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50|回复: 1

偏头痛的平衡针治疗法

[复制链接]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发表于 2015-1-23 15:51: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海洋之露 于 2015-1-23 15:55 编辑

       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18~52岁;病程20 d~1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1988年国际头痛协会制定的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为了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还制定了以下排除标准1)排除年龄在18岁以下、45岁以上者;高血压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心、肝、肾、疾病者,癫痫、脑血管病者,糖尿病、雷诺氏病者;妊娠妇女。(2)至少1个月内未服用任何抗偏头痛的药物及预防偏头痛发作的药物。
      治疗方法:取平衡针特定穴“头痛穴”,该穴位于足背第1、第2趾骨结合之前的凹陷中。患者取坐姿膝直位,暴露单足,术者持针手指常规消毒,或带指套,患者穴位局部常规消毒。采用0. 35 mm×75 mm无菌一次性毫针一根,用酒精棉球固定针体下端1/3处。采取一步到位针刺法或提插针刺法,交叉取穴(左侧头痛取右侧头痛穴,右侧头痛取左侧头痛穴),快速针刺(3秒左右)不留针。以针刺跖背神经后出现的针感为主,多呈触电式针感向足背或足底放射。每日1次, 2 w为1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诊断疗效标准》制定。治愈:疼痛基本消失, 3个月无复发;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每次发作时间明显缩短;有效:疼痛减轻,发作时间较前缩短;无效:疼痛与时间均无变化。
       50例患者经治疗,治愈38例(76.0% );显效10例(20. 0% );有效1例(2. 0% ),无效1例(2. 0% )。总有效率为98. 0%。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非器质性头痛,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剧烈的单侧搏动性颞侧部或眶后部疼痛,人群患病率为15% ~25%,多由颅内、外血管收缩功能紊乱所引起,与遗传、内分泌及精神状态等因素有关。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偏头痛患者存在明显的血流变异常,并且异常程度与病程、病情呈正相关,说明血液流变学异常不仅仅是偏头痛的结果,也是发病的病因和病理基础形成恶性循环使得病情反复发作。因此治疗上能改善其异常就可以阻断恶性循环,减轻症状治愈该病。
       偏头痛属于中医学“头风”“偏头痛”范畴,中医学认为偏头痛的发病常为虚实夹杂,既有风、火、痰、瘀、作为致病要因,又有气虚、血亏、肝肾不足作为内在病理基础。风、痰、瘀、虚等致病,使得脏腑功能失调,神机受累,清窍不利,脉络闭阻,导致局部气血瘀滞,即所谓“通则痛”。
       平衡针疗法是一种新兴的特色疗法,该疗法具有取穴少(一症一穴)、见效快(3秒见效)、不留针、无毒副作用等特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向农村和社区推广的项目,是国家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项目,深受广大农村和社区的欢迎。头痛穴是治疗头痛的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头部疼痛为主,其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针刺大脑皮层在体表的密码定位,通过针刺神经干或神经支,神经在受到针刺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并把这种“兴奋”传导到人体的高级指挥系统----大脑,并分泌一些类似吗啡样的肽类物质内啡肽、脑啡肽等内源性止痛物质;针刺后通过神经的传导作用,会使因失衡而致的头痛在大脑指挥系统的作用下进行物质和能量重新分配,使不平衡的系统和物质得以平衡,从而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765

主题

959

回帖

4903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490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3 15:5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健侧的头痛穴,主要是激发、增强体内防卫系统,调节经气达到左病治右,右病治左的目的。本疗法简、便、验、廉,尤其适用于惧怕针灸的患者和儿童,痛苦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5-2-4 03:45 , Processed in 0.858675 second(s), 4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