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697|回复: 1

民间抠筋技巧

[复制链接]

777

主题

342

回帖

3708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708
发表于 2014-12-29 19: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祖国幅员辽阔的广大农村有一种人很受老百姓的爱戴,他们就是被称为‘捏骨仙’的民间赤脚医生。在农村如果你的脚崴了或者手崴了甚至不小心扭伤了腰,更有甚者如女人的乳腺增生,只要找到‘捏骨仙’他只要在你的病痛部位摸一摸,捻一捻,把筋抠几下,拨几下,你的病痛就会立马消失或者痊愈。这就是民间徒手疗法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称之为拨筋,抠筋法,因疗效立竿见影,又是用手就那么扒拉几下,像急性腰扭伤马上就不痛了,就好了。所以老百姓也管他叫“一把抓”。是祖国宝贵的医学遗产之一。历经历代医者智慧的结晶,集千百年民间医学之精华,拯救和治疗了无数历代伤筋动骨而被疼痛折磨的患者。由于“一把抓”抠筋法的发展特点在民间,受一地之限和自家相传,《如父传子、父传女、母传子、母传女。》缺乏交流,宁失传也不外传的理念,尤其近代西方医学的渗入,社会宣扬药物、微创、手术等“先进”的治疗手段,医疗市场化,珍贵的绿色传统治疗医术,逐渐退出现代化的医疗舞台,取而代之的是钢钉、钢板、心身创伤、高额的医疗费用,面对疼痛折磨时人们无奈的接受。
  可喜的是民间传统的绿色的拨筋正骨疗法,《一把抓抠筋》一直没有失传,一直存世民间。随着现代筋伤疼痛病人的日益增多,“一把抓”抠筋作为传统医学绿色保守法正发挥独特光芒,拯救人类疼痛健康。可惜的是此疗法一没有文字记载,二、窍要全在“摸”法,全靠上一辈的口传心授和学习者的天赋悟性,所以知之者甚多而得其精髓者寥寥。拜师学艺数年,师傅的入室弟子数十人,而得其真传者就1一2人而已。‘一把抓’之道全在理通。理通则手中疗效自生。心中理不通,则下手茫茫然。心中理通,则应手凑效。只不过手笨手巧之不同。多练多用则手中巧自生焉。此皆外形。非其关窍。关窍则在理法。同一手法,心中理明一层,则手法疗效增一层。故疗效在心而不在形。心不通,多揣摩,理不通,访高手。故手中须臾之功,全在平日之日积月累。王道无近功,“一把抓”亦然。 然民间传承之手法。经数代乃至数十代心口相传。集数代人之精思秘验。其技之巧,其效之神,实令人叹为观止。虽理则同一而法之精妙神效则非仅通其理者所能望其脊项也。得之则有乐由心生,不知手之所舞足之所蹈之感。叹其法之简,之妙。正所谓大巧若拙。 绝技在民间,能得其技则知此言非虚
   “一把抓”窍要,全在“摸”法,摸得准方能正得准。所见高手,其所重者皆为摸法,常以他人摸不出而己摸得出为傲,而不以其手法为荣。手下摸得准,自能正得精,抠得准,所以能应手凑效。如摸不准,盲目乱拨,手法模糊,即或偶尔碰对,但心中仍茫然。且费时费力,事倍而无功。所谓一把抓,即正筋正骨。筋占大部分而骨占小部。盖人身有病变,则筋骨皆不同于常态。手摸心会,自知病之所在。或陈伤或新伤,究竟为何所伤。病起于上或起于下,皆可摸得清。了然于胸而后因症施治,只在病所拨筋正骨。余者不问。此则事半而功倍,省时省力,应手凑效。具体的操作全凭手感,即一个“摸”字,摸筋摸骨、筋骨正常与否全凭手指腹的感触,寻一根病筋从头找到尾 ,中间和哪根筋相连、相互影响,也要用手摸出来,拨筋法最注重的是骨关节的地方,因为病大都在骨关节的地方,找出异样的筋,即筋是出槽、错位、僵硬、无力、粘连。全凭手指腹感应出来,心中有数、脑中成像而后用挑拨、抠等把筋松解开来,松解的精妙之道在于顺其势,随其情,顺其走势、在助手的牵、拉、拽的作用力下顺势或拨或抠,让筋‘动中合槽’则筋易回位,平顺,病即痊愈。
 所以治病要从患处的筋去摸,也即顺着出槽的筋去摸,一直找到根源。这样就有方向性和目的性。手臂上的病可能是肩部或颈部引起,腰腿病可能为手臂引起。这样调筋正骨,便可立马见效。往往见一些局部肿胀的患者,在局部治疗,用尽办法也不见消肿。此其实为远处筋出槽牵拉所至,病在远端。患处肿其实为远端筋翻后应力集中于此处所致。只在局部消肿或施于手法,但应力仍在,所以肿胀不会消除。如将出槽之筋调正,肿胀当场或隔天即消。疼痛也然,只在局部正骨松懈肌肉而不顺着筋从远端寻其病源,应力一直存在,即使当时松了,但过几分钟或几天疼痛又开始。最后只得用西医方法封闭。但即使封闭,局部应力仍在,所以有些时候封闭后仍会疼痛。所以现在流行的手法,都是治其然不治其所以然。真正治病要会摸骨摸筋,筋伤久连骨、伤骨必及筋。筋连骨,骨连筋。筋出槽,错骨缝。错骨缝,筋出槽。摸其筋,求其骨。摸其骨,求其筋。上病之病不在上,下病之病不在下。查其症,寻其根,复其平,求其正。筋柔,体健,寿命延长。

拨筋按摩是中医的理筋手法之一,方法很简单,就是把有异响,出槽的伤筋拨回原位,其手法就是和伤筋成垂直方向拨的,但,很多是不会回去的,即使回去,一下子又会跳开的。

筋移位后,因患者身体状况,很快就会沿着经络和肌肉走向成点、线、面而漫开。可是人体结构是错综复杂的,新旧伤互为因果,互为影响,而合成无数的点、线面,要把它拨乱反正实不易。古今医者各凭经验,把伤筋所引发出来的庝痛治疗,如是没伤害其肉体,以後还是有机会恢复,如一被破坏,则原来问题只是稍解决,又延伸另一个问题,就这样重重叠叠,如肌肉松弛,和肌腱肿瘤等的手术,庝痛就很难脱离人身。

根本之方法,理论上来讲,就是把那伤筋拨回原来的位置,则因筋出槽所产生的问题就会随之消失,筋不归位,即使用任何的方法,包括,吃药、针灸、气功等等,只是把那发炎之部分解除掉,那移位的筋,过一阵子还是会因病人的状况,而产生庝痛的。

筋归位, 又有自动及被动两种方式,自动的就是用上述的方法治疗,而把经络弄通後,经由人体的运动,而使筋归位,那归位的感觉,就是有一清脆的小响声。被动则是患者或医者的推拿了.要完全治好伤筋之方法,笔者的经验,并不是难事,那须靠医者手的触诊,靠手指的敏感度,很细心的找出伤筋的病根处,再找出受伤的角度、方向而逐条拨开伤筋。没全拨开,则,那庝痛是不可能除掉。这是一个很繁琐的工作,和目前所有医生的方法是不同,无法快速解决庝痛的,但这是很根本的治疗的,无耐心及爱心的医者是不能胜任的。有心人仔细去推敲笔者上面及以後所述的说明,定会有所领悟而提升医病的技巧。

笔者没接受过正统的医学教育,全是自己学习及很久的临床医病的经验,有很多名词,和你们知道的有差异,不正确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我自知这些方法是古老的中医早就有的手艺,只是现在已失传了;且现在的医者太急功好利,一切求快速,而忘了医者应有的最基本的态度。要医那些头、肩、颈、腰、腿的庝痛,真不是很困难,大多的人走错了方向。往後,如大家能接受我的方法,我会用最简单的语言,如何找病根,治疗各种软体组织的方法给大家做个报告,希望有心的医者,能去帮忙更多的患者,让他们少挨一些刀,早日出离痛苦。



拨筋按摩-论手感(一)  
1.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因为精华的东西,我没藏私的全写出来,手把手一个个教学生摸筋。找伤筋,学生回去後,均说有进步,总感觉和我要的程度差一截。这猛然让我想起以前学佛的老师讲的一句话,法不得超传,否则徒然啊。因此,就想用更简单而能具体的方法来传导这种按摩法,它真能处理及根治很多很多的酸痛,软体组织的问题,甚至所谓的【骨错缝、筋出槽】导致的一些骨头有关的一些问题,如骨盆、脊椎、驼背…等等,好让世人来脱离酸痛的困扰,最重要的不要被一些庸医误导,甚至去做那些害人的手术,导致一辈子无法康复的机会。我之敢这样讲,因为把让那些绑住/拉住骨头的筋弄松、把那些节打开了,骨头就可恢复正常,道理很简单,重点是那些节是真的打开,还是临时性的刺激,造成短暂时间的松弛,这就是我要苦心婆口来论述这简单的按摩法。再且,只要手感练出来,什么穴道、肌肉、骨头等解剖必知的东西,几乎是多余的。什么推拿手法、正骨、整脊、针灸均不须会,就能治酸痛病了。这对于初学者是很容易入门学习的手艺。可是,人们的心就静不下来,有耐心的去研究学习,而一眛子往外追寻,寻寻觅觅,到头来你会发现,原来你最缺少的就是手感,即是中医讲的触诊,但,我较喜欢用手感,因这还包括治疗。我愈来愈感觉这按摩很像禅宗的自求内证,一如佛性人人本自具足,何须外求呢?
话说回来,要学这手艺,对有兴趣学这拨筋按摩法的人,不具备一些条件,也是徒浪费时间和精力,我就在此再嚕嗦几声:
1. 十四经络走向,是必须知道的。
2. 具备两个心:爱心及耐心。在摸捜伤筋的过程中,为医者如少了爱心,定会急就章,无法耐心去找病灶,这均是需要时间,到头他定放弃此方法的。
当然,你如本已会针灸、推拿、正骨,对人体解剖等均有深入的研究,是好事,这会帮忙你在各自领域内再深入的领悟及进步,甚至中医师的把脉均会另有启发的。有心想学此手艺,定须由最基本功夫,手感找伤筋练起,由拨筋按摩法及伤筋(一),如何找伤筋(二),至如何找伤筋(三) 續,请多读几次,并开始在自己身上找酸痛的线索,然后,我们在一起来探讨。

