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01|回复: 1

全息疗法的临床病例

[复制链接]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发表于 2015-1-21 16: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5-1-21 16:10 编辑

       近年来笔者运用生物全息疗法结合辨证施治,治疑难杂症,多有良效。兹录其验案3则,以供参考。
       胃痛:朱某,男,57岁,武汉国棉二厂退休工人,主诉:胃脘阵发性疼痛6小时,用热水袋热敷及解痉药治疗无济于事。患者面色萎黄,额渗冷汗,双手捂胃脘部,呻吟不断。程见状,测其第二掌骨侧胃穴敏感点压痛(十+++),当即在其左、右第二掌骨侧胃穴轮换按摩200次,4分钟后患者笑逐颜开,疼痛基本消失。细问其症,患者前两年因上腹部疼痛连及后背,空腹为甚,夜间加重。胃镜检查提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活动期)”。2012春节以后胃脘部痞闷,隐痛,时有嘈杂,纳少呃逆,嗳气频繁,服药效不显。2013年3月8日胃镜、病理切片均提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选服中、西药效不显。近年来反复发作且加重。胃脘部灼痛痞闷,食欲不振,呃逆嗳气间作,口渴欲饮,头昏肢倦,大便干结,2一3天l行,面色憔悴萎黄,毛发干枯,体瘦。舌苔少津,脉弦细。证属胃阴亏虚,胃失濡养。检索他院处方,多为养胃阴药物,不效。改滋肝肾养胃法,方用一贯煎加味:生地、山药、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川楝子、元胡各15g,山萸肉、五味子、甘草、白芍、元参、肉从蓉,枳实各10g,熟大黄6g。
       5剂后胃脘部灼痛减轻,口干,咽燥诸症亦减,大便每日l次,成形。方效,原方去熟大黄,守方14剂,诸症趋平。再令其朝服益胃汤,夜服六味地黄丸,并嘱其自行按摩左、右第二掌骨侧胃穴,每天2次,每次各按摩200次。
       2014年11月日特邀其胃镜复查,示“胃粘膜呈轻度慢性浅表胃炎”。患者面色红润,体重增加,精神焕发,遂停药,依上法自行按摩,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根据《生物全息诊疗法·第二掌骨侧速疗法》中“部位、器官与穴相对应”的原则,按摩或针刺第二掌骨侧胃穴,可缓解胃痛。患者虽属胃阴亏虚,然而肾为人体真阴之本,滋养肝肾以充胃,真阴复则肺胃之津得溉,故用一贯煎化裁滋补肝肾以济胃津。积实行气,元胡止痛,熟大黄通便泻热活血。药中肯繁,故获良效。
       鼻鼽:周某,女,46岁,华中农业大学园林系讲师,2014年3月8日初诊。患者已病二十多年,稍受凉则发鼻鼽,不限季节。西医诊断为过敏性鼻炎。曾用脱敏、吸雾、冷冻、激光等多种方法和服用多种治鼻炎药物,均不效或仅取效一时。近3、4年来常患感冒。现又鼻塞不通,清涕直下,喷嚏不断,终日流泪,耳内干痒,咽喉中梗阻,咯白色粘痰,量少,头面燥热,背微恶寒,食纳不香,四肢乏力,大便溏。舌淡苔微黄,脉沉细无力。证属脾胃气虚,阴火上冲。治宜温阳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茂、党参、炒白术各15g,法半夏、陈皮、干姜、生甘草各10g,柴胡、当归各10g,升麻6g,细辛4g。并当即按摩患者双手第二掌骨侧头穴和肺穴,指力以患者此穴有麻、胀、重、酸的感觉为度,4分钟后患者清涕渐减。嘱其服药期间每天按摩2次。
       5剂后,鼻息得通,清涕大减,恶寒、燥热症亦轻。继而原方改生甘草为炙甘草10g,继进25剂并配合按摩,诸证悉除。停药后依上法自己按摩,随访至今,鼻鼽未再复发,近2年也很少感冒。
       按:患者病在头面,主要在鼻部。根据《生物全息诊疗法》第二掌骨侧头穴和肺穴可缓解鼻部的病证,故按摩后当即奏效。长时间坚持则有益肺通窍之功。方药围绕升阳益气而没,患者病虽在鼻部属肺,然而培土可以生金,脾胃健旺,阳气升发,元气充足,而鼻鼽自可痊愈。


797

主题

788

回帖

393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393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6: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脉痹并积聚:李某,女,49岁,湖北省农科院副研究员,2014年10月25日因咳嗽多日来诊。用生物全息法检测,发现她右手第二掌骨侧腰穴敏感点压痛(+++),推测其右腰肋部有病,患者亦自诉右肋下隐痛20多天,现在咳嗽牵引作痛。再查其右肋,第9肋软骨外侧可扪及-----舌状包块,无压痛。皮下可扪2一3cm硬索状物。“B超”检查提示:①右胁肋皮下索状物为静脉血栓;②右肾下端外侧可见2.9x2.5cm衰减光团(性质待查)。西医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则要求服中药治疗。查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证属气虚血瘀,治予益气活血,软坚散结并配宣肺止咳药物。方用补阳还互汤加减:黄芪、月参、薏米、茯苓各30g,红花、桃仁、川芎、地龙、柴胡、党参、三棱、莪术、桔梗各10g,醋鳖甲、杏仁各15g。5剂后复诊,咳嗽症平,原方去桔梗、杏仁,继用30剂。后临床切诊,皮下索状物消失,两次“B超’’肾部均未见占位性病变。
       按:根据《生物全息诊疗法》同侧对应的原则,右手第二掌骨侧相应穴位压痛较左手的同穴位强,表明在整体的病变中是右侧病重或病在右侧。早期,迅速诊断并进行辨证施治,重用益气药物黄芪、党参,配三棱、莪术益气、行气。气旺则血畅,气运则血行。用丹参、红花、桃仁养血活血,柴胡引经,鳖甲软坚。药中肯,患者瘀结消散,疼痛消失,咳嗽消除,并免受手术之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2-4 01:17 , Processed in 0.274245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