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背肌筋膜炎又称腰背筋膜纤维织炎,是临床常见病症,易被忽略而误诊。笔者应用经筋挑刺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年龄28~75岁,平均(48.2±19.6)岁;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20年,平均(5.1±3.2)年。符合以下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诊断。①有外伤后治疗不当、劳损或外感风寒等病史;②多发于老年人,好发于两肩胛之间,尤以体力劳动者多见;③背部酸痛、肌肉僵硬发板、有沉重感,疼痛常与天气变化有关,阴雨天及劳累后可使症状加重;④背部有固定压痛点或压痛较为广泛,背部肌肉僵硬,沿骶棘肌走行方向常可触到条索状的改变,腰背功能活动大多正常,X线检查无阳性征象。 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性软组织损伤,颈、腰椎病,肩周炎,风湿病或类风湿疾病;②1周内接受过与本病相关的中西药治疗者;③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危及生命的原发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治疗方法:经筋挑刺 (1)查找筋结点:患者取俯卧位,医者以双手拇指相互配合,循足太阳经筋在腰背部的分布查找痛性筋结点,多在菱形肌、斜方肌、背阔肌、多裂肌、臀大肌的起始处、交叉点、成角点查到呈条索样、颗粒状的筋结点,压之疼痛明显或向四周放射。 ( 2)经筋挑刺:确定要挑刺的筋结点后,局部常规消毒,术者左手拇指固定筋结点,右手持5号缝衣棱针(针具经过高温灭菌消毒),针尖朝下对准筋结点,以平刺法迅速刺入皮肤0.1~0.2 cm,挑断表皮少许白色纤维,以不出血为佳,每穴挑刺2~3次,然后将棱针垂直刺入筋结点,深度约1~3 cm,待出现酸麻胀痛感即可出针,出针后用大拇指每穴按摩约30s。隔日挑刺1次,10次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背部疼痛消失、活动自如、无压痛,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效:局部疼痛基本消失、无明显压痛,肢体活动大致正常,观察3个月病情无加重;有效:局部压痛减轻、轻度压痛,肢体活动有改善,可参加轻便工作,观察3个月病情无加重;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 经治疗,56例患者中,痊愈18例,显效23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3%。 腰背肌筋膜炎多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其临床表现为腰背部、臀部弥漫性钝痛,并常能在广泛的痛区明确指出最痛点,按压该点时,疼痛向邻近部位扩散,有时可在其深部触及大小不等的硬结,此处常有放射性痛。本病属中医学“肌筋痹”范畴,当属经筋病症。《灵枢 经筋》记载,十二经筋起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行于体表,不入内脏,结聚于关节和骨骼部,形态有大小,或散布成片。足太阳经筋“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在人体躯干部的分布为臀、夹脊、肩髃、缺盆等,其分布范围与腰背肌筋膜炎的疼痛范围是一致的。十二经筋的病候多表现为该经筋循行所处的筋肉或与动作有关的疾患,以运动障碍和疼痛为主。当腰背部肌筋膜感受寒邪、慢性劳损时,首先受累的应是足太阳经筋的腰背段,经筋弛缓、挛急、掣痛、转筋、强直,导致经筋系统失衡,则易在肌肉的起始点、相互成角处、交叉点形成痛性筋结点。《灵枢 经筋》提出了“以痛为输”的诊治法则,经筋系统的痛性筋结点实质上就是经筋的腧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