2、练手感,定须能分辨,所谓好和坏的筋(就是没有酸痛和有酸痛的筋),就是医者摸着患者的伤筋时,最起码就须分辨清楚,这筋是新伤还是旧伤,是否为病灶处,是由那边牵连过来的伤。医者凭着手的触诊,约略比照如下



因此,医者须把伤处伤筋的感觉,转换成患者的疼痛程度。医者须慢慢的自己去体会其差别。这是最重点的地方。

前面讲的东西最要紧的重点如下:

1.  一个伤筋的痛点,表现在医者之手上是,有异响声(细筋受外力之移动声)、发炎的筋肿、有如气垫式的气塞,表现在患者身上是酸、麻、痛。甚至牵连至他处之庝痛。如有练气功的人,用手心测会有刺刺的感觉。

痛点会沿着经络走向或肌腱走向而成线,于患者是酸痛;于医者是气阻塞,一如触摸两头稍阻塞的塑料水管之感觉,气愈塞则是愈痛,反之则较不痛;愈上去愈痛的方向,就是伤筋的方向。直到某一点时,患者会很痛处,而医者感觉气塞最严重的地方,如超过这点,则又不痛,且无气塞。则那痛点即是筋伤处,一般那里定有筋出槽的异响声。医者可可依其所知的方法上药、泄气等法再去把伤筋推开。 该处一般很痛,医者须十分小心处理,通常这线索会有很多条,而常常集结于关节处。该痛点的伤筋拨开后,即筋归位,则整条发炎之线索全消失了,那痛点所引起之庝痛或牵引至他处之酸痛,就会同时消失了。如酸痛仍有存在,则是别处的伤筋仍在影响该处之庝痛, 此即为气通则不痛之道理。

2.  伤筋会以面、线、点呈现在患者身上,医者可依患者所指之痛处摸索上去,或是以由面而线而点之模式去寻找。伤筋绝不会以单独一点的庝痛而没有牵连的。

當醫者掌握了上述的重點,可先在自己的身上去摸索, 你指下酸痛的感覺是如何?再把這感覺應用到你要按摩的患者身上,就會有所悟。

這幾個重點有心要學的人須將這原則牢記在心。

3、一个伤筋的痛点,表现在医者之手上是,有异响声(细筋受外力之移动声)、发炎的筋肿、有如气垫式的气塞。

看下图,假如患者诉求其痛点在 1.点,医者按上去时,先会感觉,那里如气垫式的气塞,就是说指头压下时,指头无法直接压至那里的肉,你可感觉里面是有气体在挡着,我叫它是气垫式的气塞,这气体的厚度愈厚,你表示患者的痛处愈疼,愈薄则愈不疼,没感觉到气塞,则不疼。我们和患者的这种对待关系一定要弄清楚,以免弄疼了患者,刚开始,我们可先在自己的一个疼痛处,先去体会气垫式的气塞和疼痛的对等关系,然后再应用到你的病人身上。

           痛点会沿着经络走向或肌腱走向而成线,于患者是酸痛;于医者是气阻塞,一如触摸两头稍阻塞的塑料水管之感觉,气愈塞则是愈痛,反之则较不痛;愈上去愈痛的方向,就是伤筋的方向。

继续上图,由1.点推向2.及3.时,是在手少阴心经上,也许医者按着1、2及3时,他均会说疼,到底哪边较疼,医者须弄清楚,当医者的手由3.往上轻轻及慢慢的推往2时,医者手下会感觉涩涩的,似有东西在拉着医者的手指,我叫它是气塞,愈往上时气塞的感觉愈重,而患者是愈疼,同时气塞的范围就愈宽。假如它的病灶是在2,则,医者的手指头到2时,患者的疼痛的反应定是最大的,因此对患者而言,这疼痛是渐进的再增强。反之,由2推至3时,患者的疼痛慢慢的减轻,气塞的范围愈小,往往会细细的到3。这就是我说的线索。

假如患者的左手是健康的话,你推他同样的位置,气塞及涩涩的感觉均没有,反而是很滑顺的,那他的左边就没事了。做个比较,多练习,就会摸到窍门的。这就是我一开始说的医者必须分辨筋的好及坏的。如下*4

1.        在学这手感时,医者定须不厌其烦的问患者,你手上按摩处的疼痛程度,慢慢你就会悟到我说的气塞的厚薄,但你能依此法而找到伤筋处,就算第一步成功了。医者在慢慢去体会,那筋出槽的情形。 我假设你会拨筋,但,你即是把上图的2点拨开後,你会马上觉察到,1及3点的问题,以及心经上的阻塞均消失了,则酸痛就减轻多了。但有时,1点,还是有酸痛,也许,那酸痛是由于3点的小伤筋引起的,就又要把3点的伤筋处理好,1点的问题才会消失。假如,2点的伤筋拨不开,这时,就须依同样方法再去找有其他地方影响这伤筋的线索。

2.        基本按摩手法(九):请大家看我第九篇的文章,这是我一直在用的方法,由上而下的按摩,一面检查,一面治疗,因是沿着12经络走向在按摩,是有个顺序的,方向的。慢慢的你会发现,这些引起伤筋的线索,很多是沿着经络走向的。

3.        面、线、点:受伤的位置,或是患者所诉说酸痛处,会成一大片的肿,手摸,便知气塞,这时,可找到气塞或疼痛较厉害的线索,由此线索,就可找到那伤筋的点了。再这摸筋的过程中,对于初学者,有时是须很长的时间才找得到的,就只有两个窍门,一是不断的问患者,你按摩处疼痛的情形。另一是,多在自己身上按摩自己的疼痛处,把它的气塞和疼痛关系摸熟悉了,就容易上手了。

*5、如何找到更严重的伤筋或病灶

1.        有时气塞厉害,找不到伤筋处(内有异响声,或細筋在转動,而患者在喊痛) 輕輕轉動該關关節或其上端或下端之关節。定可發現同點更痛的情形。

2.        以”高尔夫球肘”而言,  因由颈、肩、肘、腕及手指头均可牵引到肘部,手感定须很清楚,影响到肘部的线路,摸久了,就自然明了我说的沿经络及肌肉走向去找伤筋及病灶。 现在试着以高尔夫球肘为例,用几张图来说明,数个影响到肘部的不同位置的伤筋来源。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因每人运动的姿势及牵引到的肌肉会有差异,受伤的位置,当然就会有点不同。

以拇指腹部在肘部有画圈处,按住转圆圈,定可觉察其他凸出的线索,每条线索的尾端,代表不同的筋移位。有画圆圈处,代表伤筋处,线路即是手可感觉到的气塞,患者的微微酸痛,到另一端的伤筋处就有更重的疼痛,厚的气垫,以及有細筋在转動。这就是我们须拨筋的地方。三个图表示肘部的转动因腕部的伤影响到 #2点。

还有这些线索定时会往上走至肩颈。此就不谈,让大家去摸看看了。





3.  一般而言,我习惯患者依我的基本按摩法,检查时,会由头、颈肩大臂肘、小臂、手指顺序摸下来,捏、揉住肩膀、手臂时,是双手一起动的,医者定须两只手(包括手掌及指头)定须全部有感觉,且记住,有气阻塞、伤筋的位置,这就是在脑海里要慢慢习惯有个3D图,立体图像显现有问题的地方.然后看这些有问题的地方,有啥想关系。如此,很快的整体观念就会建立起来。治病才会彻底、有效。                                                                                                                  

*6、找伤筋角度及方向

1.        【痛点会沿着经络走向或肌腱走向而成线,于患者是酸痛;于医者是气阻塞,一如触摸两头稍阻塞的橡胶水管之感觉,气愈塞则是愈痛,反之则较不痛;愈上去愈痛的方向,就是伤筋的方向。直到某一点时,患者会很痛处,而医者感觉气塞最严重的地方,如超过这点,则又不痛,且无气塞,则那痛点即是筋伤处,一般那里定有筋出槽的异响声。】

这是个很关键的话,在这里患者会很痛,医者须很小心触摸,非不得已不下手。新伤可直接下手,旧伤因经络及一些肌肉肿、发炎或肌肉萎缩厉害,须由远端疏导开,方有效,否则徒把患者弄通。

2.        有时找到位置,知其气塞、气肿的厉害,患者叫痛,可是过去此点,又没有气塞的情形,而患者也不疼了,或痛苦相对减轻很多。这就是须找伤筋角度及方向的问题。

3.        如何找伤筋的角度及方向:“找到病灶的伤筋後,拨筋的几个治疗原则(五)”,“ 全身九大关节的旋转运动法+伤筋角度+手指、脚趾慢转=患者自治伤筋法

”,重点是医者的手或拇指按住伤筋处,另手或助手代转圆圈;患者自传圆圈也可以,但定须很放松,如此才能牵动出原来受伤的肌腱或韧带,转动伤筋附近的关节,手下就听到异响声,即是伤筋的细筋在里面滚动。这就是拨筋治疗的点及方向。有些更严重的,这样还拨不开,就须找该关节的一个或上或下之关节,转动之,去感受病灶受另一关节的所牵引的状况,有时这样就可直接拨病灶的伤筋,有时还须把另一个关节上的伤筋拨开,才回来处理病灶的部分。这全看手感的状况而定。因人受伤时,肌肉的运动很少是只转动一个关节。

