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4-12-8 16:56 编辑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胃癌患者又常常出现呃逆症状。呃逆,古称“哕”,俗称“打嗝”。顽固性呃逆是指持续48 h以上不能缓解,它可引起失眠、脱水、电解质紊乱及持久的精神紧张及烦躁。而且,晚期胃癌患者呃逆与消化道出血有密切关联,往往呃逆出现得更早。我可对晚期胃癌呃逆患者实施腕踝针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所治疗的患者,年龄最大 79岁,最小32岁,平均年龄56岁;呃逆发生最短时间3 d,最长时间 10 d。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消瘦,上腹部胀满及呃逆发作,数日呃逆不止。 选取腕踝针进针点为双上 1、上 2、下 1 区。常规消毒皮肤,用 0.25 mm×25 mm 一次性无菌针灸针,向心方向,与皮肤呈 30°角刺入皮下后平行进针,针体留出皮肤 1 mm,以局部无酸、麻、痛、胀感为佳。针刺完毕以一次性无菌输液小敷贴固定 2 h。每日治疗 1次,5 d 为 1 个疗程。 患者,分别在实施腕踝针后第 1 天、第 3 天及第 5 天进行评价。结果总有效率为 88%。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其中治愈及好转的患者均未出现上消化道出血,3 例无效患者均出现了便血及呕血症状。 中医学认为胃癌患者,重病久病之后耗伤中气,脾胃虚弱,中阳不振,升降失常而发生呃逆。治疗当以和胃降逆为大法。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膈肌痉挛收缩,气逆上冲,在喉头呃声频频,令人不能自制的一种病症。晚期胃癌患者,消化道出血为常见并发症,而呃逆正是加重了胃肠道的应激反应。所以呃逆疗效观察对于临床疾病进展的观察也起到重要作用。 根据腕踝针理论,呃逆反射中枢为脊髓、延髓、膈神经、膈肌,均属于 1 区范围。张心曙教授认为,其作用是由于神经末梢受刺激,通过神经传导引起反射弧中联络神经的复杂调整作用而实现的。腕踝针与普通针刺相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不需要有得气感,针平刺于皮肤和皮下组织之间,留针过程中肢体活动不受影响,非常适于晚期胃癌体质虚弱患者。癌症晚期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腕踝针在治疗呃逆的同时,还可以延长疼痛缓解时间,减轻毒副反应,延缓再次出现爆发痛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