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688|回复: 3

中医基础知识荟萃

[复制链接]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发表于 2015-3-6 09:07: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味所入: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是谓五入。

五味所禁: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脏所主:肝主筋,心主脉,脾主肉,肺主皮,肾主骨,是谓五主。

五脏所藏: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精,是谓五脏所藏。

五脏化液:肝为泪,心为汗,脾为涎,肺为涕,肾为唾,是谓五液。

五脏所恶:肝恶风,心恶热,脾恶湿,肺恶燥,肾恶寒,是谓五恶。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是谓五邪。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抟阳则为巅疾,抟阴则为喑,阳入之阴则

静,阴出之阳则怒,是谓五乱。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肝则怒,并于心则喜,并于脾则忧,并于肺则悲,并于肾则恐,

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气所病:肝为语,心为噫,脾为吞,肺为咳为嚏,肾为欠为恐,胆为怒,胃为气逆为

哕,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是谓五病。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谓

五发。

五劳所伤:久行伤筋,久视伤血,久坐伤肉,久卧伤气,久立伤骨,是谓五劳所伤。



劝君早日认知食物四气(温、热、寒、凉)和五味(辛、酸、甘、苦、咸),吃出健康幸福来。
【四气--温、热】温热性的食物有温中、补虚、驱寒作用,适宜于于虚寒体质的人和宜于冬季食用。这类食物如牛肉、鹿肉、鸡肉、鳝鱼、韭菜、核桃、荔枝、榴莲等都列为温热类的食物。
【四气--寒、凉】寒凉性的食物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适宜于体质偏热,平时面目赤红、小便黄、大便硬的人。这类食物如黄瓜、苦瓜、西瓜、雪梨、绿豆、螃蟹、猪肉、啤酒等俱属于寒凉性食物。
【五味--辛】辛味食物有宣散和刺激作用。适量食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刺激内分泌,尤其性腺,有很好的美容效果。这类食物有辣椒、葱、姜、茴香等。小心!如果不小心辨别自己的体质属性,很可能弄到咽喉痛和长暗疮的。
【五味--甘】甘味的食物多是健脾胃、长肌肉,具有增肥的作用。如燕窝、大枣、蜜糖、小麦、粟米、糯米等。
【五味--酸】酸味的食物有收敛、生津益阴的作用。对胃酸不足、皮肤干燥,面部多油脂、皮肤脱屑的人有一定的作用。如乌梅、橘子、苹果、米醋等。
【五味--苦】苦味的食物一般都有寒凉、清热的作用,对长暗疮、小便黄热、咽喉痛的人有很好的效果。例如:苦瓜、茶叶、苦菜、青榄等。
【五味--咸】咸味的食物有软坚散结,通大便和补肾的作用。阴液不足、大便干硬、耳鸣、甲状腺肿大等。食用海带、海参、紫菜都很适宜的。提示:美味食物不足为虚,过多则实。阴阳平衡,长寿可期。
元气 指人体维持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基本物质与活动能力。元气在胚胎时已经形成,藏于肾中,与命门有密切联系。
【气血】指人体内的气和血。“气”的含义较广,包括人体内能运行变化的精微物质,或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均泛称为“气”,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血,主要指血液,为水谷精微所化生,由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成。气与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营养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
【津液】津和液的合称。指人体中的液体,均为饮食水谷的精微所化生。津随卫气而散布,有濡润肌肉.充养皮肤的作用。液随精血而滋濡,有滑利关节、补益脑髓、灌濡孔窍等作用。亦指排出体外的废液,如汁液、尿液等。
【肾阳】亦称“真阳”,“元阳”,“命门之火”。指肾脏的阳气。肾阳有温养腑脏的作用,为人体阳气的根本。肾阳与肾阴相互依存,两者结合,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肾阴】亦称“真阴”、“元阴”、“肾水”。指肾脏的阴精。肾阴有滋养脏腑的作用,为人体阴液的根本。《景岳全书》称:“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肾阴与肾阳相互依存,两者给合,以维持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