譬如,在上面几个图内的#2点,手肘的伤筋,如单转肘部要牵动肘的伤筋时,有时转动手腕至伤筋的角度,甚至再去转动肩关节,至某个角度时,才医的动那肘部的病灶,甚至会牵连到肩、颈、胸部的筋。全是靠手感来的。

*7、找伤筋及病灶

顾名思义,病灶就是病的根源, 伤筋是受伤的筋,病根严格讲起来,不会太多,除非是同时多处的受伤及旧伤。因此,在未达到病灶时,其或上或下或是更远处受伤处,均有可能会有不少的伤筋。有时病灶处直接把它拨开,其他的伤筋或会减轻或是消失;有时又是须由远而近的处理,这全靠手感的判断。

*8、大面积的搜寻伤筋

对于新手而言,搜寻伤筋及病灶是很困扰的事。我常说,为医者要比患者更清楚他的病情,甚至不须他开口,便知其患处,除了其他的诊断外,手感之触诊是最重要的。除了患者的诉求外,医者须有自己的判断,才不会误事。

我一般开始时,会双手拇指按患者的风门穴,另四指会在颈部、锁骨上下、左右游走,一如一般按摩的松肩,分辨清楚患处之来源,是由头、颈、手或是身体的前、后方过来的。确立方向,再依基本按摩法去搜寻伤筋及病灶。有时方向来源确定後,会以整个掌面或手指指尖,轻轻的在患者的身体上游走,主要是依肌肉的松紧度来判断来源的方向及位置,当然这摸捜的方向是在愈来愈僵硬,或紧张的方向,到了这地方,就开始可感觉到气塞,患者会有酸痛,伤筋线索就会慢慢出来,医者可边检查。边拨筋治疗那些地方,再依循前面所讲之方法,就可慢慢抵达病灶处了。相反的方向,没问题,就简单的带过即可。



拨筋按摩-论手法(二)

*1、拨筋的原理及要领

绝大部分的酸痛是有伤筋而来,而绝大部分的伤筋是在关节附近,也就是附着於骨上的韧带或肌腱,因关节扭转失当,而使某部分的筋离位,假如该处是“原装的”,就是未经过,“开刀手术”或“针刀”切割的,不管再严重或是旧年老伤,那些伤筋成纤维的束条状,譬如,我们啃带肉的骨头,上面的筋均是很有韧性的,且是一丝丝的;如经过人工改造的伤筋,该处会成一团,就永远无法复原。

我们在处理伤筋,就是在拨那手下有异响的筋出槽。

每束、每条均有其固定之“床位”,一离开“床”,这该处会慢慢的发炎、气肿,这就是前一帖子,论“手感”,一直反复在说明的地方。

一般而言,只要角度、方向正确,医者的手指尖(拇指、食指或中指)或指甲尖(用于伤筋位置极小或深层处),贴在那有异响的伤筋下方,指尖和伤筋约成垂直(90度),拨的位置约是伤筋的中央,指尖和伤筋约成钝角120°- 180°方向,如下图所示,

往上轻轻一挑,就会把它跳回槽。假如挑不回去,就再试几下,再不成,就须再找其他方向过来影响该处的伤筋。



一般这伤筋一归槽则酸痛,马上消失。

*2、手法

拨、捏、揉、点、按、推、拉拔。

注重排病气, 是我整个按摩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而这是一般从事按摩、推拿、正骨者,所疏忽的。因这是攸关于医者的疗效的地方。盖病气是经由经络在传导,因此,扶正祛邪,邪去正自生。

现在的按摩推拿业,五花八色,让人无所适从。因此,是该回归老祖宗的经络理论,整体性的治疗,非不得已少做局部性的治疗。

对拨筋按摩而言,整个过程均是在处理伤筋及病气聚集之处,分缓急轻重,一关一关的处理掉,由上而下推至四肢而排病气出去。

手感是最重要的,无时无刻不是在找那些蛛丝马迹的病气。人体的自然运作,对于病气的处理是十分公正的,并不会混乱无章可循,不会乱越雷池的。

揉、捏: 一般是用在双手可握住的地方,像,颈部、肩膀、双手臂及双大、小腿。主要是把病气感至四肢的尾端。

推:  用整只手掌或掌根、大、小鱼际或指腹,对较深或浅均可用,像,背、腰、及双大、小腿。主要是把病气感至四肢的尾端。

点及按:用指尖或部分手指或整只手掌重压某点或局部地方,主要把聚集的病气打散开。

拉拔: 就是把身体推过来的病气由手及脚趾头把气拉出去。一般拉拔有效的话,那拉拔会有很清脆的声音,如没声音,须在做一次。

拨及揉: 前面于讲过,这是我最常用的两个手法,一面检查,一面治病,随检随治。在检查时,并不能局限手指头的触诊,而是医者任何接触到患者的地方。

如下图治胸部及心窝(檀中穴)甚至整个胸骨的疼痛:





这是和胸大肌有关,医者的掌根按着患者的檀中穴,或是肩关节的肱骨头下方,转圆圈的压揉,就可查出一些线索,一般那是在两端的肋间韧带或肌腱,常常中间的病气会让人感觉中断的,但,它就是互相影响的。

另外,在治疗时,可适当的转动大臂来带动肩关节,此时医者去感应那些线索上伤筋的病气强弱,找到最强的病气反应,就是肩关节受伤的角度,可在这位置上去拨筋。

*3、手法要领:

1.      巧力: 拨筋过程因是在伤筋上拨接触点定是会疼痛的,我们又须要在那里拨筋,因此,我们是须尽量把疼痛减到最低的程度,是有些技巧可降低,但无法有无痛的按摩。一般有几点须注意的:

a.      整体性的治疗:依着经络走向来思考的。

b.      由远而近:就是不要一下手就是在他最痛的病灶或伤筋处,采取迂回策略。尤其是对于有肿的新伤,定要先疏通阻塞的经络及伤筋,再回来医病灶处。

c.       绝大部分的伤筋是在关节附近,有异响声的就是伤筋,脱离它的“床位”,手拨动时的声音,那就是牵连关节运动的韧带或是肌腱。

我们在拨筋时,定须好好利用巧力,不用蛮力硬搬(依山不转则路转的原则),就是用相对的力量,如以右手食指来拨,力量的方向是由上向下,左手轻轻的转动那关节的力量,或是最近端会牵连这伤筋的关节,这会把伤筋牵动起来,力量的方向是由下向上,这种相对的力量可减轻大半的疼痛。这功夫练熟後,再进一层,改为转圆形运动方式的力量,则患者的疼痛会更轻,但这指下的灵敏度就须更敏锐,来分辨下手的时机,医者须慢慢的去练习体会的。这就是“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说的,“一旦临症,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2.      信心:刚开始在学习时,均会存怀疑的态度,启有拨动一小部分有异响声的伤筋,就能解除那里的全部或部分的酸痛,还有,它又会影响到远端的另一伤筋或是病灶,这真是医者须慢慢体会,由治疗中慢慢的增加信心,就会慢慢的艺高胆大了。

3.      放松:不管是医者或是患者,均须随时提醒,“放松”,因患者没放松,伤筋会被其他的肌肉盖住,显现不出来。另外,医者的肩颈放松,定须无时无刻提醒自己,以免伤害到自己。

4.      指甲拨筋:有些地方的伤筋细如发,如在脸部、眉骨及某些关节上较细的筋。

5.      依基本按摩法,在每一停顿之穴位上压揉时,均是在排病气,亦是在找可疑疼痛的病源。

6.      病灶或伤筋处之判断:如在某处疼痛,(假设颈部疼痛),但无法分辨所找之处是否为病灶或伤筋处时,(假设为肘部的伤筋),如医者右手稍使力的按处,(肘部的伤筋),左手转动患者疼痛处的关节,(即颈部),假如患者自己直接的感觉该处,(颈部),的疼痛已不见了,或是减轻很多,则这肘部的伤筋就是正确的位置。

*5、方法:

其实凭手感治病是无啥方法的,因一切全由触诊而来的,发现那里有异响声,有积气肿的发炎,就寻线,把它拨筋治疗。

伤筋的问题,很多是人的关节被肌肉引伸过度造成的。因此,全身互相牵连的伤筋,很多是呈 X 交叉型,譬如,某人以右手丢球,或拉东西,因姿势不正确,常会由肩部、颈部肩胛骨上的肌肉牵连到左胯骨;同理,左肩颈也会牵连到右胯骨。同样情形,左肩颈也会牵连同边的左胯骨,则这伤筋又是呈直线型。

骨盆及脊椎在人体是非常重要的,支撑着全身,正因此,它也会因上半身,受肩颈背的伤而影响;也会受下半身的腿、膝盖及脚踝的影响,漏掉治疗一部分,则骨盆的问题就会处理的不完全。此外,脊柱和骨盆因运动,而彼此拉扯,造成腰、骨盆的问题,成为不好处理的地方,这留待以后再谈。

我一再强调排病气在治病过程中的重要性,而这病气是须经由经络排泄出去,经络如没通,各家就须各展神通,用各自的方法将其打通。

延续基本按摩法的精神,每回治病须尽量由头按摩至手及脚;如因时间关系,至少也须到手或脚,而把病气排泄出去,当然,这过程就是我们查病及处理伤筋了。

因此,全身按摩过程中,会分成三段:

1.      头、颈、肩及上肢:一般我采取坐姿,全用手指的点、揉、捏及拨筋法。

肩关节对上半身的疼痛是很关键的地方,会采取俯卧及仰躺而姿势均是以全掌来推揉,因此,整个触诊的灵敏度范围就在整个手掌上了。

2.      背、腰。骨盆及腿:一般我采取俯卧,头不须如正脊的摆正,而是,或左或右看的置于按摩床上,双手上举,因这样伤筋才会显现出来。

再来,就是以整个手掌来查这整片式的伤筋,是成X交叉型,或是直线型的,手感须能觉察出那积气肿的病气在那边,是由那里到那里,手须能摸出来,再来就是以掌指稍使力的推,手下有涩涩的、卡卡的感觉就对了,如没摸到伤筋而推,效果绝对不好的。有不对的地方,患者会说痛,就有伤筋,拨开了,再推,会有很顺手的感觉,不会有卡卡的,就代表把这病气推开至下一关节处了。

