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228|回复: 1

腕踝针治疗运动员急性腰扭伤

[复制链接]

497

主题

67

回帖

1558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558
发表于 2014-9-12 2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研究目的:观察腕踝针在治疗运动员急性腰扭伤上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腕踝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通过对腕踝针疗法与体针疗法在同一疗程(5天)内的疗效观察,发现两者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腕踝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与体针疗法相比,在同一时间内,腕踝针疗法的治愈率高,而且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关键词:腕踝针;体针;急性腰扭伤: 在国内的文献中,笔者曾发现有腕踝针在急性腰扭伤治疗效果方面的报道,效果不错,但没有发现其在运动员急性腰扭伤方面应用的报道。自98年开始,笔者对运动员的急性腰扭伤采用腕踝针疗法(治疗组)和体针疗法(对照组),共治疗观察了例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都是运动员,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44人,对照组30人。 1.2诊断标准①有急性损伤史;②疼痛。有活动痛或局部压痛或有牵拉痛;③腰部活动障碍;④腰肌紧张,甚至僵硬;⑤腰椎弧度可正常,或弧度变浅,或侧弯;⑥X片或CT检查排除骨性改变。在诊断急性腰扭伤时必须有①②⑥加③④⑤一项即可。1.3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在受伤后都不同程度接受了冰敷,时间约15-40min。1.3.1治疗组治疗组44例。患者俯卧,腕踝部皮肤常规消毒,用30号2寸毫针,选下6 区:。操作时用左手固定进针点上部,并轻轻提捏起局部皮肤,右手持针,平刺,快速进针,针体要贴近皮肤表面,沿皮下浅表层进入1.7寸左右。针下有松软感,不能有酸、麻、胀、痛,针身留出0.2寸左右,用纸胶布把针柄连同针尾固定在皮肤上。让患者活动踝关节并下床走路,针刺部位应无痛感和得气感,如有应调整针的角度和深度,甚至重新进针。嘱患者适当地轻微活动腰部。第一次留针6-12h,一般在第二天上午,即隔一个夜晚后取出,期间不作任何的提插捻转。如有不适,患者可自行取出。第一天开始,留针30′,配合腰部活动。每日一次,5d为一疗程。1.3.2对照组对照组30例患者冰敷后即回家卧板床休息,24后进行体针疗法,取穴为阿是穴、肾腧 、腰阳关、委中等。行针手法为平补平泻,留针30,每日一次,5天为一疗程。2结果2 1疗效标准I级;痊愈: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II级;显著好转:症状基本消失,体征减轻,能正常工作、生活。II颇;有效:症状和体征均有所改善,但仍影响工作、生活。IV级;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2 2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最终有效率都能达到100% (P > 0.05),无显著性差异。故笔者采用一个疗程(5d)为限来比较两者的差异性。 经统计学X处理,P2= 0 .022 < 0.053典型病例王**,女,21岁,女蓝运动员,在比赛时,跑步上篮时被对方球员从腰部拱起,落地时不稳,当时腰部疼痛剧烈,不能活动,右手托腰呈痛公状,查:双侧腰肌紧张,双侧T4T5腰肌处压痛明显,右侧T5S1处压痛亦很明显,当时即予以冰敷,并经=人民医院X片排除骨质性改变。约2h后回到宾馆,即在双下6行腕踝针,并用胶布固定。第二天上午(约6h后)患者跑到笔者房间,喜述腰部疼痛已基本消失,活动已正常,取出针。当晚患者又参加了比赛。

453

主题

950

回帖

235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2353
发表于 2014-9-12 20: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4体会与探讨
急性腰扭伤是指运动或劳动时,腰部的肌肉、韧带和筋膜承受了超负荷的活动而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纤维断裂而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是运动员和重体力劳动者腰部多发性的损伤。常因突然受到扭闪,或搬运重物时负荷过人,过度用力,或腰部受到突然的撞击等,超过了机体所能承受的范围而引起的损伤。损伤多集中在腰骶关节,骶髂关节、椎间关节等,常可累及腰部所有的肌肉、韧带或筋膜。
急性腰扭伤属中医“闪腰”“岔腰”范畴,《诸病源候论》日“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可见腰是人体活动的枢纽,因而腰部的急性损伤也就较为常见。急性腰扭伤多因起居不慎,闪挫撞击,经络受损,致腰部气血涩滞,经脉不通,“不通则痛”;淤血阻滞,筋肉失养,可造成局部肿胀或功能障碍。其有着一定的自愈性,但是若不治或失治都会导致腰痛的迁延不愈,并会留下腰肌劳损的后遗症,从而影响生活质量。《素问·皮部论》曰 “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十二皮部即十二正经在体表的分区,乃经络脏腑气血散在之处。笔者在实践中已经验证了:腕踝针的分区理论与十二经脉在人体四肢的分布大致相同,与十二皮部在体表的反映相似;中医经络系统中的标本根结学说中讲:根与本均位于四肢远端,是经气生发、所出之处,而四肢为本,头身为标。腕踝部当十二经之“本”,属于“本”部,“治病求本”,故腕踝针疗法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也就不足为奇了;腕踝针的十二个刺激点均在腕踝关节附近,近似于十二经之络穴,络穴是络脉由经脉向躯体浅表分出去的部位,主要是沟通表里二经,加强它们在体内的联系,在络穴附近浅刺,可以调整本经和其表里经的经气;而十二络均在腕踝针的进针处或其通过的部位。故腕踝针治疗可起调和气血,疏经通络,活血化瘀,解痉镇痛之功。通过以上三个理论点的探讨,可以理解为什么腕踝针疗法在急性腰扭伤的治疗上有如此明显的疗效。临床实验也证明了:十二皮部在刺激作用下有明显的消炎和镇痛的作用。
运动性损伤的治疗特点是:医疗必须与训练同步。这就给医者提出了考验:怎样在不休息(或不完全休息)的情况下取得和休息情况下一样,甚至更好的疗效。笔者认为腕踝针疗法作为中医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在治疗急性腰扭伤上有着显著的疗效,其特点是简单、易操作、见效快,故值得推广和应用,尤其是在运动医学中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6-2 12:29 , Processed in 0.846801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