【舌苔】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叫。由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血细胞等组成。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咀嚼和吞咽动作,以及唾液、饮食的冲洗,经常不断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质,仅表现为薄白的一层舌苔。当患病时,进食少或只进软食,使咀嚼和舌的动作减少,或唾液分泌减少,舌苔就变厚。常见的舌苔有白、黄、黑三种。祖国医学认为,舌苔是由胃气所生,从舌苔的白和黄,可辨病之寒热;从舌苔的薄和厚可辨病之重深浅;从舌苔的变化,可辨病之转化。
【表证】外感病邪一般先侵袭体表的呼吸道,其出现的证候,称为“表证”。表证有表寒、表热之分;表寒常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鼻塞流涕、咳嗽痰白、关节酸痛、苔白口不渴、脉浮紧等;表热则见身热不恶寒、咽痛口渴、咳嗽痰黄、脉浮数等。
【实证】指人体受外邪侵袭,或因痰火、瘀血、虫积、食积、水湿等阻滞所引起的实性证候。与虚证相对而言。如面赤、气粗、痰壅、喘满、痞块、症结、肿胀、腹痛、拒按、便秘溲赤、舌苔厚腻、脉实大有力等。
热证主要指人体感受温邪、暑气或寒邪化热而引起的热性证候。如身热汗多、面赤烦燥、口渴喜冷饮、神昏谵语、便秘或泄泻热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及脉洪、大、滑、数等。
【虚证】指人体因精气不足而出现的正气虚弱的证候。与实证相对而言。如面色不华、精神疲惫、气短音低、自汗盗汗、头晕眼花、心悸失眠、饮食减少,舌质淡胖或瘦瘪、脉虚细无力等。
阴虚指精血或津液亏损的病理现象。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故称阴虚,多见于劳损久病或热病之后而致阴液内耗的患者。由于阴虚不能制火,火炽则灼伤阴液而更虚,两者常互相影响。阴虚主症为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盗汗、颧红、消瘦、舌红少苔等。
【虚火】一般是指阴虚而导致火升的病理现象。阴虚有五脏之阴偏虚与精、血、津、液等亏损的不同情况。阴虚则阳气相对的亢盛,易于导致虚火上升,故虽见火升征象,实为阴虚所引起。临床表现为咽喉干痛、颧红升火、心烦少寐、脉细数等。
【阳虚】指阳气虚衰的病理现象。阳气有温暖肢体、脏腑的作用,如阳虚则机体功能减退,容易出现虚寒的征象。常见的有卫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阳虚主症为畏寒肢冷、面色皑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脉沉微无力等。
气虚一般多指中气不足或元气虚衰的病理现象。两者既又联系,又有区别。如饮食失调.劳倦伤脾,每致中气受伤,而见肢倦、乏力、神疲、食少等症。若素体虚弱,或耗伤肾精,每致元气受损,而见头晕、腰酸、气短、气促、小便频数等症。在中气不足或元气虚弱的患者,往往影响其他脏器的功能活动。可出现各脏的气虚证候。
【肾虚】指肾脏精气亏损的病理现象。肾亏的原因,可由禀赋不足或肾精耗损太过所致。临床表现多见精神倦怠、眩晕、耳鸣、腰酸、遗精,并可兼见咽干、潮热或肢冷、阳痿等症。由于肾精有滋养五脏的作用,故肾脏的精气亏耗,不仅表现为肾脏的病变,同时能影响其他脏器的病理变化,说明肾脏在人体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方面的重要性。
【血虚】指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可由失血过多,或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由于气与血有密切关系,故血虚每易引起气虚,而气虚不能化生血液,又为形成血虚的一个因素。血虚主症为面色萎黄、眩晕、心悸、失眠、脉虚细等。
【脾虚】指脾气虚弱的病理现象。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胃火】指胃热炽盛化火的病理现象,若胃火炽盛,可沿足阳明胃经上炎,临床表现为牙龈肿痛、口臭、并可见嘈杂易饥、便秘等症。
【肝火】指肝火亢盛的病理现象。由于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或肝热素盛所致。与情志激动过度也有一定关系。临床表现多见目赤、易怒、头痛、胁痛、口苦、吐血、咯血、脉弦数等症。
肝气郁结肝有疏泄作用,喜舒畅而恶抑郁。如肝失疏泄或清绪抑郁不舒,均可引起肝气郁结。临床表现多见胁痛、胸闷、脘胀、嗳气、妇女月经不调等症。
【心肾不交】指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的病理现象。多由肾阴亏损,阴精不能上承,因而心火偏亢,失于下降所致。临床表现为失眠、多梦、虚烦、遗精等症。