如腰胯有问题的,#3的腿、膝盖、脚的问题处理完後,须改为仰躺着,来处理骨盆、腹部的伤筋,这就牵连到骨盆的处理,后文再述说了。

3.      腿、膝盖、脚:由腰至膝盖至脚的推法中,也延续着#2点的推背法,会成X交叉型,或是直线型的,因每人的受伤角度不同,牵连不同的肌肉,伤筋的路线就不尽相同,也是须经有手感来处理,最后,还是拉拔病气,由趾头出去。

这里就牵涉到人们最多疼痛的腰、腿、膝盖、脚的处理了。留下一贴治病法再来述说了。

经由这种方法的拨筋按摩,一般没经过如开刀手术或针刀等外来破坏性的治疗者,或是脏腑引起的疼痛,或是气太虚弱的年长者,不须几次就能取得很高的疗效。



如何找伤筋(三)  

伤筋会以面、线、点呈现在患者身上,医者可依患者所指之痛处摸索上去,或是以由面而线而点之模式去寻找。伤筋绝不会以单独一点的庝痛而没有牵连的。

伤筋的大部介绍可参考,另文附上的“简易按摩及保健法”之图档。医者依其全身按摩手法由头而下,或参考笔者小册子第七页起的方法所述去做。最重要是每回结束按摩是一定要把患者的病气由四肢排出去,即是一般手指及脚趾的卤(拉拔)法,没清脆的响声是表示病气没排干净的。

一个伤筋的痛点,表现在医者之手上是,有异响声(细筋受外力之移动声)、发炎的筋肿、有如气垫式的气塞,表现在患者身上是酸、麻、痛。甚至牵连至他处之庝痛。如有练气功的人,用手心测会有刺刺的感觉。痛点会沿着经络走向或肌腱走向而成线,于患者是酸痛;于医者是气阻塞,一如触摸两头稍阻塞的橡胶水管之感觉,气愈塞则是愈痛,反之则较不痛;愈上去愈痛的方向,就是伤筋的方向。直到某一点时,患者会很痛处,而医者感觉气塞最严重的地方,如超过这点,则又不痛,且无气塞。则那痛点即是筋伤处,一般那里定有筋出槽的异响声。医者可可依其所知的方法上药、泄气等法再去把伤筋推开。 该处一般很痛,医者须十分小心处理,通常这线索会有很多条,而常常集结于关节处。该痛点的伤筋拨开後,即筋归位,则整条发炎之线索全消失了,那痛点所引起之庝痛或牵引至他处之酸痛,就会同时消失了。如酸痛仍有存在,则是别处的伤筋仍在影响该处之庝痛, 此即为气通则不痛之道理。医者可先以此方法,在自己身上去摸索,就慢慢可领悟一些。甚至青出于蓝。

这伤筋处之理筋,看医者之手法轻重,往往会造成患者之皮肉通,有有少数的人甚或会反而气肿,外表是皮肉痛,里面会很舒服的。医者在医人之前须先叮嚀患者一下的。.

——这伤筋处,大部分在关节附近,即肌腱和关节结合处,那里结构须要各种角度的弯曲,这些细在负担着一些重要的运动,一如傀儡布偶上之多条细线,一打结,就须逐条解开,大家仔细思量有2-3个布偶的线缠在一起时,要在所有端头不能动,一如每一细筋的两个端头是固定的,要解开定是要旋转到某方向、角度时,才好处理。另外,你们也可以用有通水的橡胶水管,中间有些打结,去感觉那种上下不同强弱度的阻塞,而好判断那伤筋的方向及病灶处。这些道理弄懂了,就可知那么多的推拿手法的用法及用处。我最常用的手法就是拨筋而已。

因此,关节活动角度愈大的部分,其治疗的复杂性就愈高,理论上讲,如纯非骨折式及内脏及先天所引起的问题,90%以上是不须经由或大或小之手术来破坏人体的自然结构,经由现中医系统的保守疗法,加上现讲之手艺,就可恢复原来健康之状况,而根除人们之问题,但如肉体一经破坏,则这庝痛就难消失了,这也可节省很多的社会、医界资源、成本及人力。最重要是让患者早日脱离痛苦,才不失医生的本色啊!

还有那些伤筋有60-70%是沿着经络走向的,30-40%是沿着肌肉之走向的。

另一个重要道理很简单,人是活的,会动的,治病时须适当的转动,才能把问题处理掉。

依笔者的经验常用的找伤筋方法有:

1.全身检查按摩法:即在如何找伤筋(二)所提到的,由头至脚的按摩法,即一面检查一面按摩,遇到问题处马上解决(把筋拨开),找到关键问题处,就用心的治疗了。

2.眼观法:看患者走路,或痛处的旋转运动,观看其有障碍点在何处,和患者核对其伤痛处。另外重点是看其所被影响的经络上,其他受牵连的地方。以供等一下的检查重点。

3.查肌肉松紧度法:用拇、食、中指尖,轻轻的在患者所指,或医者所知之处较大面积的寻找,哪里的肌肉紧张度较高。即由大面积缩至小面积,再用手感法去找出伤筋处。

4.气功手诊:将气运至医者的手上,在患者身上痛处的上方挥几下,查出有病气积聚较多处,再用手感法去找出伤筋处。此点我较不喜欢人去学习,因气功疗效不错,但会牵涉到一些对医者有害之问题。

5.遙诊成像法:此更玄。

筋肿、筋出槽及筋粘黏(四)  

人体之肌腱、韧带等之細筋,未经过训练的人。其伸展性均有限的,正常运作时,它是默默的在其能力所及处伸缩。当人在被动或自动的运动,超过那筋所能承担的延伸时,某部分的细筋就会离开他原来的位置,这就是所谓的筋出槽。或应说,每一筋均是很紧密在一起,某部分一发炎,就无法固定在其原位。筋肿和受伤时间长短约略可分别如下:
1. 一周内:筋很明显浮起,而因发炎有肿状,因不睡于其床上,故用手指摸
时,可感觉到皮下有异样声音,局部有肿胀。
2. 一/二周内:筋会慢慢往下沉,且会愈来愈粗,局部肿胀仍消点。
3. 三/四周内:筋下沉至其床沟上,但仍无法完全睡稳,因仍发炎,但已较不粗,肿状也稍小一点。因此身体较健康者,会误以为已好了。其实并不尽然,因由此起,该伤筋已变成旧伤了。
4. 二/三个月:身体较好者,不蓄意去摸它,不会感觉异样,但事实上筋仍发炎未消,患者很容易原处扭伤,此即为何有习惯性伤筋的发生。身体较虚弱者,此筋肿处,会形成筋瘤,但感觉是稍硬点,并未完全硬,仍有点软软的气塞感,且可感觉伤筋在此肿内浮游着。
5. 三个月/一年,或以后:此筋瘤会慢慢变硬,甚会错觉其为骨头突出物,伤筋已僵硬了。
以上情形只供一般性的参考,并非所有人均会如此,还是看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以及该伤处有否在处理。有些身体较虚弱的且少运动的人,一受伤那筋摸起来就像老人的筋,在医那某部分成线索的伤筋是要使劲由头到尾硬压下去的。而有些身体保养很好的老者,其筋即使受伤,就像年轻人,很好把伤筋推入槽的。
一般没事时我们不会觉察到有此槽的存在,筋一移位,而把他推回去时,就可听到“康”一声的入槽感觉,庝痛就马上消失了。我一般称其为移位或异位。
筋粘黏,就是指那伤筋一条条在一处或多处层层叠上去,久之,每条发炎,那里就会積气成包,再久之就成软块而硬块。所以此处的筋粘黏并非真的黏一起,而是部分叠起来。必须把那气包弄消,才能把筋拨过去,不然,它在如气球状的包之内,伤筋在里面游离,是无法让伤筋入槽的。即使把里面的液体抽掉,它还是会长出来的,要去此包,须须用疏导法,在其上下有阻塞处一一打开(即把那筋拨开),气一通过,那包就消掉,就很简单可把那伤筋归位了,而庝痛就没了。
如以五十肩为例,手往背后上搬,是很难上移的,因此,须将那伤肩的手臂固定在手臂能放松筋的最高点(第一高点),在由肩而肘而腕而手指的,把伤筋逐条拨开;然后那手臂就可上移一些,而不痛,在上移一点(第二高点),重复刚刚那个动作,通常那不同高点的伤筋不会一样位置的,而是挨着的,并不属以同一层的肌腱。就这样再往上抬至另一高点。。。。因那是很庝痛的地方,不要太勉强。一次治疗一、两点就够了,下回在治高一点。同理,把伤臂上举少许,至病人能抬最高而又能放松的位置,开始拨由颈前後至肩的伤筋,大部分那些伤筋还是会须要治到手指去的。这上举的高点也是以此类推逐一处理。一点也马虎不得。
如此数次的治疗再加上一些针灸及贴膏药及吃中药,相信可把五十肩彻底治好。只要医者有耐心,四五次的治疗就可让病人舒服的上举了,他会认为好了,是否真好还须看手触诊了。
这是我以言语来形容用手感治病的道理,有心人请多看几回,在用在自己身上慢慢摸索,就会有所悟得。这边悟不上来,在下去的治病更莫名其妙了。这全是手上功夫啊!



