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确定进针点是腕踝针疗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目前临床应用的传统腕踝针进针点,为一区内一个点,且在留针过程中不施行任何行针手法。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临床医疗实践,摸索出一区多针法,同时在腕踝针留针过程中施以上抬下压、左右摆动、左右旋转等行针手法,据此可提高疗效,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关键词:腕踝针;进针点;行针手法;创新应用腕踝针关键之一是进针点的确定,然而从文献报道的临床资料和实际应用看,进针点的确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而且关于是否行针观点小一,因此临床疗效也不尽相同,故选择规范、可取得高效的腕踝针刺激方法十分重要。本文从文献报道入手,结合临床实际应用,对传统腕踝针疗法进行完善、创新,以期进一步提高腕踝针的临床疗效。1进针点1.1传统进针点即由张心曙教授所创立的进针点,将人体划分为两侧两段六个区(两侧:以前后正中线为界,将人法分为左右两侧;两段:以横膈水平为界,将人体分为上下两段;六区:在每侧每段内划分为六个相应区)。上段病变取腕部进针点,下段病变取踝部进针点,左取左,右取右(即取病变同侧的进针点)。具体取穴时,腕部进针点在腕横纹上2寸处,踝部进针点在内踝上3寸处,六区的进针点均位于各区的中点,且每区只进一针,其位置一般不变。1.2临床创新点在传统腕踝针的基础上,我们经大量的临床实践将进针点进行改进、创新,证明疗效显著。1.2.1移动进针点临床实践发现,体表及体内病变,不管分属上、下段各区,不仅可在分区内的原有腕部或踝部进针点进针,亦可在该穴的上部、下部或远端部位进针,即将进针点不局限于原处,只要在该段内,均可获得与原进针点同样的效果。即在四肢部进针宁舍其(进针)点,勿舍其区(进针点与病位属同段内)。这一变动,可改善腕踝针对四肢远端病症疗效明显,而对远离腕踝关节病症效果相对稍差的不足。1.2.2多点刺激以增其效传统腕踝针疗法的进针点是根据疾病所属区域,选择相应的腕部或踝部的进针点,一区内一般取一个点。我们在治疗疼痛性疾病的过程中,对部分患者一区针一点收效不甚理想时,往往在该刺激点偏左、或偏右、或左右两侧同时再进一针或两针,但不能超越该区范围,必要时还可增加一针到两针,针刺方向均指向病所,通过多个进针点的刺激,常可收到较佳的效果。1.2.3区内横向刺临床上不管是针一点还是针多点,其针刺的深度均在皮下,刺入时如鱼在水中游动,可完全看到针尖到达的位置,其针刺的方向一般指向病所,即病在刺激点上方,针刺的方向向上,反之向下。亦可在该区内沿上下肢长轴相垂自的方向刺入皮下,其长度不能超过该区区间。2行针手法传统腕踝针疗法要求进针后无任何针感,活动腕踝关节无痛感,且留针过程中一般不行针,这是与体针的最大区别。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患者经此操作难取即效或收效不佳,为此我们总结出,除了以上所述进针点的变化外,应用以下4种有效的行针手法,常常可以明显提高疗效。2.1上抬下压法即用右手的食指或食中二指置于入到位的针柄与皮肤之问,右手拇指与食指(或食中二指)挟捏针柄,利用右手手腕的力量,将针柄上翘为上抬,再向下按压为下压,一抬一压为一遍,共6遍。2.2左右摆动法用右手拇食二指挟于针尾两侧,分别向左、向右摆动,一左一右为一次,共6次。注意摆动的幅度不宜太大,以可看到针尖部分向右、向左有摆动现象即可。2.3左右旋转法右手指放置方法同上抬下压法,拇指向前(或后),食或食中二指向后(或前)旋转针柄,角度约180°一 270°,使针身在穴内旋转,向前向后旋转各1下为1次,共6次。2.4环转法右手拇食二指夹持针尾,上抬后分别按顺、逆时针方向以较大幅度环转针柄,顺逆时针各环转1圈(约360°)为1次,共6次。临床运用以上四法时,针刺部位和和有酸胀或麻等针感,这均属正常的刺激现象,也是创新的特点所在,其目的在于增加大毫针在皮肤内的刺激强度,增强治疗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