【命门火衰】即指肾阳衰微的病理现象。肾阴和肾阳相互依存,故命火衰多由元气虚弱或肾精耗伤所致。临床上可见下元虚冷的证候,如精神萎顿、腰酸、肢冷、阳痿、滑精、小便清长或黎明泄泻、水肿等症。
房劳 指房事过度,耗伤精气而导致疾病的一种因素或由此而形成的疾病。
清热指清除邪热或虚热的各种治法。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一般称为实热。邪在气分的宜用辛凉清热;热毒炽盛或夹湿的宜用苦寒清热;热盛伤津的宜用甘寒清热;热在营血的宜用凉血清热法等。由阴虚而生的内热,称为虚热,宜用养阴以清热。养阴有滋养肺阴、肝阴、肾阴和养血、滋液等多种方法,须根据具体情况配合应用。在热病伤阴阶段,也可参合养阴清热法。另有气虚而致的发热,宜用甘温补气药治疗,不属清热范围。
【解毒】指解除病毒的一种治法。“毒”有热毒、寒毒、疫毒、蛊毒、湿毒、火毒及食物中毒等,因病情不同,有内服和外治等各种不同方法。临床上以热毒症较为多见,常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银花、连翘、板蓝根、蒲公英、山豆根等。
【降火】指治疗热盛火升的一种方法。“火”有虚火、实火的区别,故治疗亦有不同。(1)降虚火,指用滋阴降火的药物,以治疗阴虚火升的咽痛.咯血.颜面升火.虚烦易怒.眩晕失眠.舌红口燥.脉细数等症。常用药物如玄参、生地、丹皮等。(2)降实火,指用清泄降火等药物,以治疗肝火上升的目赤.头痛或胃火炽盛的齿痛、便秘等症。常用药物如龙胆草、黄芩、大黄、生石膏等。
【疏肝】指疏调肝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肝气郁结而致胸闷胁胀、嗳气吞酸等症。常用药物如柴胡、香附、青皮、金铃子等。
【活血】指流畅血行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血行不畅、经脉阻滞,如女子经行不畅、小腹疼痛;寒凝瘀阻、胸胁或肢节疼痛及外伤所致的瘀块肿痛等症。常用药物如桃仁、当归、红花、川芎、丹参等。
【健脾】指健运脾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脾气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的脘腹胀满、大便溏泄、食欲不振、肢倦乏力等症。常用方药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等。
【化痰】指祛除痰浊的一种治法。适用于痰饮而导致的多种上疾患。常用药物如半夏、陈皮、茯苓、贝母等。痰证因病邪留阻部位、临床表现及病机的不同,化痰法常与宣肺、顺气、清热、燥湿、健脾、温阳或熄风潜阳等法分别配合应用。
【寒证】指人体因受寒邪侵袭或因阳气不足而引起的寒性证候。如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口不渴或渴喜热饮、痰多白沫、腹痛喜温按、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舌苔白润等。寒邪侵袭者多见迟脉或紧脉,阳气不足者则脉多沉微。
【益气】指补益气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内伤劳倦或病久虚羸,而见气短懒言、面色皑白.神疲无力.肌肉消瘦等症。常用药物如党参.黄耆.白术.甘草等。
【滋阴】指滋养阴液的一种治法。适用于阴虚潮热.盗汗.或热盛伤津而见舌红.口燥等症。常用药物如沙参.玉竹.天冬.石斛.枸杞子等。
补血指补益阴血的一种治法。适用于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眩晕耳鸣、心悸失眠、妇女月经不调、脉象虚弱等症。常用药物如熟地、当归、白芍、首乌等。
【安神】指安定神志的一种治法。可分为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两种。重镇安神适用于惊悸不寐、头痛头晕、耳鸣、目眩等症,常用药物如磁石、朱砂、龙齿等。养心安神适用于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等症,常用药物如丹参、枣仁、柏子仁、远志等。
【经络】指经脉和络脉。经脉如径路,为纵行的干线;络脉如网路,为横行的分支。经络是内属脏腑,外络肢节,联系全身,运行气血的通路。它们纵横交叉,循行于人体内外,组成了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
壮阳指温壮肾阳的一种治法。适用于命门火衰,精气虚耗而见阳萎、滑精、小便频数、腰膝酸冷、脉象沉微等症。常用药物如鹿茸、狗肾、仙茅、锁阳、韭菜子等。
【补肾】指补益肾阴、肾阳的治疗方法。肾阴虚表现为形体消瘦、眩晕、腰酸、遗精、神疲、虚热升火等症。常用药物如龟板、熟地、鳖甲、黄柏、女贞子等。肾阳虚表现为面色皑白、气短气促、头晕、阳痿、便溏、肢冷、水肿等症。常用药物如巴戟天、仙灵脾、肉桂、补骨脂、菟丝子等。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9: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食物的“四性”与“五味”

