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病例均为社区门诊患者。参照《新药(中药)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有病人均在6小时内未用任何药物。排除其它心脑肝肾等并发病者和哮喘持续状态危重病人。平均年龄42岁(9~70岁);平均病程13年(2~30年);病情重者10人次,中度32人次,轻者22人次。 治疗方法:(1)取穴:选用眼针上焦区(双)、肺区(双);(2)手法和留针:选用直径0.35×25mm不锈钢灸针,针刺以达到眼骨和得气为度,留针15分钟,每5分钟运针1次: 疗效标准:参照文献标准分(1)临床控制:治疗1小时内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或不足轻度者;(2)显效:治疗1小时内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明显好转;(3)好转:治疗1小时内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好转; ( 4)无效:治疗1小时内喘息症状及肺部哮鸣音无好转或加重者。 经治疗,64例患者中,临床控制34例,显效4例,好转2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75%。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BHR)为特点的慢性气道变应性炎症(AAI),目前多主张以皮质激素、气管扩张剂吸入控制症状,氨茶碱以其价廉,疗效确切仍为首选。由于该药副作用大,禁忌症多,而社区医疗站点受诊疗监测手段的限制,往往以降低浓度来求得安全,影响了疗效。眼针疗法为辽宁中医学院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教授所创,1982年公布以来,广泛应用于内、外、儿及五官科急慢性疾病,疗效显著。眼针穴区与十二经脉和各脏腑之间有特异的联系,有神经、血管作为其物质基础,具有反映脏腑经脉疾病和治疗相应脏腑经脉疾病的性能。根据脏腑及三焦取穴法,肺部疾病取肺区、三焦,经临床观察证明,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作用,故有较好的平喘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