找到病灶的伤筋後,拨筋的几个治疗原则 (五)  

医者很耐心的找到患者伤筋的病灶处,千万不要马上下手,除非那里的筋是新伤且气肿垫并不严重。 常用之方法:

1.. 疏导法: 先由远端其他相关连到此病灶的线索,尤其是经过该病灶处的经络,须将那条或那些条疏导通,此疏导法就看各医者的手法,总之,这里的气稍弄通後,那病灶处的筋肿定会消很多,假如消不多,就须再由此病灶处的四周再去找那影响到此病灶的其他线索,找到那小伤筋,拨开,那病灶的筋肿才会消掉,此患者的庝痛基本上已去掉一大半就很容易将此伤筋归槽了。要是患者病情较严重,上面所提的小伤筋还会延伸至其他的伤筋,如无逐一解决是很难完全处理好该病灶。此即是治伤筋的一个大原则。能否治好此类的病,医者可各依其方法去治,如没治好的,或可参考这原则,相信会有很大的疗效的。

2,找伤筋的角度及方向:在前面讲过很多次,人是活的,会动的,医伤筋的最大窍门就是找到筋受伤之角度及方向。因伤筋处绝大部分是在关节附近,医者一手轻按着该病灶处,另 一手帮患者将那患者的关节做最大角度的旋转,转到那受伤的角度时,患者会很痛,甚至叫出声。医者轻轻的些微的在那角度关节左右或上下,少少的移动,另一手轻轻按住病 灶的伤筋,和该伤筋成约九十度轻轻的一拨就过了。窍门在双手同时轻轻的微动,用相反方向的一个轻轻巧力就可完成此动作。假如无法拨过,而该病灶之筋肿还有点严重,则须由此病灶那受伤角度的相反方向的线索去找,定会有其他伤筋之病因,一般那线索气塞会有点严重,患者会很酸痛的,找到那源头处,再回头处理那病灶处就容易了。有趣的是,如角度稍离开,另一手轻轻按住病灶的伤筋处又不大痛了。

有一些较深层的肌肉,一般是很难推拿的到的,如无法找到受伤之角度及方向,更别说治病了,用此方法可深入那较深层之肌肉,因不管是那层肌肉均须和某个关节相连的。只有关节转至那角度时才会显现出来。此即是我为何一直强调角度及方向之原因。

3..似晕针方式之反应: 当我们处理这伤筋过程中,医者须时时注意着患者的脸部表情,以做手法轻重的考量,对于下列情形需特别注意。

a)患者的身体很虚弱的。

b) 患者有心脏病者。

c) 子时及午时治疗处离头部很近,如颈及肩关节处。

因凭此手感去治病所碰之处均是有庝痛处,患者均会酸痛的,如有酸痛时,可要患者适量的叫出来以免增加心脏的压力。如有似晕针方式之反应,须马上停手,让患者静静躺下来, 休息几分钟就行了。一般碰到此情形不多,但因摸此伤筋太准了,特此叮咛。


4. 整体性的治疗: 依酸痛而言,绝大部分的病根均在关节附近,即 颈、肩、肘、腕、手 指、腰、膝、脚踝和脚趾。只要再掌握好经络和伤筋肌肉走向,应很好治此类的病。所有动物,含人类,均是活的、会动的。定须考虑整体性,千万切割不得的。如因时间考量,也是须看病情的缓急轻重,分阶段的整体性的治疗。如肩颈的庝痛,假如没处理好膝盖和脚踝来的问题,单治疗肩颈是绝对不足的。而颈部的问题,忽视了腕及手指也是不对的。这所有的答案均可由手感找出来,并无定律的,因每人的受伤时的身体状况是不一样的。治庝痛的病是要用离心式的治疗,先由远端而近的方式,这才不会加重患者庝痛的负担,因拨筋虽说是有效的治疗。总是在那最庝痛的伤筋上在医治的,是建立在痛上加痛的基础上的,医者须千万小心及量力而下手的。
5. 找到病灶的伤筋後,治疗那地方往往在那处前后的两个关节。医者仍须找角度及方向,有时甚至须稍用力压那伤筋才显现出来,应该患者是有使力于那关节的,不然,那伤筋就不会跑出来,而治疗效果,就差那一点点,而无法完成治愈。



全身九大关节的旋转运动法+伤筋角度+手指、脚趾慢转=患者自治伤筋法(六)  

       以下方法是融合关节的旋转运动法及找到的伤筋角度,【找到病灶的伤筋後,拨筋的几个治疗原则 (五)】,加上经络气的导引法,让患者自己保健、治疗庝痛的方法;理论正确,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和大家分享,也希望让患者有机会了解原理,减轻病痛,而对医者的信心更巩固了。

一.九大关节的旋转运动法

a)这是很久以前笔者整理的方法,即便身体上有些伤筋,只要气流畅,病气不停顿太多于伤筋处,则病自然不会加重,反会逐渐减轻。人是一整体性的,上上下下的经络气血依固定方向流动,一有阻塞,往往牵一发而动全局。又,一般的庝痛大部是集结于这九大关节,把这九大关节的气弄通,则全身上下气相串,身心会至很理想的状况的。大家可各自试看看再教育患者了。

b)方法每人均会,但要领有点不同,详述如下:

要领:
姿势:最好以立姿,以加强膝、踝之强度。如无法久立,则以不影响动作之为原则。全身均要放松,包括心理,且运动过程中须不断提醒放松,尤其是肩膀,如此习惯后,可应用于日常生活起居中,从而也可减少一些压力,对精神及肉体的伤害。做肘、腕及指的旋转时,不要将手靠于任何东西,且肘及腋窝处打弯的弧度尽可能圆点,以使气血更加畅通。  ?

每一动作的幅度及角度须尽可能比平常能做到的还大一点。  ?

每一动作,可依身体状况,单独运转数次。但最好能九个动作全做,因此为全身性运动,刚学习者,无法只做一个动作而全身均眷顾到。   

左、右转的圈数须一样,且最好是单数,即一、三、五、七、九等。  

呼吸: 刚开始,每一动作须配合呼吸,即一呼吸转一个圆圈的动作,采用丹田呼吸法,如转颈部,转半圈时吸气,另半圈则吐气。身体不好的,若练此法,将气养足后则可改成自然呼吸法,即不管呼吸,任其自然呼吸,往往一个动作要做好几分钟,如心里够平静,学者可感觉自己所做的动作会牵引着该关节处的气和身体内部的串联,而使全身气血很协调,心灵很宁静。如此,才是学者所须追求甚至超越之方向。且真正对身心健康有益的运动。  ?

练自然呼吸法,最好能使心静下来,而感觉有气感,此气感为气功界的专有名词,即是你可感觉在皮肤外层似有一层气盖住,通常是说进入气功状态中,再做运动,效果会特别好,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气做比喻。

c)方法:

1.颈部旋转:头向下垂,尽可能让头轻压着肩而转,先顺时钟绕圈,再逆时钟方向绕。

2.臂部旋转:双手下垂,再由下而前而上举的转,再往后绕而回至原位;同理,再由后回绕而上而前而下得归位。

3.肘部旋转:以双手肘为中心,不动,似圆规的铁针,再以双手指尖向外绕圆圈,一如圆规的铅笔来划圆,右手是顺时钟,左手是逆时钟方向;同理向内继圆圈,而右及左手

变成逆及顺时钟方向。
4.腕部旋转:一如肘部动作旋转腕部。

5.指根部旋转:每一指头分别做绕圆圈之动作,以指根部为中心,左右手之指尖如肘部旋转各向外及内转。此动作对调整五脏六腑之气,效果特别好,尤其是以自然呼吸之转手指,动作慢的似动而非动,好像要用很大力气,才能将指头搬动一点点,一个指头之运转时间,往往要十来分钟,且如单独做此动作,而看电视也行,当然效果会稍差一点点。

6.腰部旋转:双手插腰,做顺逆时钟转。

7.膝部旋转:双手置于膝上,半蹲而双膝齐做此动作的顺逆时钟转。

8.脚踝旋转:同理,做顺逆时钟的绕圈子。

9.脚趾旋转:同理,做顺逆时钟的绕圈子。

二.九大关节的旋转运动法,找到伤筋角度:例如,颈部找到在头後仰两点方向,把头轻松的靠在一个地方,再转动右手大臂 也许在上举两点方向,再固定住此角度,再转腕部,或许是顺时钟方向到底时,会很酸痛,这就是患者受伤的角度和方向。姿式就摆在那些角度的位置,看是那只手指会牵动到颈部,如以目前的位置就是小肠经受伤,慢慢的转动小指,自然呼吸,往往一个动作要做好几分钟。患者会感觉如针刺的得气。该姿式不要摆太久,做一下就休息一会儿再做,几次。病情会减轻很多。

三. 刚刚讲到这就是患者受伤的角度和方向,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地方,医者可很肯定的告诉患者,他是该姿式受伤,以后须避免同样姿式,以免再受伤一次。


找到患者伤筋的角度和方向的意义(七)  

有三个意义

1.医者找到可医好患者之位置。

2.患者自己可医治或减轻自己之伤筋庝痛的位置:如有人不喜欢导引气的方法,也可自己按摩或是拍打,那是要由上而下拍的。总是要让伤筋松弛些,稍通畅,酸痛就会少一些。

3.我个人很喜欢依导致此伤筋的姿式,来开导患者,改进,毋重蹈覆辙。

一.在前文,有提到颈部受伤,
因小肠经受伤所引起之问题,撇开颈椎那节受伤所导致原因外,当然那里的问题和肩、肘、腕、手指之关节有关。要把那伤筋拨开,还真的需要哪有後仰的角度,不然,会让那患者增加不少的痛苦,这个头後仰,手上举而後仰的受伤姿式,可解释很多种,如:

1. 睡觉枕头过低,右手上举且转手腕,甚至出力动小指。单把患者病医好後,希望医者能教患者如何睡枕头(当然这又引申出另一个话题,如何正切使用枕头,而不会受伤害。)患者睡觉右转,头掉到枕头下,甚至把右手肘当枕头。