祖国医学早就有“药食同源”之说,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同样也具有“四性”、“五味”。

食物的“四性” 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

寒和凉的食物能起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如在炎热的夏季可选用:菊花茶、绿豆汤、西瓜汤、荷叶粥、苦瓜茶等,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等。

热和温的食物能起温中除寒的作用,如严冬季节选用姜、葱、蒜之类食物,以及狗肉、羊肉等等,能除寒助阳、健脾和胃、补虚等等。

食物除“四性”外,尚有性质平和的“平性”食物,如谷类的米、麦、及豆类等。

食物的“五味” 即辛、甘、酸、苦、咸。食物的性味不同,对人体的作用有明显的区别。

辛味食物:祛风散寒,舒筋活血,行气止痛,如生姜可发汗解表、健胃进食;胡椒可暖肠胃、除寒湿;韭菜可行瘀散滞、温中利气;大葱可发表散寒等。

甘味食物:补养身体,缓和痉挛,调和性味。如白糖可助脾、润肺、生津;红糖可活血化瘀;冰糖可化痰止咳;蜂蜜可和脾养胃、清热解毒;大枣可补脾益阴。

酸味食物:可收敛固涩,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如:米醋可消枳解毒;乌梅可生津止渴、敛肺止咳;山楂可健胃消食;木瓜可平肝和胃等。

苦味食物:燥湿、清热、泻实。如苦瓜可清热、解毒明目;杏仁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枇杷叶可清肺和胃、降气解暑;茶叶可强心、利尿、清神志。

咸味食物:软坚散结,滋润潜降。如食盐可清热解毒、涌吐、凉血;海参可补肾益精,养血润燥;海带可软坚化痰、利水泻热;海蜇可清热润肠。

每种食物都有不同的“性味”,应把“性”和“味”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分析食物的功效。如有的食物,同为温性,有甘寒、甘凉、甘温之分,如姜、葱、蒜。因此不能将食物的性与味孤立起来,否则食之不当。如莲子,味甘微苦,有健脾、养心、安神作用;苦瓜,性寒,味苦,可清心火,是热性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传统医药理论认为,辛入肺,甘入脾,酸入肝,苦入心,咸入肾。肝病忌辛味,肺病忌苦味,心肾病忌咸味,脾胃病忌甘酸味。因此我们只有对“五味”有了全面的认识,才能在饮食中吃得更合理,更科学,才能取得药食兼用的功效。


==========================

脏腑常用药

一:肝脏
1:补肝:
  柔肝养血:当归,白芍,首乌,枸杞,怀牛膝,鸡血藤,大枣,木瓜。
  滋肝阴:山萸肉,生熟地,枸杞,女贞,杜仲,阿胶,白芍,沙苑子,鳖甲,乌梅。
  补肝气:黄芪。
  温肝寒:吴萸,肉桂,小茴,仙灵脾,荔枝核,大芸,川椒。
2:泻肝:
  清肝:桑叶,菊花,青葙子,决明子,竹叶,连翘。
  泻肝火:龙胆草,胡连,川连,黄芩,白芍,青黛,青蒿,茵陈,金钱草,栀子,丹皮,夏枯草,羚羊角。
  平肝潜阳:
  (1),平肝:菊花,白蒺藜,川楝,天麻,勾藤。
  (2),潜阳:石决明,珍珠母,生龙牡,灵磁石。
  (3), 镇肝:代赭石,灵磁石。
  熄肝风:羚羊角,勾藤,天麻,白蒺藜,僵蚕,全蝎,蜈公,地龙,蝉蜕。
  疏肝郁:柴胡,香附,郁金,青皮,枳实,川楝子,橘叶,木香,元胡,沉香,薄荷,白蒺藜,旋复花,

苏梗。
  伐肝瘀:川芎,桃仁,红花,三棱,文术,乳香,没药,五灵脂,泽兰。
  

二:胆
  补:
  温胆:酸枣仁,生地,萸肉,陈皮,半夏,生姜,干姜,当归,五味子。
  泻:
  清胆(利胆):柴胡,青皮,郁金,香附,川芎,金钱草,苦参,栀子,茵陈,竹茹。
  泻胆:龙胆草,茵陈,黄芩,川楝,栀子,青蒿,川连。
  

