反应,不需做任何处理可继续治疗.3 级:有安全性问题,有中等程度的不良反应,做处理后可继续治疗;4 级:因不良反应中止实验.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 22 例,显效 10 例,有效 6 例,无效 2 例 , 治 愈 率 为 55.5% , 总 有 效 率 为95.0%.对照组治愈 7 例,显效 6 例,有效 4 例,无 效 3 例 ,治 愈 率 为 35.5% , 总 有 效 率 为85.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肿胀程度、关节活动度积分、症状体征总积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治疗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5 两组血尿酸值变化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酸值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治疗组患者尿酸下降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
2.6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胃肠道不适 2 例,出现晕针 2 例,安全级别为 3 级,经对症处理后可继续治疗.对照组者出现胃脘不适 2 例,安全级别为 3 级,经对症处理后可继续给予治疗.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6 15: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高尿酸血症导致的关节腔或软组织内尿酸盐结晶沉着形成痛风石,而引起的关节肿痛.治疗上给予抗炎止痛、促进血尿酸代谢的药物,但因其毒副作用大而难以推广或长期使用.中医学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由来已久源远流长,早在 《内经》 中就有关于痛风的论述,并根据疾病发展阶段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为痹症、历节、白虎历节等范畴。《素问》 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者也”,“所谓饮食居处,为其病本”,认为痹病的产生与外邪、饮食和生活环境有关.而《素问·评热病论》 曰:“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不与风寒湿气功合,故不为痹”,可见风、寒、湿、热诸邪是类风湿痛风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外部条件,而诸虚内存、正气不足才是其发病的内因.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认为湿邪在痹证发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 《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并治第二》指出:“湿家病身疼发热”、“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发热”、“湿家身疼烦”.并认为气血亏虚,无以充养经络筋骨;或肾精不足不能主骨,肝血不充主筋,外邪乘虚而入,使经脉痹阻,痹病由是而生,即如“少阴脉浮而弱,弱则气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寸口脉沉而细,沉即主骨,偌即主筋,沉即主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针灸治疗疼痛尤来已久,笔者认为,罹患痛风的患者本身存在先天不足的内因,肾为先天之本,其本身已存在肾气亏虚的宿根,在饮食、情志、生活环境等诱因作用下,损伤了后天之本脾脏及主筋之官肝脏;脾主运化、肝主疏泄功能失调,酿湿生浊外注皮肉,内流关节,故而发病.在慢性痛风性关节炎这个阶段,病程日久,反复发作,脾肾功能进一步受损,阳气亏虚,关节疼痛剧烈、部位固定,此为寒邪凝滞收引,气血严重闭阻所致.古《素问·痹论》曰:“寒气胜者为痛痹”.患者尿酸浓度高于正常,不能排出体外,积于骨骱,局部肿胀,是为有形之痰湿浊积.总之,脾肾之阳亏虚、寒湿凝滞骨骱,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因机之关键.诚如 《景岳全书·风痹》 所云:“多热者是阳证,无热者便是阴证,然痹本阴邪,故惟寒者多而热者少也”.故拟用温化痰湿、祛瘀通络为法,针灸加放血疗法具有活血化瘀、舒利关节,增强人体阳体,调整脏腑,温通经络,行气活血,除湿消肿之功,扶正祛邪而肿胀疼痛自除,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有效手段,故可使阳气得生,血气运行,痰湿浊积可化,正是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综合观察结果表明,在内服药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放血,可有效的降低血尿酸,减轻关节肿胀、疼痛、活动障碍等症状,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此法使用方便,可保证患者良好的依从性.因惧怕针灸,在治疗中出现晕针者,只要治疗前向病人说明已消除紧张情绪,放松神经,获得病人的允许同意,便能顺利完成治疗.尤其是针灸的低毒无副作用,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医生的欢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1 22:20 , Processed in 0.16335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