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4-12-26 16:41 编辑
脑卒中危险期病情稳定后,早期进入康复运动治疗为主并配合眼针全息针法,早期治疗脑卒中重症偏瘫,疗效显著。结果报告如下。 患者年龄在38一71岁,平均年龄58. 3岁。接受该疗法治疗时间均在首次症状出现后的3一14 d以内,井经CT扫描证实脑出血25例,脑梗死43例。接受治疗前后在降低高颅压、保护脑神经、活血化瘀等治疗基础上实施该疗法治疗。 患者符合以下条件: (1)患侧肢体肌力在0一3级: (2)脑出血量按多田氏计算法均大于30ml,脑梗死灶均在15一50 mm之间: (3)动脉血压≤165/95 mmHg(1mmHg = 0. 133 kPa)汞柱: (4)空腹血糖≤7. 0 mmol/L; (5)检验无出、凝血异常。 治疗方法:采用眼针治疗的同时,在医师亲自实施或指导下,给予患者全关节运动。具体方法:肌力0一1级:保持患侧良肢位、定时被动运动、患者意念运动与治疗者给子患肢适宜刺激相结合,引发主动运动的发生。肌力2级:辅助病人患肢做内收、外展运动及屈、伸运动,促进患肢自主内收与外展连续动作的完成,鼓励病人自主进行患肢伸屈运动,辅助前臂旋前与旋后运动及卜肢单桥或双桥平衡控制,向自主单桥平衡控制方向发展。肌力3级:循序渐进进行自主抬高患肢运动,给子辅助加压式的屈伸踝、膝.髋关节运动,指导患者辅助或自主翻身、坐卧、坐起与站立协调运动,进行自主前臂旋前旋后或伸屈运动。肌力4级:进行监护下的自主站立平衡练习和行走运动。自主进行耸肩运动与前后摆臂运动。训练患侧下肢的持重能力,促进联带运动的分离练习。肌力四五级:进行纠正行走中的异常模式的分离运动,如低头、躯体偏斜,上肢前后摆臂与行走步态的配合运动,纠正步距不均、躯体前倾、前足蹭地、,绕腿等异常模式。辅助或自主握拳、打指、摇指、屈指、伸指、分指、井指运动的练习,由易到难、由轻到重抓拿不同形态的常用物品或穿衣用餐等。每次在眼针治疗过程中或在起针后给予上述各种运动疗法治疗,1次/d,每次不少于60 min,8 d为1疗程,间隔3d,行下疗程治疗,共4个疗程,完成全部早期运动及眼针全息针法治疗全过程。经治疗,患者情况较之前明显改善。 脑卒中患者的治疗过程基本分为两大阶段,一是抢救脑卒中危重患者生命,促进病情稳定的治疗阶段:二是早期介入康复运动治疗,促进瘫肢运动功能在患病3个月以内,基本恢复或大部分恢复的阶段。 《灵枢大惑论》曰:"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素向·五脏生成篇》曰:“诸脉皆属于目”。笔者运用彭氏眼针全息针刺治疗脑卒中早期重症偏瘫,特别对病情稳定后的近早期(患病30 d内)疗效非常显著,有的针刺上焦区穴和下焦区穴后,其针感象热电流样传导至患肢的手部或足部,井可使即刻效应的肌力提高1一2级。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但是,随着患病早期病程的延常,肌张力的增高,其疗效逐渐下降。早期治疗时,病程越短,疗效越好。肌张力增高是影响肌力提高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患肢随意运动与ADL能力的转归。临床实践表明,眼针针刺治疗脑卒中重症偏瘫痉挛期的效果不甚满意。 治疗组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其原因有以下几点,治疗组:(1)在患病早期介入运动通过良肢位、前臂的旋前旋后、上肢前后摆臂,患侧下肢各关'节的屈、伸、外展与内收、持重能力等。可有效的拮抗或缓解肌张力增高、解除肌肉痉挛、抑制患肢的联带运动,提高平衡控制能力,易化肢体分离运动,提高ADL能力有着重要的康复治疗价值。(2)意念运动、适宜刺激患肢感受器,可引发主动运动的发生。尤其是在卒中后近早期给予眼针治疗后,即刻刺激患肢,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