2. 手高举,如坐公车。火车。吊单杆或其它运动手需上举,而肩膀又没放松,患者在受伤那刹那,头往右。就扭伤了。

也许还有其它的受伤姿式,我们只能提供患者一个不贰过的防范法,做一个医者的本分了。

其它诸如此类的伤筋姿式的探讨,就有医者慢慢去摸索,蛮有趣的,又有助于患者何乐而不为。

二.职业病及不良习惯动作之伤筋

1.职业病:如城市的士司机的小腿,常蹲着做事的工人或农夫,脚力不过的练武者,这些人的小腿,甚至大腿,会有无数条环状的伤筋,这会沿着不同经络引起全身性的酸痛的。

2.常伸手、脚去做一些机械式的动作,而引起全身性的酸痛,这类患者非常多,就不说明了。重点是要把他的受伤的病因告诉他,而改过。

3.不良习惯动作之伤筋:
如皱眉头,有些人是视力不好,或是光线不足,常须用力看,会造成眉毛筋的移位,这可在眉毛及额头上摸出来的,厉害的会在眼睛的四周的某处细筋,有移位,这须非常好的手感才摸得出来。这会影响患者的视力,另一就是眼压过高的问题,一般医院不知这事的,提供另一个方向給大家参考了。

4.不良的坐姿:引起各种不同的问题。太多太多的例子,大家很容易发现,就不提了。

5.你们也许还有更多的临床经验,也可提出来,给大家多一点的学习机会。



拨筋和刮痧的一个小经验(八)  

一般如遇到感冒的人,就不马上帮他拨筋,因感冒的人,体内不少火气,造成伤筋浮浮的,不易归槽,即使勉强治好,过不了一天,它又跳回来。因此,不是要他把感冒治好再来,就是帮他刮痧,尤其是背部,等火气散开后,再处理就省事了。

另外有个小经验和大家分享,即如何快速查觉体内的火气的方法。

把患者的前额擦干,不留汗在那里,用干的手去摸,感觉手心是湿湿的,又没沾上汗,当把背部的痧刮掉,前额就变成干干的。有时那火气不是一次就去除掉得,过2-3天,如仍有湿湿的感觉,就须再刮了。所以感冒时身体的发炎,或是其他疾病的发炎,和伤筋的发炎是同样道理的,不要勉强出手。

还有刮痧背部时,脊椎上的棘上韧带也须轻轻的刮,那里的火气常常造成病人感冒时,全身酸痛的主因。这棘上韧带,有些患者常因过分的拉展手臂或腰部,或是病人躺在床上太久,被动的转动身体,造成此胸椎及腰椎的棘上韧带筋移位,一拨开,全身酸痛感就马上不见。拨这伤筋,有时拨不开时,定须拉开手臂,才找得到伤筋。有时那伤筋松松的,太大长度的移位时,就须分数段来处理,即在伤筋的两端头的某一处也按住,控制在同一张手掌内,另一手就可把那手掌内的伤筋拨开,然后再往下移处理另一段。维持的原则就是按住两端头,拨中间的那段,这方法有时也可用到其他较长的伤筋处理。当然如有其它造成的棘上韧带的伤筋,那又是另一回事的。



快速治腰痛和腰背部僵硬如铁板的拨筋法(九)  

大家定常常碰到此问题,其实只要把膝盖後的伤筋拨开,除了背及腰马上松掉,铁板会消失很多,双眼有神,看物清楚。这也是快速解除腰痛的治疗法。当然,腰痛还有其他较复杂的原因,另文再说。

但,这稍打通的膀胱经,会导致患者的眼睛的明亮,有神,真有助于大众的视力,是值得大家注意这假性视力不良的病,并很简单的可帮忙他们的。你们去体验看看吧!

姿式:患者以坐姿(或俯卧于床上,但医者须有对坐姿有数次的经验後才可改俯卧式。)

1.患者:患侧的脚约90度立于地面,脚掌须完全平贴于地面,不够高,可以鞋子或其他东西来垫高。

2.医者:双手置于膝後,食指的外侧贴于大腿,一手的中指按着委中穴,拨的是委中、委阳及阴谷穴的筋,这也许刚好在这三穴上,或上一点,或下一点,全凭手感法去找。

这90度也有可能大于或小于90度,有时筋太紧时,不好拨,可适时调整角度大一点。

3.上半身靠在椅背,大腿不动,动则肌腱会跑开,伤筋就不见了。有三个角度须医,每角度均须拨开这三个穴道的筋。

a)90度治好后。

b) 将小腿右移,约至患者能移动的最大角度。

c) 将小腿左移,约至患者能移动的最大角度。

大腿及膝盖均不能动,动则肌腱会跑开。

这左右移大约维持第一个90度的角度而挪开。

身体较好的或病情较不重的腰痛,患者会马上感觉,2个肾处,暖和了,有些马上感觉气冲过去了。基本上,那块铁板的气会被带走不少,背及腰部会回软的。一般我治疗颈、肩、背、腰、腿问题的第一个检查及治疗,会由此开始,不然,你会被那外部的铁板迷惑,而不知如何下手。

4.假如铁板的硬度仍松不够,就须由膝盖往下(脚踝)找伤筋,仍须在那三个角度下往下找,并逐渐拨开。甚或脚踝及脚掌的伤筋也须拨开,这留待以后的帖子再说了。

这种找各个角度的治伤筋的方法,可应用到其他关节,须切实去做,否则疗效不佳哦!



解除局部肌肉僵硬及其伤筋的拨筋法(十一)  

很多人以为肌肉僵硬是因锻炼而来的,殊不知肌肉没用力时,它是须软的(即使是经过重力训练的),一般,没经过训练的人,有僵硬就是不正常,一般原则是找僵硬部分的下一个关节处去处理,甚在那僵硬处的上下关节处处理。这当然须在僵硬处去找线索,把断断续续的伤筋拨开,就能把那块僵硬处化解开。当然医者须找出那受伤的角度,告诉患者避免以后重患那个受伤的动作,才能根本解决旧病复发。 另外,在每一关节找伤筋之线索,可在关节上或下的部分,以手触诊在那部分的关节,绕个圆圈去找有异样处,或伤筋处,或筋肿处,或气滞塞处,再由那处或上或下凭手感去把那伤筋或线索处逐个处理掉,千万别忘了,须找受伤的角度哦。有时会有数条伤筋的,这是较方便找伤筋的方法。因人的动作而异,常常它不会只伤到那部分的关节,所延伸到的关节处的伤筋也须一并处理才能彻底处理那线索带来的酸痛。另外,较容易抽筋的位置,如手指,手掌,脚趾,脚掌,小腿,除了一些内在的病因外,似和那部分的伤筋有某种程度上的关连,是否伤筋治好了,就不再会有抽筋,还有寻伤筋的按摩方法,定须由上而下,在 撥筋按摩的基本按摩法(十)所述的方法去或医者依其全身按摩手法由头而下,沿十四经脉的路线去查了。
现试着讲几个不同身体的位置来解释其治疗方式,供大家参考,有些部分如疗效不大,那是那人受伤的面积较大,就须再往上或下的关节的附近去找及治疗.每人受伤的情行不一,无法一概而论,医者须耐心的去找的。

一.肩关节:治疗肩膀上的肌肉僵硬

这可参考,在 筋肿、筋出槽及筋粘黏(四)

,所提治肩周炎的方法,不过,此处不须那么复杂。就两个角度就行,以右臂为例,如患者朝北,大臂朝东,一个是往前,既是朝北,另一是朝南,左手扶着

患 者的肩膀部的关节处,右手抓着患者右手转圆圈,基本上会在他能忍受最高点的在下一点的位置(如是在最高点处拨筋,那伤筋会太硬,难拨开,且患者会很痛难熬),但是在那个角度,就须看左手感觉那转动右臂的伤筋的角度;这是一个往前的角度。另一个角度,也是同理,手向下往后摆,看患者能忍受的最

大提高的角度的下一点的位置,再看左手感觉那转动右臂的伤筋的角度;这是一个往後往下的角度。同样如膝盖的治疗腰背僵硬的方法,参考快速治腰痛和背及腰部僵硬如铁板的拨筋法(九),共有三个位置的筋须拨开,中间的极泉穴,及关节的最前及最後面的筋,如有没伤筋的就不须硬找及拨了。这手臂一前一後的角度各须在那三个拨筋点去拨。基本上这方法处理过,肩膀上的肌肉是会松掉的。如有必要,在角度上,有时也须手往上扬及往後的角度去找的。假如,还有部分没松掉,就须由那未松掉的部分往前或後再找其他的伤筋来处。

二.脚踝关节:治疗小腿上的肌肉僵硬

脚踝受伤有外翻及内翻,外翻的情形最多,现在就以外翻为例;

医者坐于地上,两脚掌相对,将患者的受伤的脚放在两个脚掌之间,小腿仍大约垂直于地面,成脚踝外翻受伤的角度,除了依着患者所讲的位置去找伤筋外,医者可在脚踝上,小腿的最底部,在那里用手绕个圆圈去找有异样处,再由所找到的线索往脚掌,脚趾,後跟。找到伤筋处,一手轻轻按住,另一手再轻轻的转动和那伤筋有相关联的脚趾,要领如上所述把伤筋拨开。一般会有许多条线索,只有逐一拨开,才能彻底处理好脚踝受伤的问题,不然,即使过几个月,表相上,那伤处似是好了,以后就成了旧伤,定会再复发,可能到年纪大时,不良于行,种种原因的一个主因。

三.其他如膝盖、肘部、腕部、手指头等等关节处的处理,也是依此方法处理,就不多说明。



拨会阴穴附近的伤筋也能快速治腰痛和膝盖内侧痛(十二)

先说此会阴穴附近的伤筋,男性正在睾丸下面,女性在其生殖器内,刚好是在两大腿交接处,如以大腿内侧的脾、肝、肾经来讲,是在肾经上,由膝摸往下体部时,左右两腿会有很明显的线索(股薄肌),其交接处即是伤筋的位置。

这是所有人均很隐私的地方,一般人也不会注意到的,但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地方,请医者定须特别小心,男女有别,男患者由男医生,女患者由女医生去处理,以免惹麻烦上身。女性的那个位置是非常敏感的地方,且,那伤筋又很细小,约如头发般,如没摸到伤筋的话,是没有感觉痛的,一碰上定会哎哎叫的。因此,男医生请务必避嫌,如真没有女医生时,我定会有第三者或其家人在旁,再用女患者自己的手指去碰,我就依其手指传回来的感觉,将其拨开。或则,告诉她方法要其自己拨,如有拨过,那线索会马上消失。再且,在需治疗那处时,最好有第三者或其家人在旁,且定须先征求他们的同意。我只教你们此方法,如不守规矩,我不负责任的哦!

