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4-12-15 16:28 编辑
便秘是急性中风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亦是发病和再中风的诱发因素,主要表现为大便少、硬或排便困难、排便时间延长等,严重时出现肠形和痉挛性腹痛。便秘导致内毒素的大量吸收,影响中风患者的血糖和胆固醇代谢,阻碍神经功能损伤的修复,不利于后期的康复。尤其是中老年长期卧床病人,以往常用果导片、硫酸镁甚则灌肠等方法,极易导致腹泻、肠液丢失。灌肠刺激性大,增加病人痛苦甚则诱发再中风。因此中风后保持大便通畅对于中风的恢复至关重要。本临床研究运用眼针配和腹部针刺并用的治疗方法,对中风后便秘的治疗上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患者全部为住院患者,均符合一下诊断标准,参照 1995 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标准为诊断标准。①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或血液病等基础疾病。②多在安静状态下起病,渐进性或波动性,偏瘫失语等颈内动脉和( 或) 椎———基底动脉系统受累的症状及体征,一般意识清楚。③脑脊液检查正常( 有 CT 或 MRI 明确结论时此项可以不做) 。④脑血管造影见受累动脉显影突然中断或明显狭窄。⑤CT 或 MRI 在相应部位可见病灶。⑥局部脑血流量测定见血栓区域血流量减少。⑦TCD 及脑地形图检查有阳性所见。在① ~ ③项基础上兼有第④ ~ ⑦项中之任何一项可确诊。 便秘的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4 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为诊断标准。①排便时间延长,2 d 以上 1 次,粪便干燥坚硬。②重者大便艰难,干燥如栗,可伴少腹胀急,神卷乏力,胃纳减退等症。③排出肠道噐质性疾病。 中风诊断标准: 均符合 1995 年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经过 CT 或 MRI 确诊为中风( 脑梗死) 的病人。①主症: 神识昏蒙,偏身的感觉异常,半身不遂,口舌歪斜; ②次症: 头痛,眩晕,瞳神变化,言语謇涩或不语、目偏不瞬; ③起病方式: 急性起病,发病前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④发病年龄: 40 岁以上。具备上述2 个主症以上,或1 个主症2 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 不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亦可确诊。 纳入标准:①符合脑梗死的西医诊断标准; ②符合中风诊断标准;③符合便秘诊断标准; ④符合病程大于 6 个月; ⑤年龄在35 ~ 70 岁之间者,男女不限; ⑥中风后各项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 ⑦愿意接受本临床观察的治疗方案。 治疗方法:眼针配合腹部针刺组: 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嘱患者仰卧位,眼针取穴以《中华眼针》取双侧肺,大肠区、脾胃区、下焦区。局部皮肤消毒后,选取0. 5 寸的不锈钢针刺眼穴,快速刺入以后不用提插、捻转、开合任何手法,每日针刺1 次,每次留针 15 min。 腹部针刺: 取穴: 两侧天枢、中脘、关元。操作方法: 穴区常规消毒后用0. 35 mm × 50 mm 针灸针,直刺进针 2 寸,轻微提插捻转至局部有酸胀感,每日 1 次,治疗 7 d为 1 疗程。 结果,30例患者中,痊愈14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 中风患者由于中枢神经受损,植物神经功能减退,加之药物不良反应、饮食改变、长期卧床等因素,导致胃肠蠕动减慢,胃肠黏液分泌减少,引发便秘症状。正常人体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细菌,这是由于人体大肠内的酸碱度和温度有利细菌的繁殖和生长,而便秘患者粪便中细菌更多。这些细菌能将大量代谢产物分解成有毒物,部分被吸收后通过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耗竭肝脏解毒酶系统,损害肝脏功能。除此之外便秘日久可以导致内毒素的吸收,使人体自身中毒,使周围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受损,影响中风后患者肢体的恢复。大便秘结不通使粪便在肠管内停留时间延长,可导致胆固醇重吸收,加大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用力排便时血压增高,加之中风患者本身血管弹性差,容易导致脑血管破裂,还可以增加心脏后负荷,可诱发心肌梗死。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排便的过程大致分为2 个步骤: ①粪便向直肠推进: 在正常情况下肠道总蠕动每天发生 3 ~ 4 次,使粪便迅速进入直肠,扩张并刺激直肠黏膜,引起排便反射; ②直肠的排空: 当粪便充满直肠后即发生便意。排便动作受到大脑皮层和腰骶部脊髓内低级中枢的调节,通过直肠收缩、肛门括约肌松弛、腹肌及膈肌收缩而将粪便排出肛门。便秘的发生与肠道平滑肌功能、神经源性因素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各种因素导致结肠动力降低,结肠排空迟缓,结肠推进性电活动明显降低; 乙状结肠顺应性降低,肠内容物通过缓慢; 直肠充盈速度减慢,直肠反应性降低、甚至迟钝均可引起便秘。同时由于肠内容物在结肠滞留时间过长,水分过度吸收,粪便干结,出现或加重了排便困难。中风患者无论是在急性期、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均易发生便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