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医者仁心 于 2015-2-4 15:20 编辑
腰椎间盘突出症( LDH) 是理疗科最常见的多发病,患者多为中青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症状为腰痛和腿痛。笔者采用平衡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痛,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患者均为收治的门诊病人,年龄 19 ~ 68 岁,平均( 31. 25 ± 12. 37) 岁,病程 3 小时 ~ 半年,平均( 23. 47 ±15. 12) 天。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有关标准拟定: 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③腰痛,腹压增加( 如咳嗽、喷嚏) 时疼痛加重。④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腰活动受限。⑤X 线摄片检查: 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 或 MRI 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和程度。 排除标准 ①伴脊柱结核、肿瘤、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者; ②重度骨质疏松患者及腰椎退变者;③不同意接受此项技术治疗者。 治疗方法:根据腰椎间盘突出所致腰痛部位不同,采用交叉取穴、定位取穴原则,取穴腰痛穴,其位于前额正中。左、右侧腰痛,向右、左侧平刺,不提插、不留针。双侧或正中腰痛取向下提插法 1 ~2 寸,腰上部疼痛取向上提插法 1 ~ 2 寸,以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一般不留针。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情况下,可以留针。1 次/d,3 次计算效果。 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评定标准拟定为: ①治愈,腰痛消失,能恢复原工作。②好转: 腰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③未愈: 症状、体征无改善。 经治疗,75例患者中,治愈23例,好转5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33%。 典型病例:彭某某,女,49 岁,2013 年 5 月 9 日 14: 20 就诊,诉以前 CT 检查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今日上午10 点因弯腰搬物时腰扭伤,不能直腰,后有人抱起,患者感觉腰部有响声,进而腰部直起,但不能弯腰活动,腰部正中疼痛。当即予平衡针法治疗,出针后患者既能弯腰自由活动,疼痛消失,3 天后随访未复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在各种外伤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从破裂处突出,硬膜、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痛,一侧或双侧下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患者多为中青年,男性多见 80 % ~90 % 的患者可以非手术治疗而愈。医学的论述中将本病归属于“腰腿痛”、“腰背痛”范畴。医学中对腰腿痛的病机早有阐述,《诸病源侯论》讲到: “劳损于肾,动伤经络,又为风冷所侵,血气击搏,故腰痛也。阳者不能俯,阴者不能仰,阴阳俱受邪气者,故令腰痛不能俯仰。”这些论述概括了腰腿痛的病因病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