这个位置的受伤原因很多,撇开跌倒的原因外,如翘二郎腿,盘腿,劈腿拉筋… 等等,均会造成,我也看到很多打坐的人为求做好单盘或双盘,而硬用力压所造成的。

因此,找那受伤的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否者,会浪费一些时间的。

一般是一手摸那伤筋的线索(股薄肌),另手移动通侧的腿,去感觉那线索的肌张力强弱,当然我们是在找那最强的角度,通常大约是脚掌贴于地面即可的。有时只要弓一只脚即可,全凭手感而定的。

因这位于耻骨下方,有些受伤的角度较奇特的,那伤筋也会延伸至两侧的股沟。总之,就是须凭手感去找而医的。

该处一解开,任督二脉的气会又相接回,命门穴附近的腰部会松开,髂后的紧张肌肉才推得开。另外,膝盖内侧的筋也会松弛过去的。这点我也是摸索了许久才得的经验。

这里常常是我治腰痛的第二个位置。第一位置就是在快速治腰痛和腰背部僵硬如铁板的拨筋法(九)  所讲的方法。效果非常好,大家可试看看。假如怕摸不准那位置,或要避嫌,只有找到那角度时,要患者自己压着伤筋,我们在其附近弹弹筋,或轻轻的扯扯腿,或转转大腿,看能否把那筋归槽了。



治腰痛及拨骨盆前後之伤筋(十三)

腰部是人身非常重要的活动关节,而影响到它。头颈部的伤会影响到它,甚至手臂的伤也会影响到它,而膝盖和脚踝的伤和它又是息息相关。再加上它本身的复杂性,造成腰部常跟着人们,因此诊断病灶处的责任归属十分重要的。以腰痛而言,由肩膀、背部摸下至腰的触诊,看其肌肉松紧度,病气气塞的强弱,有否由上而下来之讯息。如上面病气气塞的程度较重,下到腰时较轻,那就指腰有受肩背的影响。如上面病气气塞的程度较轻,下到腰时较重,那就指腰痛有影响到肩背的疼痛。如病气气塞的程度是一样重时,就表示有受腰和肩背是互相影响的。基本上这是经由脚太阳膀胱经来传导的。 现简单的以软体组织的治疗来谈腰痛之原因,这个分析和腰椎间盘突出有关也无关,有太多人解释也有很多的方法,尤其是正骨及正脊的手法。我不多言,我的理论是让那痛苦的病因解除掉,则腰痛应就会消失了。再且,以背部为例,如一边肌肉较另一边紧时,久之,较紧那边的椎间盘会被压缩,一如气球,

慢慢的会在较松那边膨出而压到神经,如能适时的把那压力减掉,相信膨出会缓和下来的,疼痛就会减轻或是消失的。也就是说,右边的肌肉紧时,椎间盘由左边突出;左边的肌肉紧时,椎间盘由右边突出;两边都紧时就有中间突出。其实笔者治腰痛,就是和髂骨有关,那腰痛的问题几乎以处理髂腰肌(髂肌及腰大肌)为主。先跟大家讲一个观念,伤筋经由经络的传导,以及肌腱的传导是很微妙的,他不会如细菌感染似的全面性的传导疼痛,而是层层分明,条条分明,泾渭分明的,因有此传导性,要好的时候,就很快复原,坏的时候,就马上到处不对劲。可是经络和肌肉的损伤间的关系,就不是这么回事,尤其是受伤的肌肉会影响数条的经络;反而是受伤的经络不会对所经过的肌肉有那么多的蹂躏,那是成线索状的伤筋,显现的疼痛是,某部分或整条的疼痛。且旧伤也会因新伤经由经络和肌肉的传导,又再度被撩起一些疼痛。这就造成疼痛的复杂性。弄清楚了此点,不管你用那种方法(针灸、正骨、整脊、膏药等等方法)去治伤筋,疗效就不会差太远了。分清楚主要及次要的伤筋,缓急轻重,数次处理,就能解决大部分的伤筋及疼痛了。

约略把过程分述如下:

以大腿根部,尤其是内侧的脾、肝、肾三条经络先检查,下至膝盖,甚至脚踝,看其牵连有关的部分,方法一如上面检 查背部的方法一样。分清楚责任归属。假如那病气的气塞最严重的是由脚踝来的,就须先处理脚踝的部份。这几条经络定会影响到腰痛。它们影响到的地方定是鼠蹊部,股沟,髂骨。其治疗方法,

a)拨膝盖三个角度的伤筋,请参考快速治腰痛和背及腰部僵硬如铁板的拨筋法(九)

b)拨会阴穴附近的伤筋,由检查肾经,请参考拨会阴穴附近的伤筋也能快速治腰痛和膝盖内侧痛(十二)

c)脚踝及脚背上的伤筋,请参考解除局部肌肉僵硬及其伤筋的拨筋法(十一)的治疗法。

d)髂骨翼外面、後面的臀肌:髂骨上的肌肉较不好处理,分成前面及後面,这里讲的是後面的伤筋,它会受背部的冈下肌及附近其他的肌肉影响。因人腰部的运动,伤筋也成X型,及直线型两种方式受伤。这里冈下肌的伤筋会成斜的及直的线索状,你们摸看看就知道的。X型,是以对角的冈下肌及附近其他的肌肉对应另一角的髂翼後的臀肌(即是右冈下肌相应左髂翼後的臀肌,左冈下肌相应右髂翼後的臀肌) X型对开,其交叉位置约在命门处。以及同边的冈下肌对应同边的髂翼後的臀肌,成直线型的。髂翼後的臀肌如很绷紧时,就须把冈下肌及附近其他的肌肉伤筋处理掉,而一般这里又是小肠经经过的地方,当然就是牵连到颈部及手臂部的伤筋处理。冈下肌的伤筋医好後,才能把髂翼後的臀肌的伤筋处好。

e)由检查脾经,这会牵连到髂窩上的髂肌,髂肌的处理,有时和股沟上的问题一起处理。看下一点(f)。

f)由检查肝经,股沟上刚好是股骨头接连处,那里很容易鼓起来,往往在股沟上会有一个或2-3个的成圆形或块

状的筋结,此筋结有牵连到腹直肌及腹横肌,这里又是生殖器的地方,因此,就往往会影响到小便及腹部内的一

些功能,处理后,会有一些惊喜的好处,就由各位去慢慢品尝吧。还有筋结的处理,和一般伤筋的简单拨筋有些不同,下一贴,就先讲这个吧!以免因治腰痛而有遗珠之憾。如此,处理过,才有办法把髂窩上的髂肌的伤筋拨开。

g)股骨大转子及坐骨上的伤筋,往往又是上下楼梯不受力,而很让人不注意的地方。其治疗方式,处理一般的找伤筋,拨  开外,有些人,因重力作用反弹于此处,治疗时,还须让病人卧于床上,膝盖和身体约成垂直,有助手稍用力压膝盖,才能把那伤那伤筋调出来治。这又是找角度治病的方法了。

h)受胆经受伤影响的髂骨以及膀胱经的伤筋:当然这是非常要紧的部分,主要是膝盖及脚踝关节的伤筋处理。

i)命门穴上的伤筋处理,就较容易了。如此整个要不才会几近完全的松掉舒服。

讲了好多处须治好,才能把腰痛较完整的治好的方法。

爱友里有很多高手可把上面的某些地方很简单的处理好,请大家斟酌吧!

筋结之撥筋按摩處理法(十四)

筋结是指老旧的伤筋未医好,而成硬的块状,一般成圆形或长条形的肿块。西医就建议患者以手术把它切掉,可是它过不久,又会慢慢的长出来。用刮痧或推拿或其它方法硬把它推平,很快它又会回复原状。以笔者之经验,要知其何以所致,才能把病根医好,而此筋结才能消失,简单的提起它,如下:

“筋结,简单的说是成精的伤筋,不好处理,就是说,它是经由气塞于某关节附近的肌腱,没医好,而成软块的伤筋,再没医好,久了,气没通过,就成硬块状,叫筋结。治疗方法须倒着回来医。就须把硬块医成软块,再医成气塞,再回复原状。道理说简单是简单,可是,里面牵涉到不少的拨筋基本功夫。单一一点的治疗是绝对不够的,须查出那筋结受伤的方向,处理受牵连于身上的其他伤筋,上下理通时,那筋结才会变小一点,然后,再在那筋结上找线索,把牵连到此结的伤筋逐一处理掉,如此,那里就会恢复原状。”筋结是新伤成软状之肿块,再成硬块状。要治疗它。不管用任何须倒着回来医,就是能把硬块状治疗成软状再治疗好它。任何侵入式的治疗,其结果是让病人白受皮肉痛,因那里是病灶没错。但此病灶是由其它处之伤筋所牵连过来的。“不能断根,过一阵子或一年或几年,它又在原处长出来”,这是大家所熟悉的评语。我真的很由衷的希望为医者,好好去思考这道理,不要动不动以侵入式的治疗,这将造成患者的终身遗憾,因那肌肉一经割开後,所长出的结疤,已破坏了肌肉、肌腱之纹理纤维结构,粘连一起,几乎无法让其回复原状,则这疼痛就永远永远伴随着患者。

