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细语凝香 于 2015-1-8 16:43 编辑
面肌痉挛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侧。开始多起于眼轮匝肌,逐渐向面颊乃至整个半侧面部发展,逆向发展的较少见。可因疲劳、紧张而加剧,尤以讲话、微笑时明显,严重时可呈痉挛状态。西医对面肌痉挛用镇静药或注射肉毒素或手术治疗,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和疗效不持久的缺陷。针灸治疗面肌痉挛报道很多,但在针刺方法、诊断标准、疗效、指标客观化方面缺乏统一认识,使其疗效往往难以比较。笔者采用穴位皮下埋线治疗面肌痉挛,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诊断标准:①中年以后发病,女性多见;②抽搐处多从眼轮匝肌开始,可扩散至面颊肌、口轮匝肌甚至颈阔肌;③紧张劳累后加重,入睡时停止,不可自行控制;④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纳入标准:①符合面肌痉挛诊断标准。②年龄18~69岁。 排除标准:桥脑小脑角的非血管占位性病变,如肉芽肿、肿瘤和囊肿等;动静脉畸形、脑膜瘤、动脉瘤;后颅窝的一些占位性病变;局部的蛛网膜增厚。 患者均为门诊患者,全部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无明显异常,年龄20~69岁,平均(45±6.23)岁;病程1周~2年,平均(58±5.64)天。 治疗方法;选穴:患侧迎香、神庭,健侧合谷,双足三里,双神门,阿是穴(扳机点)。方法:在距离所取穴位3~5处,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5—0号医用羊肠线1~2cm,用镊子将其穿入7号注射针头内,以1.5寸针灸针为针芯,针尖朝穴位快速沿皮横刺进针,当针尖达所取穴位皮下后,用针体行扇状平扫及上提牵拉皮肤各3~5次,然后缓慢退针,边退针边向前推针芯,待针灸针尖有落空感时拔针,用干棉球按压针孔1min。整个过程不要求有酸、麻、胀、痛等针感。埋针1次即为1个疗程,1周后行第2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治疗。 疗效标准:依据Shorr疗效判定标准评定。完全缓解:由2~4级降为0级;明显缓解:由2~4级降为1~2级;部分缓解:由4级降为3级;无效:治疗前后分级相同者。完全缓解+明显缓解=显著改善。 从面肌痉挛强度疗效来看,经过治疗,2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0例,明显缓解12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1例,显著改善22例;从面肌痉挛频度疗效来看,25例患者中,完全缓解9例,明显缓解13例,部分缓解2例,无效1例,显著改善22例。 现代医学认为,面肌痉挛是由于某种压迫使面神经传导发生病理性干扰所致,大部分患者是由于正常的血管交叉压迫,如小脑后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椎神经动脉压迫,偶尔由于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或脑瘤等面神经根部的压迫所致。另一部分患者为特发性面神经瘫痪,恢复后出现继发性的患侧面肌痉挛。可能为面神经炎导致神经脱髓鞘的病理改变而未能恢复正常。仍存在部分的髓鞘脱失,使面神经的电传导易受泛化所致,或面神经炎累及脑干内神经核团,形成类似癫痫病灶而产生面部肌肉的发作性抽动。极少数患者为外伤、肿瘤或外科手术后出现患侧面肌痉挛。可能为面神经的恢复过程中与其他脑神经出现短路,当其他神经兴奋时也出现一侧面部肌肉抽动。卡马西平为临床证实治疗面肌痉挛疗效肯定的药物,但停药后容易迅速复发,因而需长期维持治疗。但存在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影响了临床的广泛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