三:心
  补:
  养心阴(血):柏子仁,枣仁了黄,元肉,丹参,麦冬,当归。
  安心神:白芍,龟板,浮小麦,阿胶,紫河车,百合,首乌,合欢花。
  助心阳:桂枝,肉桂,附子,薤白,干姜。
  益心气:人参,黄芪,党参,茯神,五味子,远志,炙甘草。
  泻:
  镇心神:朱砂,琥珀,珍珠母。
  开心窍:菖蒲,远志,郁金,牛黄。
  

四:小肠
  温小肠:(同温脾阳药)。
  清小肠热:木通,泽泻,栀子,黄芩,灯芯,瞿麦,化石,赤小豆,苦参,赤苓,小蓟,蒲黄,车前子,

茅根,猪苓。
  

五:脾
  补
  补脾气,人参,黄芪,党参,白术,扁豆,炙草,升麻,葛根,苡仁,莲子。
  温脾阳:干姜,苍术,白术,吴萸,肉叩,半夏,砂仁,白叩仁,草叩,益智仁。
  养脾阴,山药,黄精,芡实,白芍,蜂蜜,大枣。
  泻:
  清脾热:黄连,连翘,大黄,石膏,山栀,芒硝,西瓜。绿豆。
  燥脾湿:苍术,白术,苡仁,半夏,厚朴,茯苓。
  理脾气:陈皮,砂仁,叩仁,香椽皮,木香,藿香,佩兰,厚朴,枳壳,大腹皮。
  消脾积:枳实,大黄,山查,神曲,麦芽。
  

六:胃
  补:
  温胃阳:(同温脾阳药)
  益胃阴:石斛,麦冬,花粉,玉竹,芦根,乌梅,沙参,生地。
  泻:
  清胃热:石膏,知母,川连,大黄,滑石,大青叶,芦根。
  散胃寒:良姜,生姜,丁香,草叩,荜澄茄,肉桂心。
  消食积:山楂,神曲,麦芽,鸡内金,莱菔子。
  泻胃实: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槟榔,二丑。
  降胃气:沉香,丁香,柿蒂,枇杷叶,半夏,竹茹,乌药。
  

七:肺
  补:
  滋肺阴:沙参,麦冬,天冬,山药,阿胶,百合,川贝,石斛,花粉,黄精,玉竹。
  补肺气:人参,党参,黄芪,甘草。
  敛肺气:五味,白果,诃子,乌梅,米壳,白芍。
  止肺血:白芨,仙鹤草。
  下面的不太好归类
  通鼻窍:辛荑,苍耳子。
  温肺寒:麻黄,苏叶,细辛,干姜,生姜,紫苑,冬花。
  清肺热:桑叶,黄芩,知母,栀子,瓜蒌皮,桑皮,地骨皮,生石膏,芦根,茅根,枇杷叶。
  宣肺气:杏仁,桔梗,前胡,射干,牛蒡子,桑叶,蝉蜕,百部。
  清热痰:知母,瓜蒌,天竺黄,竹沥,胆南星,射干,白前,黄芩,芦根。
  温寒痰:白芥子,半夏,细辛,陈皮。
  化痰核:夏枯草,贝母,瓦楞子,牡蛎。
  泻肺水:葶力子,桑白皮,二丑,冬瓜皮。
  

八:大肠
  补:
  温大肠:(同温脾阳药)
  涩大肠:赤石脂,诃子,乌梅,肉叩,莲肉,芡实,煅龙牡,伏龙肝,米壳,石榴皮,椿白皮。
  泻:
  清肠热:黄连,黄柏,黄芩,秦皮,苦参,白头翕,败酱草,马齿苋,槐花,地榆,柏叶,连翘,