要治疗筋结, 手感定要很好,对我讲拨筋的方法,有深入的体验,否则是无法处理好筋结的问题,

再且以手感去找一些筋结和一般的伤筋是有点不同的。现再讲一次治一般伤筋的要领,一是凭手感摸到伤筋的线索,而找到病灶,二是找到病灶受伤的角度及方向,手拨开那病灶上伤筋。另一要领,治疗较复杂的伤筋,也须会的。手指在伤筋外缘,慢慢摸,转几圈个圆圈,看有那些线索牵连到此伤筋出的病灶,再逐条追回去每一有气塞、筋肿的线索,去把另一头的伤筋拨开,这样每条的线索的伤筋均处理过,那病灶处的伤筋定会较轻微。如此一拨就能把那病灶的伤筋理顺,而筋归槽。而治疗那筋结之前,首先当然是须把该筋结上下关节附近的伤筋治疗好,再来治疗此筋结,总之筋结的所有治疗过程,是留到最后再处理的。

方法是转动那筋结最近的关节,转到此筋结变的最小,甚至最平,那肿块几乎不见的角度。这角度是造成该筋结的原因,用一手把这角度固定好,另手在这筋结的四周转数圈,好好去听,及尋找和该筋结有关联的线索,该线索,有时很明显,如上面所讲;有时候是若隐若现,不明显,但定会在某一关节附近跳出来较严重的伤筋,如此,一条一条把这些线索终端的伤筋拨开,则该筋结定会逐渐的变小,而至消平,再把该病灶的伤筋拨开,就好了。当然很多筋结并不会是单一角度而成的,可能另一角度影响的肿块,须再转动该关节至另一角度时,那筋结的另一肿块,又会再平一些,用同样方法在往上及往下找那线索两端的伤筋拨开。如此一个一个角度处理,那筋结才能保证的恢复原状。

这是须很多的时间及耐心来处理的。如一时医者无法以此拨筋法处理,可转动该关节,找到角度的线索,再在筋结的上下两端以针刺,或是由上而下的推,也可将此筋结弄消一些,最终还是须将这些伤筋拨开。否则效果不彰。





筋结治疗图文字说明

黑色圆圈是内脚踝筋结的位置

红色方形位置大约是和筋结有关联的线索:因人的关节运动,有时并不会完全走经络线,会因肌肉骨头的牵扯而跨越至另一条经络线。红色方形位置只是供大家参考,并非每人内脚踝筋结均是此位置,该人内脚踝筋结上线索的起头点。这是须转动至受伤的位置才会较明显显示出来的。红色线是有气塞、筋肿的线索,找伤筋的路线





内脚踝筋结


脚掌筋结




大约在跗跖骨关节上 黑色圆圈是脚掌筋结的位置红色方形位置大约是和筋结有关联的线索:因人的关节运动,有时并不会完全走经络线,会因肌肉骨头的牵扯而跨越至另一条经络线。红色方形位置只是供大家参考该人脚掌筋结上线索的起头点。这是须转动脚掌趾头关节至受伤的位置才会较明显显示出来的。红色线是有气塞、筋肿的线索,找伤筋的路线。



手腕筋结





黑色圆圈是手腕筋结的位置,及三、四掌指後的严重伤筋。红色方形位置大约是和筋结有关联的线索:因人的关节运动,有时并不会完全走经络线,会因肌肉骨头的牵扯而跨越至另一条经络线。红色方形位置只是供大家参考该人手腕筋结上线索的起头点。这是须转动手腕关节至受伤的位置才会较明显显示出来的。红色线是有气塞、筋肿的线索,找伤筋的路线。

食指掌指关节筋结



黑色圆圈是食指掌指关节筋结的位置。红色方形位置大约是和筋结有关联的线索:因人的关节运动,有时并不会完全走经络线,会因肌肉骨头的牵扯而跨越至另一条经络线。红色方形位置只是供大家参考该人手腕筋结上线索的起头点。这是须转动手腕、手指关节至受伤的位置才会较明显显示出来的。红色线是有气塞、筋肿的线索,找伤筋的路线。
该人的整只手掌受伤的很严重,甚至腕部也是不轻。再上去的肘、肩、颈关节定受其影响。因此,如只治手掌的伤,而忽视了须先治颈、肩、肘关节,是会事倍功半的。



基本手法如下

一.    頭部:

1.       百會穴推至眉心穴:點揉百會穴後,拇指慢慢推揉直下至眉心穴。

2.       眉心穴推至太陽穴:揉眉心穴後,再以左右二手的一指單推或五指齊推眉骨上方(含蓋整個前額), 而後收至二邊的太陽穴。揉太陽穴,勿揉中間穴位,而是揉其四周的骨輪,如太陽穴內積病氣太多,可以拇指稍輕點後,再揉穴位四周的骨輪。揉太陽穴的四周時,手敏感度夠時定可發現,此骨輪有來自各面的不舒服訊息,依此訊息可發現在顏面正面,上自眉骨、眼睛、眼下、顴骨、下巴、耳前等引起的眼壓高、頭痛、頸背部緊等之種種原因。

3.      太陽穴推至風池穴:揉完太陽穴後,可以一指或多指沿耳上方及後方直推至風池穴。(如圖H)

4.      百會穴推下至雙耳上方及後方:推完此動作,可再推一次由太陽穴至風池穴之動作。揉風池穴之法一如太陽穴,須揉其四周的骨輪,否則直重壓該穴,會使人受不了,氣虛的人會有如針炙的暈針之感。

5.      百會穴後推至風府穴:同樣可以單拇指或五指一齊推至腦後,而收至風府及風池穴,同時揉此三穴。

6.      風府穴至大椎穴:多揉大椎穴。由此起是按摩頸部,推完此動作後,雙手捏揉頸部兩邊的斜方肌由上而下,頸不舒服,可多做,力道以患者病情及忍受力而定。(如圖I)

二.     肩及手臂部:

1.      肩部:雙手自然放於頸下方的肩上,雙拇指分按、揉頸後的風門穴,餘四指捏揉胸上方的斜方肌,於此,可探知是胸或背部的僵硬,而加強不舒服部及其上下之按摩以舒解肩部之僵硬。假如僵硬在胸上方,則須多揉雙耳前,額面直下的咬肌經下顎直至鎖骨,及耳後斜下至鎖骨的胸鎖乳突肌,由上而下均是按摩重點;當然這也有由胸部所牽引過來的原因,詳述於點。

2.      手臂部:雙手捏揉肩上斜方肌後,順延至大臂關節,拇、食指各點按著肩腢穴及臑俞穴(即舉高大臂,有明顯的二凹入處)。然後雙手分捏揉著手臂的兩邊,順延下來,至手肘處,揉按肘部的尺澤穴、小海穴、少海穴、曲澤穴、肘膠穴(即大小臂交接處、陰陽兩面的數個要穴)。然後往下捏揉小臂兩邊,直至手腕處,須以雙拇指先點揉腕正中央的陽池穴,然後雙拇指推著腕關節之最外側再轉入內側成S形狀的揉推著腕骨(此是在推著腕骨上的七片小骨),再點按著陽池穴,雙手各由此穴往各指尖處捏揉下來,再以拇、食指拉拔著每一指尖,用意是把人身按摩過不舒服之氣,經由此動作而排出乎外,如整個手臂沒感覺輕飄飄地,則須重做手臂部按摩。(如圖J)

三.    背部:

1.      抓肩胛骨內側的筋:患者的左肩胛骨筋由醫者右手抓;右肩則由醫者左手抓。由上而下,以拇指和四指相對捏揉下來。遇有不舒服處,也可以彈筋手法處理。

2.      揉脊椎及足膀胱經:由上而下,惟揉脊椎須稍輕點,可以拳側部行之。膀胱經位於脊椎的兩側約兩指寬及四指寬處,左、右邊各三條。因此以手揉背幾乎含蓋著整個背部。(如圖K) 如肩部仍不舒服,可以叩或手拍肩部無數次。

四.  胸部:

推內八卦:以掌根或指尖揉心窩及其四周的骨輪,然後五指各置於肋骨縫,指尖由心窩處引肋骨縫往外推,數次,對於胸口鬱閉有效。

五.     腰部及臀部:

1.       以拳揉命門穴,(即肚臍正後方,於脊椎上之穴),並以拇指按揉著其左右二側成一線處,並用雙手以拇指及四指相對的捏揉腰部。

2.      延著脊椎及背部膀胱經往下直揉至臀部。以拇指點按著環跳穴(大腿骨外側)和骨盤交接凹入處)。

六.     腿及腳部:

   面對著患者,雙手捏揉著大腿兩側,一如臂部之按摩由上而下至膝部,點揉曲泉穴、膝陽關穴、委中穴及兩膝眼(即大、小腿交接處之穴道),再直揉下至腳踝。點揉解谿穴(腳掌和小腿交接處,繫鞋帶凹處中),以此穴為中心分下推揉至各趾尖,並逐一拉拔之,一如手指之按摩,患者須有輕輕地感覺方行。








777

主题

342

回帖

3708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370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9 19: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按摩法,对打嗝也很有效哦!但对幼儿吃完奶後的打嗝就不行了,还有内在疾病所引起的问题也无效。成功率应有5-6成。

方法就是在头部的 #5 动作, 百会穴后推至风府穴,其实 只要在后脑的督脉上用拇指或其它指头,稍加点力往下推过风府穴1-2公分,再推回头按住风府穴直至下一个或第二个打嗝过了,就可放手。 还满神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2 21:47 , Processed in 0.267590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