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有句话: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脾胃是我们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一个人亏气少血,你想想是不是很多疾病都会导致。而且脾胃不单与消化功能相关,疼痛、哮喘、失眠、抑郁、肥胖等常见疾病都与脾胃有关。
如何通过一个人的面色、体态就能得知脾胃是否健康呢?
望而知之者谓之神。望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中国人的正常肤色:红——自然红,区别于颧红;黄——主色,区别于萎黄、黄胖;隐隐——隐隐约约,区别于黄疸。黄色也分不同种类:面色萎黄是典型的气血亏虚的表现,我们讲脾胃气虚,脾胃不和,引起来的这种气血生化不足;面色黄胖,这个胖可能有湿相了,像现在医学的一些疾病可能是这样的情况,像一些黄疸性的疾病,有黄胖,并且可能有浮肿的情况;面色苍黄,可能病情比较严重了,可能是一个疾病的后期,脾胃极度衰弱的表现。
除了面色,我们还可以望舌:正常的舌,舌体伸出来之后非常灵活,从颜色来看,淡淡的红色,然后苔可以说是很薄的,这个是比较正常的。但是胖大舌和齿痕舌都是代表脾虚的一个表现,脾虚的舌。
哪些穴位,可以调理脾胃呢?
1、内关穴:主治三大疾病,一个是心脏方面的疾病,一个是神智方面的疾病,第三个就是主治胃方面的消化系统的问题。胃疼胃胀,呕吐,吞酸,胃里嘈杂腹胀,等等消化系统的问题我们可以选择内关穴,尤其包括胃炎,胃溃疡,还有一些食道的疾病,也可以选择这个内关穴。采用的手法为弹拨法,就用你的拇指的指端,然后就是在我们内关穴上进行弹拨,弹拨的时候有一个麻麻的感觉,你弹一下麻的感觉向中指放射,就说明你取穴比较准了,你弹拨的效果也就出来了。每分钟可以弹拨次数,跟你这个脉搏的次数一样就可以了,六十次左右,一秒钟弹一次。
2、公孙穴是我们脾经的一个络穴,一络通二经,所以公孙穴既治疗脾的问题,还治疗胃的问题,就是脾胃病都可以利用公孙穴进行治疗,包括我们的消化不良,腹胀,胃痛,吞酸呕吐等等这样一些消化系统的问题,都可以找公孙穴。按摩手法为以指代针,竖直向下用力,指压到你能承受为止,每天一次。
3、中脘穴可治疗消化不良、脾胃不和,而且中脘穴在临床当中还有减肥的功效。按摩手法为,配合腹式呼吸一并按压,在吸气的时候,然后我们肚子在往回缩,吸到顶的时候然后憋住,然后用力的点压你的中脘穴,点压到你自己能耐受为止。呼气时按压,吸气时不按,一分钟12次。
今天就给大家举几个与脾胃关系密切的消化系统的常见问题,教教大家该怎么办。
打嗝,中医叫呃逆,是由于膈肌出现阵发性和痉挛性收缩而引起,比如受到寒冷刺激、饱餐、吃饭过快、吃进干硬食物后,都可能出现短暂的打嗝,这在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现象,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持续的打嗝就是病态了。
给大家推荐翳风穴。
“翳”,原指羽扇,用作遮掩。穴在风池前面耳根部,为耳垂所掩蔽。位于耳垂后耳根部,颞骨乳突与下颌骨下颌支后缘间凹陷处。
呃逆既然主因是胃气上逆,其治也应以“宽胸利膈、降逆止呃”为正法。翳风穴为手少阳三焦经腧穴,有疏调三焦之气的功能。《灵枢·经脉》篇关于三焦经的主病中有“主气所生病……”的记载,呃逆乃胃气上逆之证,按压翳风通过疏调三焦之气而产生治疗作用,并达到治愈目的。
老年人最多见的就是便秘。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观察自己的大鱼际。
1.生命线(大鱼际曲线)上有许多小横线,或有分支,或内侧有细小的平行线;
2.手掌大鱼际处呈青紫色,有静脉曲张。
出现这两种情况的就是消化系统出了问题。
消化系统在手部的反射区主要位于大鱼际处以及掌根部。手诊的原理:人体的器官是一个系统性的整体,器官有任何不良的压力和损伤,将通过矿物质等物质进行传递到皮肤表层,并牵引皮肤,形成凹凸形态。手掌是最能反映出体内脏的求救信号的地方,由于手是手三阳经和手三阴经六条经脉在这里交汇在运行,这六条经脉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阴明大肠经、手劂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热经、手少阳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所以内脏一有问题不会通过这些经络显示出来,反过来说观察手掌的变化就可以观察体内脏腑的变化。大鱼际正好是胃的反射区,所以,大鱼际这个位置呈现青紫色说明消化系统不是很好。
便秘有习惯性、老年性、药物性。中医上把便秘分为实性的和虚性的。其中实秘又可细分为热秘和气秘,虚秘可细分为气虚秘、血虚秘、阴虚秘、阳虚秘等。但是这样细分起来大家还是记不住,给大家总结几个典型症状,就可以很好的区分到底属于什么症状了。
|
|