大黄,芒硝。
  润肠燥:火麻仁,郁李仁,桃仁,杏仁,瓜蒌仁,大芸,当归,玄参,麦冬,生地。
  杀肠虫:使君子,苦楝皮,雷丸,南瓜子,槟榔,鹤虱,榧子。
  

九:肾
  补:
  滋肾阴:熟地,龟板,阿胶,女贞,旱莲草,山萸肉,玄参,天冬,枸杞,黄精,紫河车,

怀牛膝,制首乌,桑寄生。
  温肾阳:鹿茸,附子,肉桂,仙茅,仙灵脾,故子,巴戟天,肉丛蓉,狗脊,继断,沉香。
  固肾精:金樱子,桑螵蛸,菟丝子,芡实,莲须,五味子,龙骨,牡蛎,益智仁。
  填肾精:鹿茸,鹿角胶,紫河车,阿胶,龟板胶。
  壮筋骨:杜仲,川断,狗脊,牛膝,骨碎补。
  泻:
  泻相火:知母,黄柏,泽泻,丹皮,地骨皮,玄参。
  

十:膀胱
  固膀胱:龙骨,益智,鹿角霜,桑螵蛸,白果。
  温膀胱:茴香,肉桂,乌药,沉香,山萸肉,荜澄茄。
  利水:茯苓,猪苓,泽泻,木通,滑石,防己,地肤子,车前子,通草,冬瓜皮。
  通淋:扁蓄,瞿麦,海金沙,土茯苓,金钱草,木通,滑石,甘草梢,芒硝。
  利湿热:茵陈,栀子,地肤子,知母,黄柏,龙胆草,金钱草。
 ========================

818

主题

809

回帖

4031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1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09:0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益气扶阳药物】
  1人参——人参补气列第一产地不同功各异  2西洋参——滋阴补气西洋参健脑强心提精神
  3黄芪——补气之长属黄芪提高抗病免疫力  4白术——白术健脾利水湿补气降糖增体质
  5山药——山药健脾止泻良虚弱体质可复康  6甘草——国老之称是甘草健脾解毒百病知
  7大枣——补脾养胃用大枣养血安神除脏躁   8刺五加——刺五加奔月飞天壮元阳健脑延年
  9绞股蓝——救荒本草有名篇朱朩肃记述绞股蓝   10紫河车——紫河车是人胎盘大补气血疗虚羸
  11鹿茸——鹿茸甜咸性属温气禀纯阳又生精   12仙茅——仙茅辛热补命门祛寒除湿壮腰肾
  13淫羊藿——淫羊藿性辛甘温壮阳育子补天真   14巴戟天——巴戟补肾壮元阳散风祛湿筋骨强
  15肉苁蓉——沙漠人参肉苁蓉益精补肾疗阴冷   16锁阳——锁阳是药又是粮补肾助阳润大肠
  17补骨脂——辛温壮阳补骨脂脾肾虚寒无逾此   18菟丝子——平补之品菟丝子补肾固胎并育子
  19沙苑子——补肾固精温元阳养肝明目沙苑子   20核桃仁——天然补品核桃仁益肾温肺化结石
  21冬虫夏草——药食两用有虫草甘温滋补虚劳好   22海马海龙——海马海龙披铠甲阳虚不育必用它
 23丁香——名医吟诗忆丁香芳香暖胃温肾良   24乌头附子——大辛大热乌附子温阳散寒慎用之
【补血滋阴药物】
  25当归——补血活血有当归妇科良药效堪威   26地黄——地黄炮制有生熟滋阴补血功效殊
  27芍药——诗经吟咏芍药名养血柔肝并止痛   28何首乌——依功取名何首乌古人作文传到今
  29阿胶——阿胶补血滋阴良山东东阿美名扬   30龙眼肉——龙眼味甘性温平养血安神长精神
  31百合——润肺宁心取百合神思恍惚服之妥   32麦门冬——滋补强壮麦门冬养阴润燥益心经
  33黄精——本草上品有黄精返老还童保安宁   34石斛——石斛甘寒养胃阴清退虚热又利咽
  35枸杞——一位老翁行如飞只因长年服枸杞   36女贞子——冬青之子名女贞乌发明目补肾精
  37桑葚子——桑树一身尽是宝补肾止咳疗虚劳   38黑芝麻——乌发健脑黑芝麻齿落更生抗衰老
  39龟版——曹操作诗龟虽寿滋阴潜阳壮筋骨
【清热凉血药物】
  40菊花——菊花甘寒清头目野菊降压又解毒   41薄荷——薄荷性味为辛凉温病瘾疹用之良
  42柴胡——解表退热疏肝气升阳健胃用柴胡   43黄连——苦口良药利于病黄连清热功非轻
  44金银花——清热解毒金银花温病痈肿效堪夸   45板蓝根——苦寒良药板蓝根清热解毒抗病菌
  46蒲公英——清热解毒蒲公英黄花地丁是异名   47鱼腥草——草腥因以呼鱼腥治疗肺痈效用灵
  48马齿苋——田间地头随处见抗菌止痢马齿苋   49大黄——却病延年说大黄排毒养颜性寒凉
  50芦荟——芦荟美容性寒凉临床应用始于唐   51仙人掌——千姿百态仙人掌行气活血清热良
【活血止血药物】
  52丹参——一味丹参同四物心脑血管病可除   53川芎——血管有病首选药川芎走窜血分活
  54红花——漫步杏林有芳草活血化瘀红花好   55益母草——小鹿衔来益母草化瘀调经妇科宝
  56鸡血藤——补血活血鸡血藤通经活络升白用   57月季花——此花无日不春风妙用月季调月经
  58槐花——寻根问祖槐言怀花米实枝均药材   59三七——止血神药号三七止痛散瘀伤科宜
  60白及——一味草药惊世人皇帝赐名为白及   61仙鹤草——仙鹤草名脱力草出血劳伤少不了
  62艾叶——端午门上悬艾叶驱邪辟秽温经血
【芳香理气药物】
  63陈皮——橘井飘香誉医林皮子叶核皆入药   64香附——妇人有病谁能识请君速觅香附米
  65玫瑰花——玫瑰花开香郁浓疏肝调经又美容
【止咳保肺药物】
  66胖大海——味甘性寒胖大海清热润肺又利咽   67杏仁——虎守杏林传佳话止咳平喘润大肠
  68蛤蚧——蛤蚧咸温补肺肾纳气平喘长精神  69乌梅——清凉饮料用乌梅生津止渴敛肺阴
  70白果——公孙树上结白果止咳平喘有小毒
【收敛精气药物】
  71山萸肉——伏牛山上抬眼望喜看萸肉满树红   72荷叶莲子——荷莲全身都是宝凉血解热除烦恼
  73芡实——东坡好食芡实米强壮滋养敛精气   74五味子——五味甘酸苦辛咸补肾收敛心肺气
  75金樱子——收敛精气金樱子取来花果入药用
【降压熄风药物】
  76天麻——天麻平肝又熄风眩晕偏瘫有殊功   77羚羊角——清热熄风有良方请君速用羚羊角
  78杜仲——得道成仙有杜仲降压安胎腰膝宁   79决明子——决明清肝治目盲降压降脂除内障
  80珍珠——镇心安神又美容合浦珍珠负盛名
【开窍安神药物】
  81麝香——芳香开窍有麝香止痛醒神力最强   82石菖蒲——芳香化浊通清窍醒脾健胃石菖蒲
  83朱砂——朱砂镇心安魂魄绝非长生不老药   84酸枣仁——枣仁性平味甘酸补肝宁心可催眠
  85远志——姜维送药表心愿益智健脑怀远志   86灵芝——轻身延年灵芝草有益五脏抗衰老
  87合欢皮——安神活血理气机蠲忿解郁合欢皮
【利湿减肥药物】
  88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健脾利湿颇效验   89赤小豆——利水消肿赤小豆解毒排脓散血肿
  90薏苡仁——健脾止泻消水肿祛湿除痹薏苡仁   91冬瓜皮——冬瓜甘淡利小便消肥瘦身是美餐
  92车前子——诗经记载有车前利水通淋又祛痰
【健胃消食药物】
  93山楂——山楂化滞消肉积降压降脂活血瘀   94麦芽——麦芽健脾又疏肝生用炒用不一般
  95鸡内金——消积除胀鸡内金结石遗精效亦真   96槟榔——红潮登颊醉槟榔消积行气杀虫殃
【壮腰健骨药物】
  97木瓜——诗经早有木瓜名祛湿舒筋疗痹痛   98威灵仙——性味显效威灵仙祛风止痛除拘挛
  99牛膝——腰膝疼痛下肢软速取怀庆牛膝餐   100桑寄生——壮腰强筋补肝肾祛风胜湿桑寄生

0

主题

169

回帖

555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555
QQ
发表于 2015-3-6 23: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阳光中医针灸学校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董氏奇穴|针灸培训|董氏针灸|阳光中医针灸推拿学校论坛 ( 鲁ICP备14003402号-1

GMT+8, 2024-11-23 02:11 , Processed in 0.179254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